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题教学有效性探究

2012-08-17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谢志冰

天津教育 2012年4期
关键词:病句教科书知识点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 谢志冰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认为,上课就是用自己的“一桶水”,去教给学生“一杯水”。事实上,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学生需要的不仅是教师的那“一桶水”,更重要的是自己找到水源。如果说知识就像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各式瓜果蔬菜,那么教科书则是指导人们烹饪美食的菜谱。菜谱仅是对美食制作过程的一般性说明、一个借鉴,要做出拿手好菜还需厨师下工夫。同样,教科书不单是用来“教”的,更重要的是起到他山之石的作用。作为教师,不仅自身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同时还应教会学生使用教科书,让学生学会通过教科书所记载的内容读懂语文的本质,更好地构建高效课堂。

怎样通过教科书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打造高效课堂呢?我认为,专题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专题教学中我设计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主要由教师对教科书进行合理、科学的“集成式教学”,让学生在知识板块中自主体味语文的妙处,形成思维“知识树”;第二个环节由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根据知识点进行自主的“专题研究”。

一、专题教学的作用

语文课堂常常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学生认为听与不听没什么区别,至少与分数的高低关系不大;甚至,语文课堂沦为了学生完成其他学科作业的时间段。面对“人在神不在”的学生,语文教师大为神伤。仔细思考,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停地围绕课文反复咀嚼,直到连渣滓都嚼不出味儿来了方肯罢休,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光难说“文学味”,更难以吸引学生仔细聆听。因此,语文爱好者的数量正惊人地流失着。

我认为,将《祝福》一文反复“压榨、拧干”,获得的感悟不会比从《呐喊》、《彷徨》中提炼出的养分多。要了解鲁迅,多读其小说、杂文方为读懂他的最佳方法。祥林嫂不过是钻石上流光溢彩的一面,打磨得再亮,也无法折射出钻石本身的光芒,以蠡焉能测大海之水量!陶渊明所谓“好读书,不求甚解”言之有理啊!见多识广,读多了,自会思考。

专题教学围绕某一教学目标,在深入研究若干文段的基础上求同存异,进行“板块式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形散神不散”,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参与中,形成细致、深入思考的能力。如前文所述,为了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专题教学包含两个环节——教师的专题教学和学生的专题研究。前者必须是教师在结合学情的基础上对教科书、知识点进行合理化整合,这样才能更好地贴合学生实际,更有利于实现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理解;后者一定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实现的,在之前板块化的知识梳理、整合后,实现自主阅读与思考。

“教”是为了“不教”,专题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知识点的整合,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彻底掌握,为日后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无师自通打下基础。因此,专题教学更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更重视对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更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同时,因为涉及的知识、内容更广、更多,课堂上对教师专业水平的要求就更高。因此,专题教学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会调动教师自身的积极性,要求教师努力开拓与延展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的思维。

所以,专题教学势在必行!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以教学的手段挖掘教科书的深度,用专题的方式拓展教科书的宽度。

二、专题教学的方式

如何进行有效的专题教学呢?方式如前文所说,分成教师的专题教学和学生的专题研究两部分。本文将主要探讨专题教学的有效方式——教科书的专题整合、知识点的专题整合。

(一)教科书的专题整合

1.以一个单元为单位。高中语文的教学一定要有整体意识,课文不能孤立开来单篇单篇地咀嚼。一个新单元的教学,首先应找出本单元课文中重要的相同点,其次再以此为教学目标,形成设计思路,这样能够避免各自为政、零敲碎打的弊端。如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有3篇课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都是我国散文中写景状物的名篇,都是通过细致描绘山川大地、自然风物的美景,来表达作者对自然、对人生、对时代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而学生对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理解得并不深刻,只是肤浅地记住了,并没有灵活掌握。对此,在设计这个单元总的教学目标时,我就将“让学生深入理解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为了首要教学目标。

寓情于景的散文往往通过优美的语言描绘神奇的大自然,来展现作者独特的内心感受。读这类课文,需要透过文字展开联想与想象,调动情感,体会课文所描绘的景象和意境。因此,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时,我先展示一幅清晨露水荷花的图片,然后让学生说出看到图片时的心情,用语言描摹图片中的景色,再分析情、景关系,之后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写片段,感受景物柔美、蒙眬之感,体味作者由不宁静—欣喜—回到现实、再到推古及今越发低落的心态。教学《故都的秋》一文,我先让学生找出故都秋的特点——清、静、悲凉,再让学生体味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景物描写来反映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教学《囚绿记》一文,我先让学生思考那株被“我”所囚的常春藤有哪些特点,再联系时代背景,思考作者当时的心境,最后总结作者所运用的手法——托物言志。之后,为了强化学生对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理解,又拓展了几篇此类佳作《我的空中楼阁》、《绿》、《花床》等,以深化学生思维。

这样的专题教学,整合了教科书的内在联系,抓住一个重点,深入研究,避免了面面俱到的“填鸭式”知识灌输,能更好地实现“一课一得”。同时,大量课外文章的阅读,既扩大了教学容量,又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层次。

2.以一个学期为单位。语文教学更应该有全局观,语文教师大可以展开拳脚,拓宽思路,以一个学期为单位,通过整合本学期最重要的知识点,确立教学目标,形成设计思路。如人教版必修三议论文的教学“表达与交流”这一专题中,4个写法指导(“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学习论证”、“学习议论中的记叙”)都是围绕议论文展开的,而这学期的课文中恰恰有《寡人之于国也》、《劝学》、《师说》、《过秦论》等几篇经典议论文。于是,结合这几篇课文,我设计了作文教学专题“在借鉴中成长”,由4课时组成:通过借鉴《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巧妙避开梁惠王“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的问题、将话题自然过渡到“仁政”观点上来,让学生学会巧妙选择论点,然后结合《语文报》(高考版)2011年第45期作文“距离”,训练学生寻找最优的议论角度,确定最佳论点,并完成同题作文;通过借鉴《劝学》中“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正、反面比喻的大量使用,让学生学习广泛使用正、反面论据,使文章论证更充分;通过借鉴《师说》中对从师的正确态度——以道为师的论述,让学生学习对比论证法;通过借鉴《过秦论》中对秦国由崛起、发展、统一天下到灭亡过程的记叙,让学生学习扣合文章论点进行详略得当的记叙,并完成作文练习“宽容”。这个文言文单元的教学,不再是单一的以文言知识为主,而是以议论文的写作为线索,整合教科书内在关系,以期让学生通过4课时的学习,初步具备议论文的基本写作能力。

这种以学期为单位的专题教学,突出了本学期教学重点,更利于学生综合地学习、感知语文。它有效地避免了以单元为单位的专题教学的相对单一性,内容更全面,形式更多样。

(二)知识点的专题整合

1.成堆的套题、散乱的练习往往让学生晕头转向,找不出规律。因此,必须以单个知识点为单位,深入思考、探索,方能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如高三阶段的专题复习“病句”,我先让学生完成一套包含各种错误类型的病句习题,然后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逐步启发学生总结出病句的8种常见错误,使学生对病句形成一定的敏感度。

这样的专题式训练增强了学生的语感,强化了他们对病句的本能性认识,提高了做病句题的速度和精准度。

2.语文课堂不应囿于教科书,这样会限制学生的视野,束缚他们的思维,出现语文教学中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尴尬境况。所以,专题教学应该打破教科书的限制,大胆引入大量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感知语文之美,而不是在对仅有的几篇课文干巴巴的咀嚼中厌倦语文。

比如诗歌鉴赏,结合不同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知人论世后方能更好地了解作品表达的真实感情。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词”的教学,教科书中选择了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4位词人各2首作品,共8首词。但事实上,此4人最能代表两宋时期豪放、婉约之词风,一两首词怎够?不过略见一斑,焉见宋词之洋洋大观?因此,我以4位词人为单位开设了4个专题教学板块(“多情柳郎”、“旷达东坡”、“遗恨稼轩”、“率性易安”),在广泛了解作者生平、阅读(诵读)其作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词作更深广的内涵。如在“旷达东坡”专题中,我按照苏轼人生的4个时期分别选取了一些作品,让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去体会词作背后真实的东坡。选择的作品,有他初入仕途时期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翠蛾羞黛)、《望江南》(春未老)等;外调贬谪时期的《江城子》(十年生死)、《浣溪沙》(簌簌衣巾)、《临江仙》(夜归临皋)、《鹧鸪天》(林断山明)、《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等 ;召还又外放时期的《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八声甘州》(寄参寥子)等 ;远贬惠、儋时期的《归朝欢》(我梦扁舟)、《木兰花令》(霜余已失)等。

通过对苏轼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作品的品读,让学生对词人形成一个相对个性化的立体认识,这样的认识不是教师直接给出的结论,也不是拘泥于教科书上的现成答案,而是经过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得出的,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此外,学生自己做的专题研究也是专题教学的重要方式,它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专题教学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力手段。为此,教师必须深度开发教材,更有效地对教科书内容进行整合,更合理地安排课堂时间,如此,课堂效率才能随之提高。

猜你喜欢

病句教科书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师生讨论改病句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关于G20 的知识点
高考病句辨识的两大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