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馆学五定律对学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指导作用
2012-08-24申晓洁
申晓洁
(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太原 030013)
文献资源是产生图书馆的前提,同时又是构建图书馆的物质基础、信息基础和社会基础,是图书馆活动、发挥职能的前提。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的基础建设。现代网络环境下,每个图书馆人都在思考,图书馆会成为读者最后的选择或是忘却的选择吗?我们都知道,网络环境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自由竞争平台,企业商务活动的大量介入,使得图书馆对资源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少,图书馆本身对庞大资源信息处理的能力已越来越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如何保持图书馆持久的生命力,推进有特色的文献资源建设,成为了图书馆不能轻视的重要任务。
1 文献资源采购现状
1.1 文献资源购置费
图1 2006—2010年高校文献资源购置费数据统计
从图1数据可以看出,2008年以后,高校总的资源购置费在逐渐增加,但增加部分更多是在电子资源上的购置方面。电子资源购置费约占到总购置费的31%。
1.2 纸质文献生均藏书量
高校图工委2009年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全国高校藏书17.8亿册,生均藏书70.4册。其中,本科院校生均藏书75.1册,专科院校生均藏书60.5册;馆藏生均增加1.4册,其中,本科院校生均增加1.2册,专科院校生均增加1.3册。
1.3 文献信息资源的变化及发展特点
文献信息资源的变化及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字化文献资源快速发展。可以说,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数字洪水发展迅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又为纸质资源数字化提供了可能,大量的传统纸质文献资源被数字化,电子图书越来越多,期刊基本实现了数字化。二是纸质文献仍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国内出版发行社近600家,现每年出版图书25万种以上,出版量呈逐年递增态势。其中,新闻出版署期刊目录9 000余种。国外每年出版纸质图书140万种,英美出版英语学术图书6~8万种,期刊年出版10万种以上。其中,学术期刊3万余种。
在庞大的信息资源中如何完成本馆的资源采购,应遵循怎样的指导原则呢?工作中,我们在重新学习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发现,它对学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2 对阮冈纳赞五定律的认识
每一个图书馆人都知道著名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发表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它揭示了图书馆的深刻内涵和人文精神,自1931年发表以来,就影响并指导着一代代的图书馆人,推动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那么,它和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笔者认为:
2.1 书是为了用的
本定律简明扼要地指出了图书馆不仅仅是对人类文明发展信息的收藏,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人类发展提供使用价值。其实“书是为了用的”,又何尝不是为每一个不同类型的图书馆指明了其馆藏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范畴呢。不同类型的图书馆面对的是不同的读者群。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对高校如何进行文献资源建设就提出,各高校应“制订不同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馆藏体系”。在现代资讯发达、传播快速的网络环境下,有特色才能吸引读者,有特色才能实现信息共享,才能不被历史发展所湮灭。
2.2 每个读者有其书
阮冈纳赞在阐述与解释此条定律时说:“书不仅是为了人用,书还要为人人”。学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不仅仅要符合本校学科专业特色,也要考虑大学生读者提升素质全面发展的需求;让每一个读者走进图书馆后总能找到适合他读的书,充分体现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2.3 每本书有其读者
这就告诉我们,文献资源的采购过程中,要注意对本校图书馆资源使用情况及读者需求作深入细致地了解和分析。特别是不够发达地区的高职高专类院校,文献资源建设经费少,就更应注重图书馆的定位,要与学校的定位相吻合,确保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质量,努力做到让每本书都找到它的读者。
2.4 节省读者的时间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在现在充满竞争的时代,节约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对读者最大的人文关怀。这不仅仅体现了时时处处为读者着想的服务理念,同时还给予了图书馆创新与革命最大的启示。在现代网络环境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以及计算机技术与图书馆服务的融合,改变和扩大了图书馆服务的方式。如何在繁杂庞大的信息资源中对信息资源进行筛选,这就需要取得那些更有利于读者,既能满足其对于知识信息的需求,又能使用户获得社会信息的关怀,以使用户达到对文明信息的享受,同时向用户推广的知识信息还尽可能简明扼要,节省时间。
2.5 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
这一定律告诉我们,图书馆事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变化成长的。文献资源建设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而与时俱进。图书馆人决不能固步自封,要不断开拓创新,追寻和探求读者不同时期对阅读内容与阅读方式的需求,这样才能使图书馆生命生生不息。
在实际的文献资源建设中,必然会涉及到很多具体问题,因此,有许多因素需要考虑。
3 阮冈纳赞五定律的启发
纸质文献的勃勃生机,继续为广大读者提供着信息服务,满足了相当一部分读者的阅读需求。互联网使得信息的交流和获取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利用互联网,读者可以超越时空进行信息资源的实时交互性共享,以实现读者对信息资源需求的个性化。大量典藏文献的数字化,使得很多珍贵的典籍为社会大众所共享。不论信息资源的载体是怎样的,对图书馆人来说,在浩瀚的信息资源海洋中,要让我们的图书馆以及我们的读者所接受,就必须建设有本馆特色的馆藏资源体系,学校有限的资源购置费也不可能因一个图书馆就将所有信息资源通吃。在文献资源建设中,对信息资源要有所取,要注重文献资源的质量建设,要更多地依赖对读者服务数据的分析和调查,以确保文献的采选符合本馆馆藏体系建设的需要。对本校这样的工程技术类学校来说,还应做好招标代理商的认定。馆藏纸质图书比例的不够合理,与代理商提供的图书资源不能满足学校学科专业要求有很大关系。
总的来讲,文献资源建设要始终围绕我们的读者群,读者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要坚持“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和“节省读者的时间”的原则,通过扎实的工作实现“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让我们的服务帮助别人来实现梦想,也让图书馆的未来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