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桥梁结构设计课程改革探讨

2012-08-15马利耕

山西建筑 2012年31期
关键词:结构设计桥梁情境

马利耕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0 引言

当前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体现适应性、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原则,课程改革以能力为本位,课程设计面向专业群和职业生涯,课程体系面向岗位群及工作过程,课程内容构建以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及企业要求为标准,课程实施面向工学结合,课程评价面向三位一体,从素质、技能、知识三方面考核,注重过程评价。

《桥梁结构设计》课程在课程模式上,不是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基础,在课程目标方面,存在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注重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忽视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在课程内容方面,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使学生难以对学习产生兴趣,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不利于学生综合、全面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课程实施方面,存在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等问题,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学生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对学生缺乏创造力和职业岗位素质的培养,没有很好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难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在课程评价方面,过于强调结果的评价,重视以教师为主进行评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提高和教育教学过程的改善。因此,需要对《桥梁结构设计》课程进行改革。

《桥梁结构设计》课程改革首先应确定课程改革的目标、思路、方法,然后研究课程改革的内容,最后要明确课程改革的特色和将取得的成效。

1 课程改革的目标

《桥梁结构设计》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标准、整合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评价方法、共同实施课程教学等,使本课程教学更符合道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道桥施工技术领域技术员等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桥梁结构设计》课程改革的知识目标是了解钢筋混凝土材料基本性能,掌握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等构件设计方法和构造要求,了解预应力混凝土基本知识,掌握桥梁总体规划和计算原则,了解梁桥构造,掌握梁桥结构设计方法。《桥梁结构设计》课程改革的能力目标是会设计钢筋混凝土梁板柱构件,会计算桥梁上的荷载等作用,会设计混凝土简支梁桥结构,能够识读桥梁结构施工图,参与图纸会审;能够正确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结构问题。《桥梁结构设计》课程改革的素质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具有较好的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爱岗敬业,具备基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具有系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知识,一定的桥梁结构构件及梁桥结构设计能力,具有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2 课程改革的思路

1)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制订学习计划,通过自学与进修等方式,系统学习高职教育教学理论,了解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内涵,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2)成立课程建设小组。成立由路桥企业专家、技术人员、校内骨干组成的课程建设小组,共同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3)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内涵为参照基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深入路桥企业进行调研,围绕完成桥梁结构基本构件设计和梁桥设计对学生知识、素质、能力需求来组织课程内容,创设学习情境,确定学习型工作任务。4)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境,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综合职业能力和创业与就业能力。5)实施过程考核与多元评价。实行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企业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制度。6)反馈课改效果。对课程改革效果实施反馈,对课程实施过程及相关试验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总结课程改革经验,归纳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3 课程改革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

课程建设团队深入行业企业一线与施工一线项目经理、工程技术人员等交流,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岗位工作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调研,学生岗位工作适应性调研等,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程改革与建设方案更加符合社会需要,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试点对比分析法。

选择相应的试点班级、试点教师进行试验,记录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教材特色问题、教师教学能力问题、实训条件满足问题等,然后进行纵向的历史对比分析和横向的试点与非试点分析,找出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并研究解决的对策。

4 课程改革的内容

4.1 课程内容改革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在开发过程中,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素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职场环境中,能理性地采取职业化的、专业化的行动。2)完整性原则:按照路桥施工技术领域技术员等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要求,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学资源,设计完整的学习型工作任务,让学生按照工作程序,独立地、创造性地去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3)规范化原则:应特别注重桥梁结构设计工作的程序化和规范化。学生应严格按照《公路桥梁结构设计通用规范》要求完成桥梁结构及构件设计任务。

4.2 课程标准开发

1)课程标准开发原则。依据《公路桥梁结构设计通用规范》和职业资格考试相关内容,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与路桥企业技术人员交流,了解道桥专业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按照专业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开发课程标准。

2)课程标准内容要素。《桥梁结构设计》课程标准包括的内容要素有课程目标、课程任务、课程定位、职业能力要求、学习情境设计、学习型工作任务、学时分配、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与评价方法、课程资源、教材要求、课程实施建议等。

4.3 课程内容框架体系

根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性质、人才培养目标,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拟设计五个学习情境,其中学习情境一为钢筋混凝土梁板设计,学习情境二为钢筋混凝土柱设计,学习情境三为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学习情境四为圬工结构设计,学习情境五为梁桥结构设计。

4.4 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

1)教学模式设计。根据内容特点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通过调研确定学生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分析选择出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组织到教学中。通过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使学生学会桥梁结构知识,掌握桥梁结构设计方法。

2)教学方法设计。采用行动导向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始终贯穿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学生学习为主体,以行动为导向,让学生在学中做,从做中学,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课程教学拟采用启发引导法、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六步教学法、角色扮演法。

3)教学手段设计。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技术结合运用。新知识传授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同时穿插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让学生通过视频、图片等增强感性认识,使学生得到认知训练。

4)学习方法设计。改变以往主要由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组织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学习任务、组织并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4.5 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改革

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其中过程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结果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过程性考核按照教学情境分别考核,考核成绩是各情境考核成绩的累计,由企业、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结果性考核通过学期末集中考试以开卷方式进行。

5 课程改革特色

1)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对桥梁结构构件的设计能力。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每一个项目下设置若干学习任务,该课程设计保证了工作过程的完整性,突破了学科体系的束缚。

2)基于设计规范构建的课程内容体系。本课程内容体系由五个学习情境构成,每个学习情境下设多个真实的学习型工作任务,每一个学习任务要根据现行《公路桥梁结构设计通用规范》规定设计完成。

3)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实施。本课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辅,学生以设计者身份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课程教学注重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不是教。

6 课程改革成效

1)学生职业能力得到提高。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学生思考、反馈和分析能力,有效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2)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通过改革课程内容体系,有效提高学生对桥梁结构的设计能力,使课程教学符合专业职业岗位需求,使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企业的需求相适应,提高专业就业率、就业质量、职业资格考核通过率等。

猜你喜欢

结构设计桥梁情境
高层建筑连体结构设计
不同情境中的水
结构设计优化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句子也需要桥梁
护患情境会话
高性能砼在桥梁中的应用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BIM结构设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