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战略应对
2012-08-28宋广文
宋广文 周 凯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使许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不得不留在家乡,进而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切实关注并妥善处理好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全面落实国民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的关键环节。本文试图从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着手,就如何帮助留守儿童顺利完成社会化,使其在处境不利的环境之中能健康成长进行尝试性探索,为改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一、留守儿童的相关研究
(一)留守儿童的概念
目前对留守儿童的概念还不统一,虽然在对留守儿童的年龄范围的限定、留守经历的持续时间等问题上存在一些分歧,但很多学者都认可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外出到其他地区打工,被迫留在家乡的儿童。笔者认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吴霓提出的概念很有代表性,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他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1]。
1. 留守儿童的研究
我国当前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主要采用调查法和量表法,主要研究表明:
(1)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①留守儿童规模
全国妇联2008年2月27日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全国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人,大大超过以前的估计[2]。
②留守儿童的监护人
中央教科所的调查表明,有56.4%的留守儿童与留在家中的妈妈或爸爸生活在一起,隔代代养占到32.3%,和其他亲属生活的有4.1%,0.9%的留守儿童被寄养在别人家里[3]。
③留守儿童的空间分布
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为86.3%,城市和城镇留守儿童比例为13.5%。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在重庆、江西、四川等省,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的比例高达20%左右[4]。
(2)留守现象对留守儿童带来的影响
①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5],在学习、品行、情绪与心理上比父母在家儿童的问题严重[6];女留守儿童的SCL-90量表的总均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恐怖4个因子分显著高于男留守儿童[7]。
②情绪情感
国家统计局对河南省留守儿童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有50%以上的留守儿童对目前生活状况不满意,58%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生活不快乐[8];留守儿童的学习焦虑倾向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5];情绪较不稳定[9]。在孤独感、社交焦虑方面与其他儿童存在显著差异[10],主观幸福感略低于非留守儿童,但不存在显著差异[11],普遍感觉失落和孤单,同时也感觉缺少关爱[12]。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13],在状态焦虑水平上要明显地高于父母均在家的儿童[14]。
③人格
55.5%的留守儿童表现为任性、冷漠、孤独[15];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由于缺乏与父母的正常情感交流,性格日趋变得内向、乐群性低[9];普遍存在着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上进观念淡薄[16];具有以下一些人格特点:比较冷漠、孤独;自控能力不强,自卑拘谨,沉默寡言;冲动任性,自制力差[17]。
图1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模式图
④社会行为和人际交往
留守中学生中90%是住校学生,由“好”变“坏”的比例占到10%[18];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社会适应不良的状况[19],存在比较严重的交往障碍[20];在与人相处方面也表现出一些弱势[5];在社会支持利用度上较低[21];在面对挫折和应激情境时,容易采用幻想、退避、合理化等非成熟型应对方式[22];很少遵守学习的规章制度、说谎[23],少数留守儿童出现了违纪或犯罪行为[24]。
⑤学习成绩和家庭生活
新华社对四川省2000名留守儿童抽样调查发现,48%的留守儿童成绩较差[8];许多留守儿童在家里不听祖辈的教导,顶撞祖辈、保持沉默、行为不端、我行我素[23]。
⑥自我意识
留守儿童对自身的评价明显偏低,特别是在对自己的智力、外貌和幸福满意度的评价方面[25],在自信心方面显著不如父母都在家的儿童[10]。
(3)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形成原因
笔者综合了各类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形成原因的研究和他人的归纳[8][17][19][26],建立了一个模式图: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亲子教育的缺失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出现的根源,其严重地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儿童的社会情感、社会认知、社会交往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过程中,父母是儿童最亲密的抚养者和最重要的榜样,儿童通过对父母榜样的模仿和学习,潜移默化地获取构成其认知结构的元素和营养[26],更重要的是能够得到爱和安全等高层次需要,进而建立良好的个体同一性。而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其亲子关系的替代者,无论是隔代教养、还是叔辈代管等,都只能在生活起居等方面给予留守儿童基本的照顾,很难兼顾到他们内心和精神方面的需要,这就造成了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弱化和成长环境的恶化,使其长期处于一种亲子教育缺失的状态,也就是爱的缺失状态,因此在社会化过程中很容易导致个体同一性混乱,进而出现不良人格,以及相关的心理、情绪和行为问题。
二、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及其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27]。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8]。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工作,由于二战给人类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灾难和创伤,这时,包括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心理学家主要考虑如何抵抗和治疗心理的创伤。随后在50、60年代,以马斯洛为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们开始研究人性的积极一面,为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一些理论上的基础。接下来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酝酿,很多心理学家发现人类本身的一些积极心理品质,如勇气、乐观、感恩等可以有效地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并且能为人的生活添加更多的幸福和快乐,于是在1998年的APA大会上,Seligman发表了有关积极心理学的讲话,拉开了人类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帷幕。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组织系统等几个方面。
1. 积极的情绪体验
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积极情绪可以增强个体的知-行(thought-action)的能力,从而能增强个体的心理资源,提高个体的体力,智力和协调能力等[29]。同时,积极情绪还可以分泌一种叫S-Ig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的免疫抗体,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30]。目前对于积极情绪体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观幸福感(Subject Well-being)和快乐(Happiness)两个方面。
2. 积极的人格特征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心理学必须研究人内心所存在的积极力量,只有人所固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人性的消极方面才能被消除或抑制。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31]。也就是说,积极人格可以通过增强积极内心体验来得到强化,并且能够将外在的社会活动内化成一个人的积极的人格品质。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自我决定性(Self-Determination)和乐观(Optimism )被视作三种主要的人格特质。
3. 积极的组织系统
个体积极品质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环境。积极心理学把积极的组织系统分为积极的社会大系统,如建立使公民有责任感,有职业道德的国家法律法规;还有积极的小系统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32]。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儿童心理弹性
儿童心理弹性(resilience)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其在积极心理学研究范式下可以说是方兴未艾。
1. 心理弹性概念的基本含义
目前研究者对弹性的概念性定义还有分歧,Masten,Best,Garmezy在1990年[33]定义了三类弹性概念:第一类弹性指的是“克服逆境”,它与公众对弹性的理解一致,认为弹性是个人内部的一种具体的个人力量;第二类弹性指的是,面对急性或慢性生活压力(如父母离婚、家庭经济困难),个体并未受到消极的影响,而是成功地应付了这些压力;第三类弹性指的是经历创伤后能有较好的恢复,即创伤没能将个体打倒。这三类定义都有一个共同点,个体虽身处逆境却能良好地发展。
2. 儿童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
在开展心理研究时,人们经常把弹性从操作意义上定义为具体的保护性因素(protective factors)的结果。所谓保护性因素就是能减轻处境不利儿童所受到的消极影响,促使儿童弹性发展的因素,它与危险性因素是相对的。这些保护性因素既可以是个体外部的因素 (如家庭或社区的支持) ,也可以是个体本身的一些特点(如自我效能、气质、社会技能等)[34]。曾守锤、李其维[34]综合他人研究,将保护性因素归纳为三类,并总结出了一个儿童弹性变量表(见表1)
从表中可以清楚地区分出个体和环境因素的客观特征,但为了深入地领会各保护性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保护性因素是怎样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以及它们是通过哪些“途径”对儿童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我们融合动机和自我系统理论、自我和文化生态系统理论、弹性发展理论[34],介绍一个儿童发展模型[35]
图2 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模型
可以发现,在该模型中同时涉及到个体和环境变量、保护性和危险性因素、以及它们对行为结果的影响。该模型还说明,在考虑个体的行为结果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从整体系统的角度来分析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并要对其内部的作用机制有一个全面了解,要寻找其中介(mediating)过程。
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还有三个重要模型:补偿模型(compensatory model)、挑战模型(challenge model)、条件模型(conditional model)、又称保护模型(protective model)。其观点与上面的模型观点很相近。
三、运用积极心理学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战略对策
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认识、理解和对待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尤其为寻找必要的心理干预找到“路径”,进而为提高留守儿童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帮助。结合已有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对留守儿童心理特点的研究现状,我们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制定整体系统的干预方案
在制定干预方案时,最好能够综合地操作对留守儿童可能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应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综合地考量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心理的、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生理的、历史的等等。比如说,对留守儿童的消极情感进行干预时,干预方案的确立就应该从留守儿童、家庭、学校或社会文化环境等多个水平进行审视,而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一个水平上。
(二)国家、学校和相关的社会机构要积极参与干预实施
留守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受到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并且在干预实施过程中,一些因素如贫穷等,靠留守儿童的父母单方的力量是很难解决的,它需要国家、学校和相关的社会机构的积极参与。笔者认为,国家和相关社会机构的作用在于为留守儿童提供资金以及物资方面的援助,通过法律的制定和有效政策的实施,如强制地方政府对留守儿童提供特殊服务和经济津贴,还可以直接拨款来鼓励民间兴办特殊学校、设立相关的服务和研究机构等,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建构起积极的社会支持网络。另外,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也很值得我们借鉴,如[34]颁布一系列法令、个别教育计划、迎头赶上计划、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回归主流、跟踪计划等。
(三)培养留守儿童的积极人格
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期,亲子教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父母对于是否外出打工一定要慎重,即使是迫于经济压力要外出工作,最好能够有一个人留在家里来陪孩子,最理想的是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男主外养家糊口,女主内相夫教子。同时必须重视对孩子心理适应力的培养,从生活中点滴开始,逐步地提高他们的心理弹性,完善其人格。另外,留守儿童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老师的陪伴和支持无疑是帮助留守儿童形成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的老师要在情感上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让其感受到在学校也能体验到“家”一样的温暖。在学习和生活上多鼓励他们,有意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立自强的精神面貌。比如,可以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地参与丰富多彩的文艺和体育活动,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多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合作,增强其合群性和外向倾向,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展开自我,快乐成长,进而为其积极人格的形成打下基础。
随着国家现代化、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流入城镇,留守儿童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保健工作,不仅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公民素质的基础和长效工程,不可等闲视之。
[1]吴霓,丁杰,唐以志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15-18,53.
[2]王玉花.有童年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成人依恋、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0,30(2):71-74.
[3]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部.切实重视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研讨会综述[Z].内部报告,2004.
[4]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29(1):29-36.
[5]黄艳萍.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硕士毕业论文.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6]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时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8-84.
[7]王东宇,王丽芬.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477-479.
[8]叶敬忠,王伊欢,张可云等.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2005,(10):73-78.
[9]王东宇.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5):354-355.
[10]周宗奎,孙晓军,范翠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与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19-125.
[11]张丽芳.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教育方式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4):368-370.
[12]叶敬忠,王伊欢,张可云.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06:57-65.
[13]王良峰,张顺.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况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7):639-640
[14]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王晔.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177-179,182.
[15]林宏.福建省了“留守孩”教育现状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32-134.
[16]黄应圣,刘桂平.农村“留守孩子”道德品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教书育人,2004.27-28.
[17]范芳,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18]谭绍怀,王孝怀.挣了票子,误了孩子——外出务工农民家庭留守学生的调查与思考[J].湖北教育,2004,(20).
[19]郝振,崔丽娟.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5):1199-1201.
[20]张德乾.农村留守儿童交往问题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714-3715,3728.
[21]刘霞,范兴华,申继亮.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3):98-102.
[22]段玉香,阎平.农村留守儿童应对方式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4):331-333.
[23]庄丽芳.“留守儿童”学习品质现状调查报告[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11):15-17.
[24]黄爱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5):351-351,353.
[25]赵红,罗建国.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及自我意识状况的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6):633-634.
[26]范芳.欠发达地区农村儿童的亲子教育缺失与问题行为[J].教育评论,2001,(5):33-36.
[27]Sheldon, K.M. & King, L. (2001).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American Psychologist,Vol.56(3):216-217.
[28]Seligman, M.E.P. & Csikszentmihalyi, M. (2000). Positive psychology: A an introduction.American Pschologist[J].55(1):5-14.
[29]Barbara, L.F. (2004).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J].The Royal Society,1367-1377
[30]Labott, S. M. & Teleha, M. K. (1996). Weeping propensity and the effect of laboratory expression or inhibition[J].Motivation and Emotion,20(3):273-284.
[31]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4(4):120-126.
[32]魏艳丽,吴荣先.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J].沿海企业与经济,2007,(5):177-179.
[33]Msaten, A.S., Best, K. M. & Garmezy, N. (1990). Resilience and development: Contribution from the study of children who overcome adversity[J].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logy,2, 425-444.
[34]曾守锤,李其维.儿童心理弹性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26(6):1091-1094
[35] Connell, J.P., Spencer, M. B. & Aber, J.L. (1994). Educational risk and resilience In African American youth:Context, self, action, and outcomes in school [J].Child development,65: 49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