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之色变的食品添加剂问题
2012-08-24太原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所侯鹏翔
□ 太原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所 侯鹏翔
当前,百姓对国产食品,对食品添加剂陷入极度的恐慌之中,而某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随意夸大其词,危言耸听,如前一段皮革奶、催熟香蕉的不实报道,在当前食品负面信息燃点本来就很低的形势下,更加剧了人们的恐慌。
关于中国食品,到底怎么样?我们看几个统计数据,2006年日本厚生省统计,中国进口食品的不合格率为0.58%,美国为1.36%;2007年美国FDA统计,拒绝进口食品比例中国排名第6,日本排名第4。我国2010年发布的食品合格数据为97.6%。中国食品看来并不是我们一直认为的那样。那为什么群众对国产食品还是不信任呢?一方面我国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据统计食品生产企业有40多万家,这么庞大的基数,不合格率再小,给群众造成的印象也不会是少数;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传媒不同于以往,即使少数事件,也会引起社会极大关注。但同时必须承认,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食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关系到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度、社会稳定和国家的形象。
人们现在不必盲目的谈添加剂色变,是否致病、致癌,要经过毒理学安全评价,经过长期的动物试验来确定。国家禁止滥用食品添加,但合理正确的使用是安全的,目前添加剂限量标准都是经过动物试验确定安全后,再缩小百倍来制订的,WHO(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公认也是安全的,其实添加剂对调整食品色香味、保鲜起着重要作用,组织大规模生产是十分必要的。美国卫生基金会统计,食品安全事件中,只有约6%是由添加剂引起的。我们每天都在食用的食盐,一个人一次吃500g就会致死,常见的防腐剂山梨酸一次食用630g也会致死,但是没有人会如此食用。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没有公开证据表明其必然会生成致癌的亚硝酸胺,反而可防止肉毒杆菌产生,利于保存和生产,使寻常百姓的餐桌很容易地得到各色美味的香肠、酱肉等制品。食品安全要兼顾6大因素:营养、致病菌、自然毒素、环境污染、非食用物质、生产事故,把监管的重点仅仅放在添加剂,很可能忽视其他更致命的致病菌等因素。
食品安全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不能对人体造成伤害,二是满足社会对食物的基本需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把握好两者的平衡。在我国当前生产水平条件下,以我国有限的农牧资源,我们是否能忍受市场食品货架上空空如也,价格飞涨,限量供应之苦呢?要理智地认识到食品绝对零风险是不现实的,整治食品问题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国特有的食文化和众多的小规模企业数量是相关的,调查统计,我国食品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小作坊占到70%,其中三分之二不具备出厂检验条件,四分之一不对原料进行任何把关,更加严重的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小商贩的诚信和法治意识缺失。发达国家在快速发展时期也曾暴露出各式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比如,20世纪初美国的染色牛奶,日本20世纪60年代化学污染的食用油等。如今,无论政府还是社会舆论,都把食品当作重点来关注,企业在种种压力下不按市场规律、不得要领地盲目投入,而监管部门的突击检查,未必能保证质量的提升,反而导致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主营产品创新升级所需不足,比如不切实际地投入高端检测设备而缺乏相关的检测人员,应付检查所消耗的人力物力等,都加剧了成本的上升,而对提高产品质量徒劳无益。照此下去,食品市场很可能发展到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市场充斥所谓绿色、天然概念食品,企业照此弄虚作假,品质没有提升,反而造成价格恐慌。整治食品问题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具体涉及到企业的管理、人员、设备及整个社会的诚信和质量意识的提高,这都需要一个扎实的过程,尤其在社会转型快速发展期,我们要客观正视这个过程。这是全社会的一个系统工程。
落实到我们检测机构,我们应该尽什么责做哪些事呢?大笔资金投入高端设备,坐在实验室里,按照标准检测把关好不好呢?当然好,但目前现不现实呢?国家财政投入不是凭我们主观愿望就能实现的。笔者所在的实验室急需的液质、ICP_MS申请多年了,均因资金不足而搁浅,尽管如此,我们还必须有效服务企业,对产品把关。在做好日常检测的前提下,检测也要结合企业生产,做到对原料、对工艺流程,对产品配方的控制、熟悉和深入,这是服务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所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