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水疗法应用于手烧伤康复期的疗效观察
2012-08-20徐汤灵
徐汤灵
上饶市人民医院烧伤科,江西上饶 334000
手烧伤患者在伤后通常会出现手部瘢痕及瘢痕挛缩现象。采用温水疗法对其进行治疗可以对局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系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肌肉松弛,使痉挛现象得到缓解。本次研究过程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该院94例处于康复期的手烧伤患者,对应用温水疗法对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处于康复期的手烧伤患者病例9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男33例,女14例;年龄8~56岁,平均29.5岁;治疗组男31例,女16例;年龄9~58岁,平均30.2岁。致伤原因:单纯烧伤、电击伤、热压伤、挤压伤。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手部功能锻炼,即在医护人员的具体指导下应用弹力手套在加压的条件下进行治疗,外用药物进行抗疤痕治疗,对手指进行主被动活动训练,但不进行温水疗法。治疗组:在上述方法基础上采用温水疗法进行治疗,将5L温开水(温度一般在38℃)倒入容器内,将患者的手置于水中静止10min左右,待肌肉完全松弛、瘢痕松软之后,指导患者在水中进行静力运动、手掌/指关节屈伸、腕关节旋转或屈伸,进行20min/次,2次/d。在每次锻炼结束之后,采用红外线进行照射,对创面进行干燥,腕关节背屈30~40°位。掌指关节处于微屈对指位,指间关节微屈。对两组治疗效果、TAM变化幅度、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
1.3 疗效评价方法
优:治疗后手指关节的平均总活动度数为200~260°,能够灵活完成对指、对掌等活动;良:治疗后手指关节的平均总活动度数为130~200°,对指、对掌等活动的完成程度可以达到3/4;可:治疗后手指关节的平均总活动度数为100~130°,对指、对掌等活动完成程度可以达到1/2。差:治疗后手指关节的平均总活动度数不足100°,对指、对掌等活动的完成程度只能达到1/4。
1.4 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x±s),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手指功能改善效果
对照组治疗后手指功能的改善效果:优6例,良8例,可22例,差11例,及格率76.6%;治疗组治疗后手指功能的改善效果:优13例,良15例,可16例,差3例,及格率93.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手指功能的改善效果比较[n(%)]
2.2 TAM改善幅度
对照组治疗前后TAM水平分别为(129.4±19.3)度和(150.8±20.8)度;治疗组治疗前后TAM水平分别为(131.6±18.7)度和(212.7±19.4)度。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AM改善幅度比较(度)
2.3 并发症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人数分别为12例和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采用温水疗法对处于康复期的手烧伤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可以使该类患者的痛阈明显提高,使运动疼痛感明显减轻,对局部的血液、淋巴液循环具有促进作用,可以使水肿消除,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同时,在温水中对患者的皮肤及瘢痕组织进行按摩处理,可使焦痂变得松动,瘢痕逐渐软化,对肌肉及韧带挛缩现象进行松解。采用常规疗法对患者进行处理效果比较十分理想的原因为:①由于疼痛患者不能坚持锻炼,手指的活动能力没有达到要求;②患者虽可以坚持锻炼,但训练的手法不正确;③患者在配戴弹力手套时没有经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系统的专业指导,配戴没有达到要求。
[1]卢昌亚.水疗的康复效应、作用机制及其进展[J].现代康复,2001(15):23-24.
[2]袁少波.烧伤康复治疗[J].中国疗养医学,2008(12):22-23.
[3]张霞,张云.手部深度烧伤84例早期功能锻炼及康复护理[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5):85-86.
[4]王桂琴.小儿手烧伤后的康复护理[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8):64.
[5]韩小燕,夏美华,张雁聘.手烧伤植皮术后78例康复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8):110-111.
[6]洪梅.烧伤康复期患者功能锻炼的临床指导[J].亚太传统医药,2009(7):195-196.
[7]李玉香,白彩锋,柴晓敏,等.有效沟通在大面积烧伤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7):45-46.
[8]唐有玲,何艳霞.面部烧伤愈合后创面的皮肤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0(14):54-55.
[1]何素霞.128例小儿烧伤的治疗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3(4):83-84.
[2]韩德志,姚兴伟,张旭辉,等.小儿烧伤爪形手的防治[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3):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