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扭住质量主线扎实推进水利普查工作
2012-08-15宝鸡市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宝鸡市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清查登记工作启动会以来,在省水利普查办精心指导下,宝鸡市各级水利普查机构按照省水利普查办的统一部署,细化工作安排,强力推进实施,水利普查清查登记工作整体进展顺利。建立健全了水利普查组织体系,市、县政府都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完成了普查对象名录清查工作,并顺利通过了省普办的阶段性验收,全市共完成清查对象105744个;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以及各种形式多样的普查宣传,大大提高了水利普查的社会认知度,为普查工作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逐步建立了完整的普查组织体系,确立了普查工作制度体系和数据质量控制体系,为后期水利普查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领导,确保水利普查顺利开展
坚持把水利普查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工作来抓。一是强化组织机构。市政府在2010年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的基础上,2011年再次对市水利普查办公室工作力量进行了充实加强,抽调15名工作人员,充实到水利普查工作机构中。并指导各县区全面建立完善相应机构,强化工作力量。目前,市县两级普查专业日常工作人员210多人,参与数据采集与预处理人员达1920人,办公设施设备300多台套。二是精心部署。2011年相继下发了《宝鸡市水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步骤、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市政府适时召开全市第一次水利普查电视电话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各县区也都及时召开了水利普查工作会议,以县为单位组织全体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进行集体宣誓。全市还层层签订了普查工作责任书,落实工作任务,严明奖惩。召开普查工作推进会,全面总结工作,精心部署清查登记,督促县区迅速展开工作,清查工作强力推进。同时,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强水利普查日常动态资料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通知》,统一清查工作日常管理,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国家水利普查工作会之后,宝鸡市迅速召开了水利普查数据采集工作推进会,总结对象清查工作的成绩和经验,认真分析形势和任务,安排部署普查数据采集和预处理工作,全面完成清查登记。三是严格督导。市上坚持每月开展一次督导,指导县区月月督导和随时指导,建立督办卡制度,对工作滞后的县区以市水利普查领导小组的名义,由主管市长签发下发督办函,责令限期整改。2011年10月份,市上成立了4个督导组巡回各县区督查指导普查数据获取工作,及时解决基层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各类普查数据获取奠定坚实基础。
二、扎实培训,组建精干高效的水利普查队伍
一是精心组建普查队伍。全市按照“专业对口,素质较高”的要求,重点在各级水利、统计等人员中选聘普查人员。全市选聘普查指导员达578人,普查员1593人,专业人员占到80%,各行政村的普查员也都是具有文秘特长的会计、文书或大学生村官。二是认真开展培训。市上及时制定了普查培训工作方案,在组织完成国家、省级培训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第一阶段市县两级集中培训工作,两轮培训人员达4400人次,保证了普查工作技术力量。市县两级共开展培训18期,培训达到2500人次。三是严格纪律要求。从市到县都建立了严格的工作人员守则、工作纪律,特别是保密工作纪律,并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为了激发普查人员工作热情,岐山县、陈仓区还提高了普查人员的补贴标准。
三、精心组织,狠抓水利普查工作质量
一是认真开展清查分区。全市共划分为12个县级清查分区,152个乡级清查分区,1894个村级清查分区。二是积极开展普查对象初始名录和动态台账建设。全市共建立普查台账对象3143个,其中居民用水户调查对象1200户;灌区调查对象174个;规模化养殖场161个;公共供水企业44个;工业企业用水户558个;建筑业与第三产业用水户684个;河湖取水口322个。及时向省普查办上报了经审核汇总后的《宝鸡市水利普查台账建设对象名录表》。全市各县区均按时全面完成了水利普查台账建设对象名录审核汇总工作。三是全面收集原始资料。20去年初,我们就及时制定下发了开展水利普查的原始资料目录,指导县区水利普查办全面搜集,认真整理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成果以及水利、农业、工业企业档案资料、土地详查资料等7个方面30多种历史资料,建立相应资料库,为清查普查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扎实工作,深入细致开展清查登记
水利普查清查登记工作开展以来,全市统一部署,统一时间节点,编制清查工作方案,发放清查样表和工作底图,迅速展开清查工作。一是全方位投入力量。全市组织所有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佩戴胸牌,全部投入清查工作。据统计,各县区投入的普查力量达4000多人。二是“地毯式”清查。市上指导各县区组织县级专业技术人员分片包抓乡镇和街道办,现场指导开展清查工作,逐一核对普查对象。2011年5月20日前,全市清查工作基本完成。在此基础上,各县区均完成了清查表的审核,清查名录的核对。三是精细化验收。从2011年5月20日开始,市政府、市水利普查领导小组统一安排,从全市水利、农业、林业、统计、发改、财政、气象等8个部门抽调16名领导和专业人员,划分4个考核小组,按照30%的抽样面,划分专业,按照听取汇报、内业审核、现场核对、查访问询、反馈情况五个工作步骤,历时两周,对全市12个县区的清查工作进行了考核和验收。四是反复性核对。在县市验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召开全市清查工作讨论、汇报会,就技术工作现场解答疑问,全面统一口径,逐县发放整改意见书,全市统一全面整改。6月上中旬,全面再次进行了抽查。五是系统性录入。2011年6月下旬,全市各级水利普查机构组织人员加班加点进行录入,在台账录入系统繁忙的情况下,利用晚上和节假日开展录入工作,从而按期完成了上报工作。总体上,全市各县区普查工作程序严格,清查准确率高,资料管理规范,进展快,质量高。并顺利通过了省水利普查办的全面验收和国普办的抽查验收。全市共生成清查对象105744个。其中,水利工程清查对象1742处,占总清查对象的1.65%;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对象2802个,占2.65%,河湖开发治理清查对象588处,占0.56%;行业能力单位447个,占0.42%,灌区 235处,占 0.22%;地下水取水井99923眼,占94.5%。至此,宝鸡市以全省最低的误差率通过全面验收。
五、科学勘测,严密采集确保普查质量
进入数据采集阶段后,宝鸡市不等不靠,立即召开推进会,全面部署,迅速制订工作方案,启动数据外业采集与内业标绘。一是全面对清查成果进行不断地排查、复核、修订和补报,深入系统地完善台账建设,确保清查成果和台账数据准确,全市共复核出问题6类36处。二是精心组织,全面开展空间数据外业采集,各类普查对象对应关系的清理、核实、填表与预处理工作进展良好。全市共动员普查技术力量达1200多人,技术协作单位14个。三是全市统一组织,划分4个工作组,巡回县区,对普查数据外业采集、普查表静态指标填报内容及动态台账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督促检查,纠错促快,确保采集数据工作迅速、真实、完整。
六、严格管理,保障水利普查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抓质量管理到位。从工作一开始就普查对象名录库,台账建设都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指标,坚持组织力量,逐环节核对工作质量。在清查阶段,市县两级更是设立了清查数据核对工作程序,严格控制了普查质量。二是抓经费落实到位。按照“分级负担、分级测算,全面完整、足额核算,实事求是、勤俭节约,加强管理、严肃纪律”的原则,全市2010年度落实普查经费160余万元,用于购置办公设备及开展培训。2011年全市落实540万元,有力保障了普查工作顺利开展。三是抓管理规范到位。为了保证普查工作规范有序推进,全市就人员管理、工作程序、档案管理等诸方面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市级及各县区普查资料管理规范,档案管理完整,日常归档有序。四是抓抽验工作到位。不论清查阶段验收,还是事中质量抽查,我们坚持从发改、财政、水利、统计、农业、林业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调县级领导、专家与普查办公室工作人员一道开展工作,充分体现水利普查全社会责任和水利普查各自职责,使水利普查工作始终是全市一项重点全局性、社会性工作在扎实推进。五是抓宣传工作到位。坚持市上提出的五有目标:即“电视上有图像,报纸上有文章,城市重要位置有板牌,街巷村庄有标语,日常工作有简报”,全方位开展普查宣传工作。在《宝鸡日报》、《宝鸡水利网》设立专栏,还向市民免费发放印有水利普查标识的纸杯、手提袋。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赠品2万余份,悬挂标语、横幅210余条,制作宣传展板200余块,现场咨询活动1000余次。陈仓区还组织在城区中心广场举办了“水利普查文艺晚会”,大造了水利普查舆论声势,扩大水利普查宣传工作。
水利普查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在今年普查工作中,我们仍将紧紧抓住质量保障这条主线,做好技术指导,加强对基层普查工作的推动和帮扶力度,及时解决基层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积极协调,加强与其他水利普查成员单位尤其是国土、统计、农业、林业、城建、气象等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各方支持,及时提供水利普查所需的图件、年鉴和相关资料;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再掀宣传高潮,增强社会的知晓度和参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