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贤县中小学生2001-2010年肺结核病调查分析
2012-08-24周世教李小斌徐海华
周世教,李小斌,徐海华
(进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 进贤 331700)
为落实国务院下发的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进贤县制订了相应的实施规划,通过10年的防治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掌握该县中小学生结核病发病情况及发病规律,为制订学校结核病防治措施、落实督导短程化疗(DOTS)策略提供依据,笔者对该县2001—2010年中小学生肺结核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1—2010年进贤县在校中小学生974 257人年,其中小学生515 861人年,中学生458 396人年。
1.2 调查方法
核实每年各学校学生总数,检索县结核病管理信息网络,查找发病人数及情况,并核实数据来源,但未进行全面普查。肺结核病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2]标准。
2 结果
2.1 结核病发病率
2001—2010年10年间进贤县中小学生共发结核病62例,其中小学生18例,平均年发病率3.48/10万;中学生44例,平均年发病9.59/10万,详见表1。
表1 2001—2010年进贤县中小学生结核病发病率
2.2 疫情趋势
进贤县中小学生的年发病率通过DOTS策略有逐年下降趋势,但无规律。小学生2001年发病率为7.49/10 万(4/53 386),2005年为 1.93/10 万(1/51 746),2006—2010年为 0.79/10万(2/251 743),最高的2002年为 9.81/10万(5/50 960);中学生 2001年发病率为 21.69/10万(9/41 502),2005年为 6.77/10万(3/44 342),2006—2010年为 5.83/10 万(14/239 903),最高为2001年21.69/10万(9/41 502)。小学生平均年发病率3.48/10万(18/515 861),中学生平均年发病率为9.59/10万(44/458 396),中学生明显高于小学生,经统计学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5,P<0.01)。但中小学农村与县城平均年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流行病学状况
患者学生中,有密接触史者18例,占29.03%,无或不明显接触史者44例,占70.97%。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全年均有发病,呈散在型。患病学生卡介苗接种史不详,督导管理回访时对学生的卡疤调查,26例不明显,占41.93%,26例明显,占41.93%,10例无卡疤,占16.13%。发病方式:有症状(咳嗽、咳痰、低热或盗汗、乏力2周以上)就诊发现53例,占85.48%,无症状体检时发现8例,占12.91%,因做PPD试验强阳性后核查验证发现1例,占1.61%。痰检结果阳性(首诊查痰):小学生8例,占44.44%(8/18),中学生21例,占 47.72%(21/44)。
3 讨论
进贤县中小学生结核病的发病率经DOTS策略治疗后有逐年下降趋势,尤其后5年明显,发病率远低于社会平均年发病率(全国第5次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江西省2010年肺结核病患病率505.9/10万,涂阳结核病患病率49.4/10万[3])。但仍然是危害本县中小学生健康的主要传染性疾病,小学生农村总体与县城无差异,中学生总体发病率远高于小学生。县城中学生发病率前5年(2001—2005年)高于农村中学生,后5年(2006—2010年)又低于农村中学生。这与按所在学校为单位统计有关,因为本县前5年有大量的农村中学生集体寄宿县城中学,而后5年随着我国城镇化加快虽然有大量农村转移学生但不寄宿学校,然而余下农村部份均为家庭条件较差的,所以出现后5年农村中学生患病率高于县城。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发病率与学业负担重、缺乏户外活动及身体正处生长发育期等导致免疫力不稳定有关。中小学生结核的主要通过因症就诊或学生预防性体检发现,特点多为不典型的症状,症状轻、病灶小,痰检阳性率较低,这与接种卡介苗是有关联[4]。笔者建议学校应该认真落实卫生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把结核病防治工作列为学校传染病防治的重点,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同时,学校还应定期组织预防性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实际,真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避免大班,适度增加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以增强学生体质,从而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4-104.
[2]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标准处.传染病诊断国标准汇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78,185.
[3] 王宇.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资料汇编[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1:12.
[4] 彭卫生,王英年,肖成志,等.新编结核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