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2-08-15董敏琦

山西建筑 2012年31期
关键词:绿地树种园林绿化

董敏琦

(侯马市园林园艺开发中心,山西 侯马 043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对城市建设的重大作用更加显现。人们需要城市绿化,减少污染,改善城市环境,呼吸更多新鲜空气;人们需要城市绿化,净化视觉,改善城市景观,更深切感受城市之美。然而,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成为制约城市园林建设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1 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功能定位模糊,目标不明确

1.1.1 片面贪大

由于对城市绿地缺乏明确的功能和目标定位,没有对城市的区域自然地理特色、城市总体规模和格局、人口类型和分布、文化特色等背景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无法体现地域特色,为了追求视觉的冲击和空间的大气势,竞相运用了大草坪、大色块、大铺装,缺少丰富的层次和亲切宜人的自然感;这些广场往往结构单层化、植物低矮化、树种单一化,缺少基本的绿量,硬质铺装面积过大,不适宜市民休闲活动。

1.1.2 一味求洋

在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风格上,一味追求“高品位”,遍地“洋树种”。在植物品种选择和配置上,不顾地域条件,追求南方模式,排斥原生植物,低水平重复模仿,一哄而上,百城一面。

1.1.3 偏好硬质铺装、到处亭台楼阁

由于园林植物造景意识不强,对城市绿色空间应具有的多样化功能考虑不够,在少得十分可怜的可绿化空间里,不是以植物造景为主,而是加上许多不必要的亭台楼阁、假山叠石等无生命的景物,无法营造宁静惬意的绿地氛围。

1.2 建设过程急于求成

部分地方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急于求成,盲目攀比,主要表现在:大树进城森林搬家、片面追求美化效果和盲目攀比跟风三个方面。

1.2.1 大树进城森林搬家

为了追求见效快,无限制地用大树移植的办法进行绿化,不计成本,不问苗源,以林木代替苗木。大树通常来自农村四旁或森林,移走大树不仅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而且费用巨大,成活率低。

1.2.2 片面追求美化效果

过分偏重景观美学效果,忽视绿地的实用性和可达性,丢掉了以人为本的宗旨;忽视绿地植物配置的生态适宜性和稳定性,丢掉了生态有限的原则。比如:在道路分车带上,草花、花灌木、桧柏的搭配,既影响交通安全,又缺乏绿化遮阴效果。

1.2.3 盲目攀比跟风

城市园林绿化树种选择带有相当的盲目性,我省范围内先后兴起过雪松热、白皮松热、银杏热、法桐热等。一方面造成苗木奇缺,价格飞涨,林木破坏,更为严重的危害还在于为后续管理埋下隐患。

1.3 生态观和人本理念体现不足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生态建设为中心,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必须贯彻城乡统筹、整体绿化、协调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或陷入误区。

1.3.1 人本理念不落实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目的,除为人类创造自然优美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之外,还要为人们更好地亲近自然创造条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而现实中常常感觉到,我们的城市园林建设在这一方面其实还做得不够,如很多公园、街头游园等公共绿地内,景观建设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都不错,就是供人们休息的凳椅很少,洗手间、方便之处不易找到,园路边或草地上缺少林荫树与遮阳凉亭设施等等。

1.3.2 乡土植物应用不够,地方特色不明显

不考虑当地的实际、当地地理环境特点和树木生物学特性,盲目引进外地树种和重名贵品种轻乡土品种,重人工造景轻自然景观,重草轻树,造成引种失败和病虫害大发生。

1.4 园艺及管理水平不高

城市园林绿化中先后出现过的草坪风、大树风、广场风、西洋风、南方风等,都是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水平不高的表现,“崇拜南方设计,迷信外来设计,照搬他人设计”,带来许多后续问题。

1.4.1 树种选择不当,植物配置失调

在绿化树种和植物选择上追求新奇、追求绿期、追求“三季有花、四季有绿”、追捧南方树种和异型树种等,致使树种比例失调。1.4.2 追求平面效果,忽视立体绿量

“砍小树,种小草”“毁绿地,建广场”风行一时,以为只有大广场、洋草坪才漂亮时尚。部分设计过分强调平面构图,轻视植物造景和植物生态适宜性;效果图做得漂亮,而实际效果与方案天壤之别,导致城市许多地段“有绿缺荫”,绿化效果不佳。

1.4.3 规划设计水平良莠不齐

一些规划设计队伍景观设计水平较高,但没有考虑当地城市自然地理、空间环境与历史人文特色,形成了大量风格雷同、模式化倾向明显的园林作品,没有城市自身的亮丽特色和显著个性,也违背了自然规律与生态原则。

1.4.4 园林绿化树木栽植和养护缺乏科学性

追求“一日成林”,栽大树、栽古树、高密度,忽略城市绿化的园林特色,将园林绿化等同于植树造林,对园林绿化缺乏专业化管理和技术指导。不考虑水分供应条件,在有限的地方起微地形,导致地被植物生长不匀,斑斑驳驳很不美观。

2 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的对策措施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树立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文明观,强化城乡一体化园林绿化理念,明确城市园林绿化目标定位,提高园林园艺技术水平。

2.1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细节设计,满足人们各种休闲与活动需求

园林绿化建设在不违背自然的前提下,要尽量满足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各类需求。应认真研究人在户外自然与园林绿色环境中的行为规律、目的与需求,并使之有机融入园林设计的方方面面,以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尤其要关注园林绿地建设中各个细部的人性化设计处理,科学合理的设置各类休闲活动设施,如根据绿地性质、规模等,既要合理布局园路、遮阴廊架、娱乐健身设施以及公厕、座椅、垃圾箱等,更要根据不同人群活动需求,精心考虑各类设施材质、体量尺寸、安全性能等方面要求,做到既方便实用又美观和谐,为人们提供自然、舒适的绿色休闲活动空间。

2.2 强化城乡一体化园林绿化理念

要树立城乡整体绿化的理念,充分认识城市周边环境对城市核心区的生态支撑作用,充分认识城乡景观的自然连接和整体性,充分认识城乡过渡带的动态性和发展性,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城乡景观和谐互补。

2.3 分层次明确城市园林绿化的目标定位

近年来,人们对城市园林绿化的认识普遍提高,城市绿化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城市绿化工作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但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园林绿化的目标定位问题。

2.3.1 加强城市领导系统规划,扩大园林绿地面积

许多城市在近郊建设大面积风景林地,这种大环境绿化工程的实施不仅增加了园林绿地面积,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且大大提高了绿地覆盖率。

2.3.2 兼顾生态目标和园林目标

园林绿化不同于林业绿化,它既具有生态性、系统性、等级层次性和综合性,更具有景观性、文化性和空间性,要在符合生态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体现绿地的景观美学价值,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城市空间深度、层次、变化等。

2.4 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和园艺养护水平

2.4.1 提高规划设计水平

城市园林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不同城市因气候、立地条件不同,生长植物种类也不同。因此,园林规划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点,风格多样,量力而行”,尊重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和生态群落,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植物要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相适应。

2.4.2 抓好园林队伍建设,提高园林队伍素质

为把绿化工作抓到实处,真正实现绿化目标要求:1)配备高素质绿化专业队伍。按城市园林绿化三级管理办法规定,市、区、街道等三级都应配备、完善绿化设计、管理人员。2)各街道组建护绿小组,督促行人爱护绿草、树木。3)加强养护工培训。培养既能修剪又能造景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养护的需要。4)推动全民养护管理。实行包干分区,把绿地管护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实行奖罚制度,每年拿出一定资金奖励在养护管理工作中做得好的部门、单位和个人。

总之,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吸收先进理论和技术,并确实应用到园林绿化实践中,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必定能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 王国正.山西城市园林绿化树种与应用[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1.

[2] 田 宝.浅谈城市园林绿化[J].山西林业,2005(1):29-30.

[3] 陈自新.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中国园林,1998(5):11-12.

猜你喜欢

绿地树种园林绿化
可进入式绿地的养护与管理的研究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只顾眼前你就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