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年福州口岸诱卵器法伊蚊监测结果初探

2012-08-24李亚伦高思维

质量技术监督研究 2012年6期
关键词:伊蚊登革热马尾

李亚伦,高思维

(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 福州 350015)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是由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来,有超过25亿人口生活在登革热流行区域[1],在过去25年中,登革热的流行区域逐步扩大,在亚洲、南太平洋、加勒比地区、美洲和非洲等地区流行[2]。

福州市地处东南沿海,紧临东南亚各国,从事经商、务工、旅游和探亲等人群交往密切,常年有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由于地处亚热带,夏长冬短,雨量充沛,适合白纹伊蚊生长繁殖[3]。1999年、2004年发生过暴发疫情[4、5]。目前主要预防措施为病例监测和媒介控制,伊蚊监测[6]是媒介控制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监测实践和查阅文献,笔者发现WHO诱卵器可用于伊蚊监测[7-12]。

2011年,在白纹伊蚊密度高峰的6~10月之间,通过使用诱卵器法在福州马尾口岸开展本研究,评估伊蚊幼虫孳生和传播登革热风险,为口岸登革热预防控制提供了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7]

1.1 监测点和监测时间

2011年6~10月,选择福州马尾口岸的青州集装箱码头、中钢码头、大裕堆场和马尾综合办公大楼等4个监测点,在室外荒地、草坪、绿化带等区域布放诱卵器,要求监测周期内监测点环境不会发生变化。

1.2 监测方法

每隔20米布放1个诱卵器,放置高度为地面,诱卵器内装入经一夜静置的自来水500mL,并在容器内放置压舌板一片,连续放置7天,第7天检查诱卵器,回收有幼虫水样,送回实验室鉴定幼虫和蛹。

1.3 环境监测

监测福州马尾口岸地理地貌特点以及监测点自身特点;监测期间的天气因素(气温、降水、相对湿度、风力);地区性气象数据如平均气温、降雨量、总日照、平均相对湿度等来自福州市气象局。

1.4 数据处理

应用SPSS13.0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后,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分析。诱卵效果和气候因素采用直线相关回归分析法,监测点诱卵效果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法。

诱卵指数=【回收的幼虫阳性诱卵器数量/回收的有效诱卵器数量】×100;

幼虫密度(条/罐)=回收幼虫数量(条)/回收的有效诱卵器数量(罐)。

2 结果

2.1 自然概况

福州马尾口岸位于欧亚大陆东南边缘,按动物地理区系分类位于东洋区北部,中印亚界的华中区东南丘陵亚区。位于福州市东侧23km的闽江下游,东经119.27′,北纬25.59′,地处亚热带,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1年无霜期在300天以上。2011年平均气温20.6℃,与常年持平;年降水量1170.3mm,比常年减少199.9mm;年总日照1611.7小时,比常年减少130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66%,比常年降低9%。

2.2 基本情况

2011年6~10月份之间共实施10次现场监测,每次放置75罐诱卵器,10次共计放置736罐,有效706罐,阳性619罐,诱卵指数87.68;捕获幼虫总数9325(条),平均幼虫密度13.21(条/罐)。

2.3 季节消长和气候因素的关系

(1)诱卵指数7月1日最高,其次为7月15日,最低为10月12日;幼虫密度7月15日最高,其次为7月1日,最低为10月12日,诱卵指数和幼虫密度呈较为密切的正相关,r=0.852, P=004(详见表1)。

(2)和幼虫密度相比,诱卵指数和气候因素的相关关系更为显著(详见表2);诱卵指数和月平均气温、月降雨量、月日照时间以及月平均湿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5、0.784、0.768、0.739,均有统计学意义;对比诱卵指数和当旬、前一旬和前两旬气候因素的关系,和前一旬气候因素的关系略为密切,只有和旬平均气温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4 4个监测点比较

(1)诱卵指数较高的是大裕堆场94.32和马尾大楼92.00,较低的是青州码头86.73和中钢码头84.29;大裕堆场高于中钢码头(X2=11.04,P<0.005),和青州码头(X2=4.71,P<0.05),和马尾大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0.36,P>0.75);青州码头和中钢码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幼虫密度最高为马尾大楼20.58,密度高于大裕堆场(t=2.551,P=0.034),中钢码头(t=3.396,P=0.008)和青州码头(t=3.530,P=0.006);其次为大裕堆场14.81,密度高于青州码头(t=2.488,P=0.038);中钢码头12.87,密度高于青州码头(t=2.156,P=0.059)最低是青州码头10.26;大裕堆场和中钢码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表1 2011年6~10月份马尾口岸诱卵指数和幼虫密度

表2 2011年6~10月份马尾口岸诱卵指数、幼虫密度和气候因素的关系

表3 2011年6~10月份马尾口岸4个监测点诱卵指数和幼虫密度比较

3 讨论

3.1 气候因素对伊蚊幼虫的影响

和幼虫密度相比,诱卵指数对气候因素变化更敏感;诱卵指数和月平均气温、月降雨量、月日照时间以及月平均湿度的正相关,可能和诱卵指数所反映的生物学特征有关系,诱卵器法是通过一定时间(7~10天)容器诱集雌蚊产卵的阳性率来反映环境中吸血蚊虫的相对密度,该指标反映了较长一段时间气候变化,幼虫孳生和成蚊生长周期有关;短时期气候低于长时间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可能和气温、雨量、气湿、日照等微观气候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以及对蚊虫孳生影响的滞后时间不等有关。

气候因素通过影响伊蚊生存和发育,以及病毒在蚊虫体内发育时间等方面影响登革热流行,例如降雨增加可以产生蚊虫孳生地,一个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环流模型[13]表明微小的气温上升可能大大提升登革热的流行风险[14]。鲁亮等通过对广州、福州和宁波登革热疫情与天气因素的交叉相关分析显示,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和日照时间都与登革热的暴发呈正相关,并将月降水大于150mm、月平均相对湿度高于80%、月平均气温高于25℃的地区列为登革热高风险地区[15]。福州每年6~9月份月平均气温高于25℃;3~8月份月降水大于150mm,需重点关注并加强防范。

目前,中国对气候因素与登革热流行关系的研究尚未起步,如果能够建立一个基于气候变化监测登革热病毒传播的模型,通过气候参数变化,提前对登革热传播进行预测,决策者可以有充分时间,有效经济地动用社会资源进行蚊媒防控和宣传教育,卫生当局也能及时对加重的医疗负担进行准备。

3.2 环境因素对伊蚊幼虫的影响

4个监测点伊蚊幼虫孳生情况不同,可能原因有:大裕堆场是马尾口岸最大的废纸专用堆场,周边紧邻大片荒地,虽然加强内部监控管理,减少积水容器,但由于周边荒地环境比较适合蚊类生活,成蚊密度高,一旦出现模拟容器棗诱卵器则产卵率高,所以诱卵指数高。同样,马尾办公大楼地处马尾城乡结合部,紧邻旧城中村,周边卫生条件较差,虽然大楼内卫生状况较好,但幼虫密度却不容乐观。中钢公司不属于外贸区域,未纳入检验检疫监管,堆放着大量废弃的设备和和生产性废钢,绿化带管理不善,卫生状况相对较差,且范围较大,废弃容器,阳性容器以及大型天然积水都远高于其他3个监测点,但单位周边卫生状况好,成蚊密度不高,所以诱卵指数和幼虫密度相对较低。提示诱卵器法监测结果能反映周边较大区域环境,成蚊密度和幼虫孳生危险度,而不仅仅局限于监测点自身卫生状况。

3.3 监测结果的综合评价

目前国内对诱蚊产卵器法监测结果没有权威的评价指标和控制标准。参照香港食品环境卫生署将诱蚊产卵器指数分为四级:一级(<5%),二级(5%~<20%),三级(20%~<40%),四级(≥40%)的标准:福州口岸2011年6~10月份平均诱卵指数87.68,10次监测均超过40%的四级警戒水平,幼虫孳生危险度高,需要深入开展控蚊运动。

目前幼虫指数调查法[6、10、11]是国内传统的登革热媒介监测方法之一,是确定伊蚊密度,判断登革热预防性灭蚊及疫点紧急灭蚊的重要标准。2010年8~10月份高思维等在马尾口岸的调查结果显示布雷图指数3.77(1.98~4.81),小于2010年福建省伊蚊监测孳生地调查[16]显示的布雷图指数5.86(4.52~7.56),但容器指数9.86(2.68~35.46)偏高,积水容器孳生幼虫比例较高,提示而口岸布雷图指数可能低估登革热危险水平[7]。虽然广东和上海[8-10]的监测中均得出诱卵指数和布雷图指数、房屋指数和容器指数呈较为密切的正相关的结论,并得到指标关系比例,以期通过指标转换,形成诱卵器监测法的预警和评价标准,但在口岸区域,指标体系的预估和评价还缺乏相应的数据支持[7]。

福州马尾港是福州市最重要、距福州市最近的海港口岸,和登革热疫情高发的东南亚地区船舶和人员往来密切,曾经在入境船舶中截获登革热传播媒介——埃及伊蚊[17],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诱卵器法监测伊蚊指标体系和预警研究,同时开展气候因素与登革热流行关系的研究。

[1] Gubler D J The global emergence/resurgence ofarboviral diseases as public health problems[J].Arch Med Res,2002,33:330-342.

[2] Travelers’health yellowbook[EB/OL]2009-7-27[2009-12-10].http://wwwnc cdc.gOv/traVel/yellOwbo0k/20 1 0/chapter-5/denguefeverdengue-emorrhagic-ever.aspx.

[3] 徐保海,赵莉莱,许龙善,等.福建省登革热监测与媒介调查[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1,7(6):3-5.

[4] 郑能雄,王宗汉,陈黄河,等.福州市登革热爆发流行与控制情况的调查[J].医学动物防制,2001,17(9):459-463.

[5] 严延生,洪荣涛,沈晓娜,等.福州市2004年登革热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5):371-374.

[6] 罗会明.登革热防制手册[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7] 高思维,周天喜,李平航,等.口岸地区登革热媒介监测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1,34(5):359-362.

[8] 李荣彪,叶中远,李锦清,等.诱蚊诱卵器的应用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8,19(5):474-475.

[9] 游巨荣,郑思海,李锦清,等.新型登革热媒介监测方法的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8,19(4):368-369.

[10]林立丰,卢文成,蔡松武,等.新型登革热传播媒介监测诱蚊诱卵器的设计及效果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5,16(1):26-28.

[11]于德宪,任旭琦,周文,等.白纹伊蚊诱蚊诱卵器应用效果的现场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08,4(8):309-312.

[10]国境口岸蚊类监测规程[S].中国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1300-2003.

[11]国境口岸登革热疫情监测规程[S]. 中国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1217-2003.

[12]徐仁权,蒋丽亚,任文军等.两种白纹伊蚊幼虫监测方法现场使用技术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7,8(18):275-278.

[13]吴生根,洪荣涛,欧剑鸣,等.福建省2010年登革热特征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学报,2011,27(8):763-764.

[14]Patz J A,Martens W J M,Focks D A,et al Dengue fever epidemic potential as projected by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J]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1998,106:147-153.

[15]Edelman R.Dengue and dengue vaccines[J].J Infect Dis,2005,191:650-653

[16]鲁亮,林华亮,刘起勇.基于天气因素的我国登革热流行风险地图[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6(4):254-258.

[17]陈佳木,李亚伦,李平航,等.福州口岸入境船舶上首次发现埃及伊蚊及其携带的病原体[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9,32(3):193-196.

猜你喜欢

伊蚊登革热马尾
登革热流行现状及诊疗进展
2018—2019年昆明市191例登革热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羟哌酯驱蚊液和柠檬桉醇驱蚊液驱避白纹伊蚊的效果对比
天水市刺扰伊蚊晚秋生长发育的观察
打造活力满满的马尾
登革热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探究
扎马尾
可爱“丸”法
埃及蚊子的嗡嗡声原来是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