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经纪人队伍建设促农产品流通顺畅——云南省红河州加强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调查

2012-08-24俸应菊

中国合作经济 2012年8期
关键词:红河州供销经纪人

文/俸应菊

农产品经纪人是指从事农产品收购、储运、销售以及销售代理、信息传递、服务等中介活动而获取佣金或利润的经纪组织和个人。他们是活跃在各地乡村与城市、以从事农产品买卖活动为主业,为买卖双方牵线搭桥,促成交易,搞活流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所从事的经济活动与普天下广大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可或缺。他们大多出身农门,却又是农民中头脑灵活、善于捕捉信息和应用信息,善于研究市场、敢于冒险、能吃苦耐劳、不甘于现状的能人。

据不完全统计,云南省红河州农产品经纪人这一群体总人数超过5万人。近年来,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因地制宜,着力抓产业培植和结构调整,大批农业产业培植成功,一批 “农特优”农产品形成规模,发展形势喜人,广大农民增加了收入,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出繁荣稳定的大好局面。在总结这些成绩的时候,不能忘记农产品经纪人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因为有了一批优秀的农产品经纪人,才实现了红河州规模农产品向优势农产品的转变,促进了更具活力、更加宜居的新红河建设。

多措加强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

红河州自2005年开始,由供销合作社牵头,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主动与组织部、妇联、工商等部门联合,以开展职业资格培训为切入点,着力抓好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特别是2008年以来,根据省委云发14号文件和州委红发31号文件精神,红河州全面实施以“四大网络”、 “一支队伍”为主要内容的 “乡村流通工程”,其中的 “一支队伍”指的就是以农产品经纪人为主的“乡村流通人才”队伍。2009年开始,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正式纳入了 “乡村流通工程”建设总体规划并付诸实施。经过几年的努力,截止到2012年上半年,共在全州范围内举办农产品经纪人职业资格培训班75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农产品经纪人达7075人。州供销合作社在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农产品经纪人中选取了100名作为重点联系对象开展跟踪问效和服务。

据初步统计,2005年至2012年8年间,全州各级供销合作社多方筹措资金,在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上共计投入经费500多万元。其中,350万元用于开展农产品经纪人职业资格培训;150万元用于开展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备购置、农产品经纪人跟踪问效、服务、扶持、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等。整个服务过程中,对农产品经纪人不收取任何费用,并且还根据情况给予学员一定的误工费和交通费等补助。

当前,红河州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已逐步成型,工作成效日益显现。全国供销合作总社2009、2010、2011年连续3年授予红河州 “农民实用技能鉴定和农产品经纪人星火科技培训工作优秀单位”荣誉称号。州供销合作社2006年提出并开始实施的农产品经纪人重点联系对象跟踪问效工作在全省是首创,得到省供销合作社的高度评价,并作为工作创新典型经验在全省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工作会议上交流。经纪人队伍建设工作已成为推进供销合作社 “二次创业”的新举措,成为一项服务 “三农”的新手段。

加强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沟通和协调。州供销合作社党组高度重视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工作,专题研究制定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统筹安排和部署阶段性工作任务,并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人事教育科具体负责、其他科室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

为加大工作力度、提升工作成效,州、县 (市)两级供销合作社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将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纳入到州委政府对县市委政府的目标责任考核中。同时,州、县 (市)两级供销合作社主动沟通和协调组织部、工商、农技等部门,整合各方资源,联合开展培训,使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支持和参与,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破师资制约瓶颈。工作初期,培训授课教师全部依靠省供销合作社协调,从昆明大中专院校聘请,严重制约了培训规模、培训时间和地点,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需要。对此,州供销合作社党组研究决定,要下决心、花功夫培养自己的师资队伍,打破培训工作中师资制约瓶颈。2008年,从州供销合作社机关和部分县、市社选派14名学历较高、工作经验较丰富、有教师潜力的年轻干部,到昆明参加省供销合作社举办的 “农产品经纪人师资班”的培训,经考核合格获得省社特聘教师资格证书,从此组建了红河州自己的农产品经纪人职业资格培训师资队伍。

另外,州供销合作社制定出台了《红河州农产品经纪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办法》,分出教研组开展教学研讨、承担培训教学任务。2011年,州供销合作社对教师进行综合考评,优胜劣汰并适当补充。2011年,州社再次选派15名干部到昆明参加培训,重新核发聘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管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截至目前,全州范围内共举办75期职业资格培训班,其中70期由红河州自己的师资队伍负责授课。共组织教学研讨、教学观摩活动4期,组织外出培训、调研和学习考察10余次。教师们虽是兼职,但在实践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队伍素质明显提升,深受学员好评。

第三,加大资金投入,夯实工作基础。2008年以前,由于资金短缺,师资缺乏,工作推进力度不大,与广大农产品经纪人的要求、与州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2009年开始,州供销合作社从州人民政府安排的600万元 “乡村流通工程”配套资金中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项用于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工作。各县 (市)供销合作社在充分使用好州级专项补助资金的基础上,还积极争取县 (市)级财政资金的支持,多方筹集经费,投入到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中,为工作的开展提供根本性保障。

第四,着眼大局,全方位推进培训。谋划工作时,州、县 (市)两级供销合作社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本着服务大局、方便学员、节约成本的原则进行安排和部署,将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工作向基层延伸,把培训班办到学员家门口,办到县 (市)、办到农产品经纪人集中的乡 (镇)、村 (组),办到热点和难点地方。如:金平县金水河镇布朗 (莽人)、拉祜族 (苦聪人)聚居地南科村委会,红河县的垤玛乡、三村乡等热点难点地区,供销合作社围绕州委、州人民政府确定的综合扶贫开发任务,深入到这些地方办班;北部七县 (市)大的集镇,如蒙自市的文澜、新安所、草坝,个旧市的锡城、大屯、卡房,开远市的乐百道、中和营、羊街等农产品及经纪人集中的乡镇也去办班;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但农产品流通比较活跃的 “边六县”的乡镇 (村寨),如金平县金水河镇、马鞍底乡,屏边县的和平乡、白云乡,红河县的勐龙村委会南洞村,元阳县的新街镇、沙拉托乡、小新街乡新鲁沙村委会等,都深入一线办培训班,并且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学员的需求,讲授不同深度的、与当地实际紧密联系的农产品市场营销、技能、法律、合作经济组织、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等知识,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第五,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培训效果。为提升培训效果,州供销合作社改变了过去传统的 “教师讲、学员听”的教学模式,采取 “动”与 “静”相结合、“请上来”与 “走下去”相结合、 “看得见”与 “摸得着”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培训。 “动”,即实现教学互动,让学员中的优秀代表带领教师和其他同学参观自己的生产经营基地,提出教学意见建议;“静”,即集中精力、静下心来听教师讲解; “请上来”即请优秀农产品经纪人代表走上讲台,亲自为学员交流成功创业经验,用真实的事例感染和带动身边的同行; “走下去”即组织学员到种植养殖示范基地现场接受专家讲授,学习种植、养殖技术; “看得见”即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教师授课提纲全部用P P T课件,配备图片、声像资料、互联网络等辅助设计,力求使教学效果生动、直观; “摸得着”即现场观摩教学时有实物,可亲自动手操作。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大大增强了学员的兴趣,提高了学员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培训班次报名的参训学员都超出了计划,只能安排这些超额的学员今后再参加培训。

第六,开展跟踪问效和服务,强化后续工作成效。大部分的业务技能培训,培训结束领到证书,工作也就随之结束。但红河州在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中,培训和发证是整项工作的基础和切入点,开展跟踪问效和服务是工作的重点和延伸。

自2006年以来,在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工作中,州供销合作社党组提出并实施了 “农产品经纪人重点联系对象跟踪问效和服务”制度。围绕这一工作思路,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确定重点联系对象。从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秀农产品经纪人中,按照逐年增加的原则,到2012年共选取100名农产品经纪人作为重点对象进行跟踪问效和服务。

第二,组织召开重点联系对象座谈会。到目前为止,州级组织召开了4次座谈会。各县 (市)供销合作社每年至少召开1次本区域内的重点联系对象座谈会。一些成功农产品经纪人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自行组织召开同一行业的农产品经纪人座谈会5次以上。座谈会除了农产品经纪人参加外,还邀请党委、政府领导、各级专家到会指导,为优秀农产品经纪人搭建交流合作和洽谈平台,提出各自创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听取领导及专家的点评和解答。

第三,组织优秀农产品经纪人外出学习考察。紧紧抓住上海对口帮扶红河州,实施人才扶贫战略的机遇,分6批次选派56名优秀农产品经纪人到上海学习。组织10余批次优秀农产品经纪人到省内其他州市、州内其他可学习借鉴的地方进行异地交流、学习和考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开阔思路。

第四,组织参加大型展销会。各地举办的农博会、省供销合作社举办的“千社千品”展销会、州内组织的农产品展销会等,州供销合作社都积极组织优秀农产品经纪人组团参展,做好红河州“农特优”农产品的宣传和推介。

第五,指导成立专业合作社、协会等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全州供销合作社系统引领发展的10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都由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农产品经纪人牵头组建,100名重点联系对象都成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截止到2012年6月底,全州共成立农产品经纪人协会28个,入会会员1884人。其中,县市级农产品经纪人协会17个,入会会员1079人;乡镇级农产品经纪人协会10个,入会会员735人;村级农产品经纪人协会1个,入会会员70人。

第六,依托 “红农网 “开展服务”。有9年建站历史的红河农产品信息网是红河州人民政府授权供销合作社建设并管理的,旨在宣传推介红河州农产品的网站。广大农产品经纪人是网站的主要服务对象,各级信息员活跃在全州各地,根据农产品经纪人的需求,开展供求信息发布、产品宣传推介、信息查询、企业名片制作和维护等服务。截止到2012年6月末,红河农产品信息网共拥有信息服务中心及服务站150个,其中:州级信息中心1个、县市级信息中心13个、基层信息采集站点136个,拥有信息员1150余人。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已在108个乡镇建立了 “红农网”基层信息点,占全州132个乡镇的82%。网站累计信息发布总数83.7万条,登陆访问人数386万多人次,信息点击总数2.38亿多次,通过网站促成农产品交易额达29.3亿多元。

同时,州供销合作社还在 “红农网”上开通 “红河州农产品经纪人网络数据库”专栏,收集、整理、发布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农产品经纪人的相关资料。目前已有4000多名获得证书的农产品经纪人纳入网络数据库管理,使本州优秀农产品经纪人与外界的沟通交流方式得到创新和突破。

第七,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发展环境。服务过程中,各级供销合作社积极开展调研,认真总结重点联系对象的先进典型经验,在各级媒体上加以宣传推广,引起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心、关注和重视,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服务理念,帮助他们树立行业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他们创业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

第一,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经过培训、后续跟踪问效和服务,多数农产品经纪人的市场营销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得到丰富,网络信息应用技巧、生产经营技能、组织管理能力和外出闯市场的意识及能力普遍提高,一批优秀农产品经纪人脱颖而出。如:元阳县牛角寨的农产品经纪人马二,以前就在县内做点农产品购销的小生意,现在在当地建立起来红河农产品信息网基层服务站,并且还学会了上网做生意,将农产品的购销生意做到了县外、州外,每年实现购销总额近200万元;蒙自市新安所镇小红寨的农产品经纪人张跃伟,牵头成立蒙生石榴产销专业合作社后,带领农民大胆闯市场。合作社注册的“蒙生”牌商标,获得 “中国最具影响力专业合作社”品牌和 “云南省著名商标”荣誉称号, “蒙生”石榴享誉省内外,现已在北京、上海、无锡等地建立了“蒙生”石榴销售网点,还成功打入家乐福超市,远销到泰国、越南等国家,每年销售石榴2万多吨。

第二,多数农产品经纪人已成为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火车头”。以前被贬称为 “倒爷”或 “二道贩子”的农产品经纪人,现在不仅有了自己的合法身份,他们的工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肯定,行业自豪感倍增。目前,经过培训的多数农产品经纪人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 “火车头”。如:红河县勐龙村委会党总支书记白福,他是2006年参加培训的农产品经纪人,也是100名重点联系对象之一。他带领当地群众发挥热区优势,盘活土地资源,发展冬早蔬菜种植,每年帮助当地农民实现收入800万元;蒙自市农产品经纪人李保初,牵头成立蒙自市天福农养殖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民从2006年初的8户发展到现在的100多户。值得一提的是该合作社还把分社发展到红河州南部的绿春县,有效促进了边疆养殖业的发展。合作社注册的 “铁扎”牌鸡蛋商标荣获 “云南省著名商标”荣誉称号。

第三,农产品经纪人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目前,红河州经过集中培训的7000多名农产品经纪人,在涉及 “三农”的各个领域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从业范围涵盖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农资供应、农机服务、植保、旅游服务等诸多行业。全州农产品经纪人平均每人每年经营总额达到50万元以上,有效带动农户10余万户。如:建水县的女农产品经纪人李玉华,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进外地客商,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帮助农民适时调整果蔬种植品种,有效解决了农产品 “卖难”问题。在她的带领下,平均每年帮助农民发展订单果蔬种植2万多亩,实现收入1.1亿元;开远市羊街乡老燕子村农产品经纪人魏显荣,成立了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四,农产品经纪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高。随着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红河州农产品经纪人的作用日趋显现,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一批优秀的农产品经纪人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得到了党委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如:农产品经纪人张跃伟,先后荣获红河州劳动模范、“云南省农村拔尖乡土人才”、 “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 “乡村基层干部及农民经纪人培训先进个人”、 “红河州十佳农产品经纪人”、 “优秀农产品经纪人”、 “红河州十佳科技创新人才”、“2011年中国合作经济年度领军风采奖”等荣誉称号;女经纪人李玉华先后荣获省州妇联、县总工会、省州供销合作社表彰,荣誉称号有 “三八红旗手”、 “红河州百名优秀女性”、 “农村致富带头人”、 “红河州10佳农产品经纪人”等;弥勒县的女经纪人朱平华、红河县的白福、开远市的张卫彪和普永生等20多位农产品经纪人的先进事迹先后被中央及省、州等各级新闻媒体采访报道过。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农产品经纪人的关注和重视前所未有,农产品经纪人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强。

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是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大事,红河州在此项工作上认真谋划、积极创新,努力实践,奠实了基础,开了好头。但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看,特别是助农增收的高度看,此项工作还需要不断总结和创新,需要深入推进,各有关制度还需进一步建立健全和规范。只有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下,农产品经纪人队伍才能健康发展和壮大。

猜你喜欢

红河州供销经纪人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库存化肥51万吨
挖掘化工企业超额收益:如何利用智能决策实现采供销协同
薛贵生:产业振兴经纪人
创享空间
新时代红河州法治政府建设研究
中国合作经济杂志战略合作单位
中国合作经济杂志战略合作单位
帮助种粮农民和粮食经纪人防范风险
说谎和开玩笑
自买自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