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肽普兰与氯米帕明治疗抑郁症临床对照研究

2012-08-20张道强

中外医疗 2012年3期
关键词:西酞普兰疗效

张道强

(山东省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 山东胶州 266300)

抑郁症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治疗和身体健康。西肽普兰是新一代抗抑郁药,对5-羟色胺(5-HT)的选择性强,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相对较小。本研究分别采用西肽普兰与氯米帕明治疗抑郁症,观察西肽普兰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82例,均符合2001年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前17项评分≥18分,男42例,女40例,年龄22~56岁,平均(32.86±8.49)岁,所有患者均排除躯体严重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其他精神疾病等。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1例,2组年龄、性别、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入选患者治疗前使用安慰剂清洗1周,A组采用西酞普兰口服,起始剂量为20mg/d,根据病情2周内调整至40~60mg/d;B组采用氯米帕明口服,起始剂量为50mg/d,根据病情2周内调整至150~200mg/d。治疗6周,观察治疗效果。

1.3 评价标准

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周采用HAMD进行评价,以减分率评定疗效:减分率≥75%为痊愈;<75%,≥50%为显效;<50%,≥25%为有效;<25%为无效。治疗前后检查心电图,脑电图,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HAMD疗效评价比较

A组治疗1周后HAMD评分则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2、4、6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B组治疗2周后HAMD评分与治疗前方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4、6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1周A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见表1。治疗6周后2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2 2组不良反应评价比较

治疗2、4、6周A组TESS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P<0.05),见表3。A组不良反应包括失眠10例,口干5例,焦虑4例,恶心3例,嗜睡3例,B组不良反应包括口干15例,视物模糊11例,便秘10例,失眠8例,嗜睡7例,心率失常7例,头晕6例。

表1 2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s)

表1 2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B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周 治疗2周 治疗4周 治疗6周A组 41 29.18±5.92 (22.73±4.68)*# (17.39±4.21)** (10.48±2.65)** (7.47±2.03)**B组 41 28.94±5.29 26.49±4.29 (20.86±4.23)* (11.36±2.43)** (8.16±2.04)**

表2 2组疗效比较[例(%)]

表3 2组TESS评分比较(±s)

表3 2组TESS评分比较(±s)

注:与B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1周 治疗2周 治疗4周 治疗6周A组 41 7.73±1.61, (6.34±1.24)* (5.68±1.25)* (4.87±1.13)*B组 41 8.42±1.89 10.86±1.63 15.36±2.46 14.86±2.54

3 讨论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与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降低有关[2]。5-HT浓度降低对人体机能产生抑制的作用,故提高5-HT的浓度可有效缓解抑郁状态[3]。西酞普兰是一种新型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通过抑制神经突触前膜对5-HT的再摄取而提高突触间隙中5-HT的浓度,从而达到抗抑郁目的。本研究表明西酞普兰治疗6周后痊愈率为60.98%,显效率为24.39%,说明其能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状态,治疗效果明显。有研究表明,西酞普兰不仅适用于短期治疗,对于长期维持治疗亦有很好的效果[4]。

本研究结果显示,西酞普兰在治疗1周后HAMD的评分则显著下降,而氯米帕明则在治疗2周后方显著下降,说明西酞普兰较氯米帕明起效快,提示西酞普兰抗抑郁作用在短时间即可达到缓解抑郁状态的效果,虽然治疗6周后2组疗效相当,然而在短期起效方面西酞普兰疗效优于氯米帕明。通过研究发现,西酞普兰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显著少于氯米帕明,西酞普兰的TESS评分在治疗后呈现平稳下降的趋势,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而氯米帕明则在治疗2周后,TESS评分呈现上升趋势。结合其HAMD评分下降情况,说明氯米帕明在起效后不良反应较为明显。而西酞普兰则明显优于氯米帕明,且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如失眠、焦虑、嗜睡等均无需干预,其他症状患者亦可耐受,可逐渐缓解或消失。

综上所述,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等优势,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患者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

[2]张婧,刘海燕.5-羟色胺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大脑灰质密度的相关性[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7(4):210~213.

[3]彭代辉,江开达,方贻儒,等.首发抑郁症局部脑区的功能一致性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7):406~409.

[4]李韧,刘小琴,谢宏武.西酞普兰合用喹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随机对照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6):1063~1065.

猜你喜欢

西酞普兰疗效
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的影响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西酞普兰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