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桩基础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2012-08-15

山西建筑 2012年31期
关键词:条形桩基础基础

杨 力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7)

0 引言

房地产开发行业蒸蒸日上,在国内外众多知名开发商争先恐后的开发项目的同时,房屋的质量和寿命便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售房与购房方的关注焦点。而决定一个楼房的质量好坏,地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所有的房屋建造都必须是从基础开始,并且所谓的基础就是从地基生根的,所以,在一个工程开始动工之前,地基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个房屋开始建造之前不可或缺的重要起点。还有种可能就是在建造楼房的时候,会碰到很不满意,条件非常不好的地基,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求我们了解对地基进行处理的各种方式和合适条件。做一个好的基础,需要在地基上耗费很多的心思和精力,要对所在位置的地基土层的年代远近,埋藏或深或浅,分布上的疏或密,范围上的大小观察,都需要进行分析和整理,只要从最细微的细节上注意,才能够更有效的从根本上避免可能会发生的各种隐患。

1 地基处理的原则和方案选择

在对地基的处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到对材料的节省和不浪费,并且还应该以保护环境为主,然后在对工程进行和需求的情况下来满足图纸上的众多条件和要求为前提,这才是在真正意义上的处理问题,并且能果断的避免图纸与工程进行不符的问题。在处理地基的过程中务必要严格要求,坚决杜绝和避免其下沉以及变形的状况发生。这也需要在地基的局部点上进行处理,这就是我们常见的将地基中可能会存在的对建筑不利的一些物件,岩体、软体等尽可能的全部挖出来,然后还需要将更多的与土质地面差不多成分和性质的材料填加回去,并且需要在这部分已经进行互调土质材料的部位进行碾压和踏实,这样处理的目的和原则是为了保证以后在这块地基上建造的楼房不会出现下沉或者拱起的现象,从底层保证楼房的质量。

地基处理完成之后,检查和记录也是需要进行的一个步骤。地基在挖至基底并且设计标杆标高之后,是需要及时通知勘察单位和设计部门会同验基的,只有在经过了检验处理合格之后签证,方能开始进行基础工程的施工。这也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点之一。

2 地基的宏观特性和目的

在建筑过程中总是难免会遇到土质不理想,一些软弱地基,在这样的软弱地基上进行工程建造,一定要认真的进行地基处理。而对这些方面进行地基处理的目标就是有效的采取措施对地基的条件进行改善,其中就包括了下面的这几点:

1)改进剪切特性:地基土的剪切程度是直接影响地基的剪切破坏和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程度。所以,为了能够降低土压力以及预防剪切破坏,需要采纳必要的措施来增强地基土的抗剪能力。

2)改进压缩特性:是为了提高地基土的压缩模量而进行的一些措施,为了减轻地基土的沉降。另外,预防侧位流动(塑性流动)形成的剪切变形,这也算是改善剪切特性的目标之一。

3)改进透水特性:因为地下水的流动可能会引发地基上出现很多问题,所以,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地基土形成不透水层和减轻水的压力。

4)改进动力特性:地震时一部分的饱和松散粉细砂(包含一些轻亚粘土)即会产生液化的现象。所以,需要改善它的振动特性以提高地基的抗震特性。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预防地基土液化。

5)改进特殊土地不良地基特性:重要的是指要消除或降低黄土的膨胀性和湿陷性的这些特殊土质的不良地基特性。

一般意义上讲,处理地基的目标就是为了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和质量保障。

3 地基的基础知识

地基就是指在楼房一些建筑体下位和支持、支撑基础的土体和石体。而建筑过程中使用的土层包括: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这些类别。而人工后填地基和天然形成地基是地基的宏观意义上分成的两大类。所谓的人工后填地基是需要人工进行加固加强处理,经常碰到的包括石屑垫层、砂体垫层、混合土质回填然后进行加固夯实等步骤。而天然形成地基是不用再次加工人为的再进行处理的天然固化土层。

但是在一定意义上不管是天然形成的还是人为后固化的地基,都必须要保证的是要有肯定的强度和稳定度,在承载重荷的情况下地基土不可以发生剪切破坏和丧失稳定的状况;不可以产生较大的下沉或者不均沉降导致的变形状况,只要保证上述的这些状况不会发生,才能够从根源上保障楼房或者其他建筑体的质量和使用人们的人身安全。而基础按细致划分在构造形式上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基础,其中包括满堂基础,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和桩基础。

满堂基础:就是用板梁墙柱进行组合浇筑形成的基础,就是上面提到的满堂基础。一般意义上来讲,我们常听到的筏形基础就是这个满堂基础,我们还可以称它为筏板型基础,而它的构造就是主要把柱下面的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全都用梁联地络起来,然后在底层整体的浇筑底板,由梁和底板共同构成的整体组成。

独立基础:在满堂基础中提到的独立基础基本上是放在柱下的,经常用到的断面形式包括踏步形的,锥形的和杯体形的。材质包括的常常都是采纳素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并且当柱为现浇的时候,独立基础和柱子是整体浇在一起的。然后当柱子在预制的状况之下,我们可以将基础做成杯体形状,再将柱子镶在其中,最后只要再将细石混凝土嵌固,这样完成之后的基础就被称为杯口基础。而实际上独立基础又被细分为3类:坡形基础、阶形基础、杯形基础。

条形基础:其实条形基础在通俗意义上解释就是一些长度大于宽度的最常见基础模式。如果按上部结构可以分为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基础的长度在计算上是不小于基础的宽度。并且条形基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放在一条轴线之上而且和两条或者更多的轴线相交,或者也有可能会和独立基础相连,可是截面的大小和钢筋却不会大小相同。然后这个横向钢筋会被当成是主体受力的钢筋,而纵向钢筋就将会被当成是次要受力钢筋或者是普遍分布钢筋,主要的一点是受力钢筋是肯定会被放在最下面的。

桩基础:这就是在建筑过程当中最经常、最普遍都会用到的基础。主要是在当地基的表层土质情况非常特殊,如果我们采纳了浅基础是无法保证地基的强度和变形情况或者一些稳定性和其他质量方面的要求,通常在选择地基的时候没有合适的处理措施,就会考虑到桩基础。按照制作材质又可以把桩基础细分为管形,圆柱状,三角形,正方形,十字体等。或者按照桩的竖向负荷的方向又可以列为抗压桩和抗拔桩,并且按照桩的传力或者作用性质进行区分,是可以分类为两种,一种可以称之为端承桩,另一种可以称之为摩擦桩,还有一种是按施工方式进行的分工,区分为两种:一种为灌注类桩;另一种为预制类桩。

4 桩基础的分析

依据桩基础的荷载承受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摩擦桩,嵌岩桩,柱状桩。按照施工不同区分为:钻孔和挖孔两种灌注桩。依据成桩的方式还可以把桩型分为沉入桩,灌注桩还有大直径桩。沉入桩又可以被称之为打入桩,是靠桩锤的打击力量把预制桩打击入土,再进行人工的固化压实,起到加强地基稳固的作用。沉入桩在遇到土质质量较差,持力土层埋藏较深的时候就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了,必要时采用深基础来满足对地基稳固、强度足够、不会变形这些重要需求。

4.1 施工工艺的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施工开始的准备工作→安排、放置桩架和脚手架,并立桩架、摆置吊机等机器和工具→整理好各种沉桩的工具和设施→移桩架对→吊桩、插桩→桩位置和桩斜度检测→下沉→首次桩体斜度的检测→接桩→最后的捶打和振动→最后的桩质控制条件检查→结束。

4.2 沉入桩的注意事项

1)在准备进行沉桩前应处理好上空和平地上的不利于沉桩的一些物质,清理场地和搭好施工平台和支架,为施工前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

2)地面打桩的时候,需要在打桩设备工作的区域内将地面修平,夯实,然后准备好垫木,钢轨和一些动工需要的脚手架。

3)在进行打桩工作之前还需要做好打桩先后顺序的准备工作,合理安排,并且需要考虑到几个问题。首先是尽可能的降低桩架的挪移差距,然后是要知道,土层被挤紧会隆突,接下来就会使后面的工作不好进行下去,严重时桩的数量排列紧密,两桩之间靠的太近,这样会使后果更严重。所以,如果出现地基的坑不大,土层太过紧密的现象,要从中间往两侧推进,而出现地基的坑过大的现象时,桩的数量很多,就应该分阶段开始了。

4)桩架的组成通常往往是先在地面平台上拼接组成,然后使用吊车和扒杆还有桩架的自身上吊部分将其直立,竖立起来之后要依据规定来平衡重量,然后拽起缆风绳,使其桩架更加坚固稳定。

4.3 需要关注的一些施工紧急情况

在建筑工程中质量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安全更是重中之重,沉桩的过程中,也有可能会出现很多种紧急状况,一旦施工的过程出现了这些状况,应坚决停止施工,这是避免危险发生的最有效措施。

1)沉入下去的深度突然产生了强烈的变动。

2)桩的本身,有移动位置和向旁倾斜的现象。

3)下桩困难,不下沉,并且敲击下去有回弹的现象。

4)桩的顶端位置和桩体本身有性状发生变化和有裂纹或者直接爆裂开的现象。

5)下桩的地面或者桩的下位旁边的地面有鼓开或者松动的现象。

5 结语

一个建筑物的基础位置是承接着地面之上可以眼见的和地层下面不可见的重要枢纽,同时也是对这幢建筑物的经济和质量的两方面体现,因此提出的地基处理是建筑的精髓和重点。每个建筑是否在时间的推进下和外力的活动中都能够承载负荷,耐震等一系列打击下仍能保持稳定,不变形,都取决于工程开始之初对地基的处理,只要将地基做好,才会有好的建筑物,才能使建成的建筑有放心的质量和更高的性价比,才会发展成为开发商安心,购买者放心的最佳目标。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写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汇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建筑施工手册》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 郭利民,方承训.建筑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 赵明华.基础工程[M].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

[5] 沈保汉.桩基础施工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D].北京: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2005.

猜你喜欢

条形桩基础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钻芯法在桩基础检测中的应用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桩基础古今之用
条形铁皮自动折边机构设计
CFG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承台在桩基础抗弯中的应用
某沿海电厂全封闭条形煤场和圆形煤场的技术和经济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