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性脑病反复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原因分析
2012-08-20苏英
苏 英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郑州 450000
肝性脑病(HE)主要是由于肝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其病理改变的基础是代谢紊乱,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甚至昏迷等多种精神异常[1]。针对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可以提高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性脑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预后质量[2]。2010-06—2012-06我院诊治6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影响疾病发生、发展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06—2012-06,我院诊治的6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6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24.0~75.0岁。
1.2 研究方法 对诱因、某些生化指标(TBIL、ALB、Cr、PT),以及肝性脑病分期等因素,与2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法,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诱因比较 结果见表1。
2.2 2组血清TBIL、ALB、Cr、PT比较 结果见表2。
表2 2组血清 TBIL、ALB、Cr、PT比较 [n(%)]
2.3 2组肝性脑病分期比较 50例存活组患者中,肝性脑病分期I期36例,II期20例,III期3例,IV期1例;10例死亡组患者中,肝性脑病分期I期0例,II期2例,III期3例,IV期5例,说明肝性脑病分期越高,其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
3 讨论
肝性脑病是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常见致死原因,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中,上消化道出血、感染、大量放腹水、强利尿、高蛋白饮食、电解质紊乱以及便秘等诱因,都与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肝硬化等肝功能严重损害患者,肝脏合成蛋白明显减少,机体免疫力明显降低,很容易发生感染,继而加重肝脏损伤,产氨增加,促进肝性脑病的发生。大量放腹水和强利尿,会引起循环血量的减少,引起低钾低钠型碱中毒,氨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诱发昏迷[3]。HE分期高的患者,肝功能就相对较差,预后就较差。
总之,诱因、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以及肝性脑病分期,都是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所以,掌握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针对性给予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去除导致并发症的诱发因素,是降低肝性脑病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4]。
[1]张扬立,朱理辉,吴秋梅 .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附70例报告)[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3):361-362.
[2]周晓琳,陈一东,覃慧敏,等.影响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8):33-34.
[3]吴梓苗,冯杰,张爱军 .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948-950.
[4]黄晓华 .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