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取石术前造瘘中介入性超声的应用分析
2012-08-24邓静花
邓静花
湖南省娄底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湖南娄底 417500
经皮肾镜取石术前造瘘中介入性超声的应用分析
邓静花
湖南省娄底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湖南娄底 417500
目的:对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之前进行介入性超声造瘘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8月~2010年8月296例在本院就诊的肾结石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各148例。A组患者采用B超定位的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之前进行介入性超声造瘘。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平均时间、住院平均时间、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患者的结石的清除率、平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之前进行介入性超声造瘘,其临床意义十分重要,可以使结石的清除率显著提高,治疗和恢复时间缩短,不会出现特殊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可以作为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值得进一步使用和推广。
经皮肾镜取石;介入性超声造瘘;应用价值;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很多人无法保证规律的生活方式,从而导致患肾结石的人数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已引起社会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对该病进行更加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早日为更多患者减轻病魔所带来的痛苦,已经成为了当今医学界的共同课题[1]。为了对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之前进行介入性超声造瘘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更加彻底的治疗,使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期进一步缩短,使患者的预后更加理想,提供一些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资料,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随机抽取2006年8月~2010年8月296例在本院就诊的患有肾结石的临床确诊患者,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B超定位的经皮肾镜取石术和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之前进行介入性超声造瘘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平均时间、住院平均时间、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06年8月~2010年8月296例在本院就诊的患有肾结石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年龄为33~69岁,平均51.7岁;其中,男144例,女152例;患者病程为1~12年,平均4.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确诊,并由患者本人或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将296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148例。A组患者采用B超定位的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之前进行介入性超声造瘘。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平均时间、住院平均时间、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①结石被清除,无残留;②症状、体征消失,肾功能改善;③体外震波碎石术后结石被粉碎,大部已排出,小结石等待排出;④手术切口愈合,无并发症。好转:①结石症状、体征减轻、肾积水减少,肾功能改善或无继续恶化;②开放性手术,主要结石取出,尚有残留结石;③3个月后仍有结石残留,未排尽者。未愈:结石无变化,肾功能无改善,症状、体征无改善[2-5]。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 1、2,图 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相关数据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相关数据比较(±s)
组别 例数(n)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A组B组148 148 P值142.3±14.8 116.4±11.2<0.05 9.45±2.64 7.03±1.85<0.05
分析结果表明,B组结石的清除率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能够导致患者在进行微创肾镜取石术后出现出血症状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3]:①手术过程中的相关操作不当,如反复对患处进行穿刺扩张,穿刺部位的深度过大,损伤对侧肾实质,扩张通道时动作粗暴等;反复肾穿刺可导致肾实质严重损伤;②对穿刺部位的选择不理想,肾上部的小动脉密集分布相,十分容易导致出血;③肾造瘘管的拔除过早,导致肾通道血痂脱落或合并高血压、动脉硬化、肾内感染等因素。
图1 导丝放在肾盏内超声图
经皮肾镜取石术成功与否的关键之处在于建立一条理想的经皮肾碎石、取石通道。而该通道的建立与影像学的准确引导是分不开的[4]。超声引导定位准确,能显示穿刺路线上的解剖结构(包括血管),动态实时检测进针过程是其最大优点,可以避开肾内较大的血管及盏间结构,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优于传统的X线定位[5]。另外超声引导可显示导丝置入过程,精确测量通道扩张深度及置管深度,从而确保置管成功率。所以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具有无辐射、操作简便灵活、能实时监控、可重复、定位准确、并发症低等特点,正逐渐取代其他的影像学手段,成为该手术方式的主要影像学定位方法[6]。理想的通道,不仅要可以使手术的所有器械能准确到达病患部位,更重要的就是要求镜子的活动度尽可能的大,便于操作,尽量做到单一通道取尽结石,并顺行放置输尿管双J管。同时,还应尽量避开肾蒂及实质内的大血管,减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7]。
综上所述,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之前进行介入性超声造瘘,其临床意义十分重要,可以使结石的清除率显著提高,治疗和恢复时间缩短,不会出现特殊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可以作为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值得进一步使用和推广[8]。
[1]曾少明,常江平,王风.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5,25(12):430-431.
[2]刘鸿玉,王淑玲,蒋雪梅.介入性超声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前造瘘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20(17):793-795.
[3]李逊,吴开俊.多通道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8,18(8):426-427.
[4]孙心平,王永光,蒋大健.介入性超声联合胆管镜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0,18(6):147-149.
[5]董占双.介入性超声在临床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1,24(9):236-237.
[6]燕翔,郭宏骞,李笑弓,等.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碎石术失血因素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8,29(12):254-258.
[7]郭丰富,邵志强,毛广健,等.B超引导下经皮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8,29(7):678-680.
[8]宋乐明,刘泰荣,杜传策.经皮肾微造瘘吸引碎石清石鞘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0,19(6):164-165.
Analysis about the percutaneous nephroscopic stone-free preoperative in ultrasonic fistula
DENG Jinghua
Department of Ultrasonic,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Loudi City,Hunan Province,Loudi417500,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percutaneous nephroscopic stone-free preoperative in ultrasonic fistula.Methods:Two hundred and ninety-six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enal calculus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06 to August 2010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Group A was exceed the positioning of the patients with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treatment;Group B was in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before a colostomy the ultrasound.The treatment effect,average of operation time,hospital stays,complica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 condi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ones clearance,average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group B were better than the patients of group A,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patients of two groups in the healing process all did not appear serious complications and adverse reaction phenomena,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before ultrasonic colostomy is important,it can improve the stones clearance observably,shorten the cure and recover time,there is no complication and untoward effect,it to be the preferred method of this disease,is worth to generalization at clinical.
Percutaneous nephroscopic stone-free allowed;The ultrasound colostomy;Application value;Analysis
R445.1
A
1674-4721(2012)01(a)-084-02
201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