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森林消防装备建设的思考

2012-08-15朴东赫

森林防火 2012年4期
关键词:技术标准装备消防

朴东赫

(中国林学会森林防火专业委员会,北京 100714)

0 前言

回良玉副总理在2012年4月16日“全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讲话中指出:“提高科学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是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发展方向。”他强调:“加强科技创新,提升装备支撑能力。”国家林业局高度重视森林消防装备建设。5月7日,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森林防火工作,对森林消防装备建设作出了部署。森林消防装备是构成森林防火综合防控能力的基本要素,是森林防火实现科学化、机械化和信息化的物质支撑。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搞好森林消防装备建设的整体规划、优化政策引导、加快标准建设、突出重点项目、强化森林消防前沿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推广,实现森林消防装备建设的整体跃升。

毋庸讳言,我国森林消防装备建设还处在较低水平。其原因除了投入不足之外,主要是受森林消防装备制造业的制约。以1982年开始批量生产风力灭火机为标志,中国森林消防装备业走过了30年历程。目前,国内森林消防专用装备生产企业达100多家,通用装备供货企业数百家。所供产品有灭火机具、灭火辅助工具、通信器材、专用车辆、防护装备、野炊野营设备、预警监测设施、组织指挥软件、航空灭火装备等9大类60多种产品,年销售额5亿多元。森林消防装备制造业为提升森林防火、灭火的综合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森林消防装备业起步晚、起点低、规模小、发展缓慢,其产业规模、技术水平目前仍处在较低阶段,还远不能满足森林防火的现实需求,成为森林防火的一块“短板”。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生产规模小,企业资质低

由于森林消防装备市场小,资质好的大中型企业不愿进入。加上森林消防装备制造业无“门槛”,很多无资质的小型企业大量涌入。目前全国森林消防专用装备生产企业近100家,其中大中型企业不足10家,大多数是小微型企业,有的只是小作坊或是小型组装车间。这些企业除少数国企外均无上级、无主管部门,企业的生存发展无人过问,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等更是无从谈起,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1.2 技术标准滞后,产品质量低

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2007年编制的《森林消防技术标准框架》中,涉及森林消防装备器材技术标准52项。应该说这52项远不能涵盖全部森林消防装备器材。即使列入《框架》的52标准项中,目前有标准的只有10项,其中6项是借用其他行业的标准。而现行的标准,一是执行不够严格,二是有的标准还有待提高和完善。由于标准滞后,装备采购缺乏技术支持,一些伪劣产品可以堂而皇之地进入森林消防装备市场。目前使用的森林消防装备器材有些就是无质量鉴定、无生产许可、无资质证明的“三无”产品。有的“贴牌”产品,从厂家买来不合格零部件,东拼西凑,以超低价打开销路。

1.3 自主创新少,科技含量低

目前,森林消防装备业既无专业的研发队伍,更无专业的研发部门。森林消防装备器材绝大部分是照搬通用装备和引进国外技术装备,自主创新的专用装备寥寥无几。由于研发创新滞后,很多厂家都在生产同一产品,全国仅风力灭火机生产厂家就有50多家,平均年产量不足500台。专用装备如风力灭火机等20多年一贯制,长期低水平循环。通用装备如水泵、灭火弹等也未能根据森林灭火的特点、需求加以改进和提高。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的常规装备,至今没有形成系列化、标准化。

1.4 市场监管不力,产品竞争无序

森林消防装备生产企业大多数无主管部门,也没有自己的行业组织,在维护市场秩序、保守商业信誉等方面,既缺乏监管,也缺乏自律。当前,森林消防装备的采购与使用普遍脱节,采购的不管技术质量,关心质量的不参与采购。由于缺失了有效的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不少伪劣产品以次充好,蒙混过关。有的“皮包商”以不正当手段拿下订单,再以低价购整件或零部件拼装凑数。不少装备的“竞标”成了纯粹的“竞价”,只要价格低什么样的产品都能卖得出去,使“价格战”越演越烈。降价降的是质量,降的是服务。“价格战”最终损害的是产品质量,损害的是装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的装备器材成了“一次性”产品,灭火效率大打折扣。以风力灭火机为例,1999年市场最高价1600元左右。此后10多年,全社会商品价格指数一路攀升,而风力灭火机价格却一路走低,2012年出现了1000元甚至500元的超低价。

综上所述,加快森林消防装备建设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对于装备建设,从国家和行业层面上应该一手抓投入,一手抓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生产。

2 解决问题的相关措施

2.1 加大资金投入,尽快实现森林消防装备转型升级

森林灭火方式和手段从目前的手工为主,风力灭火为主,向空地结合灭火、机械化灭火、以水灭火、风水化结合灭火转变是必然趋势。建议国家出台《森林消防装备发展规划》,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现装备转型升级。

(1)增加航空消防飞机数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森林消防装备上的差距主要在航空消防装备上。增加飞机数量,重点是增加大吨位直升机和固定翼运输机数量,提高空中指挥侦察、投送兵力、直接灭火的能力。

(2)更新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的装备。目前国内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已达60多万人。建议国家出台不同类型专业森林消防队伍装备编配标准,按标准、成系列、成建制完成森林消防专业队伍的技术装备转型升级。

(3)加快森林防火信息网络建设。森林防火信息网络应该建设成为有线、无线、卫星三网合一,集工作平台、指挥平台、数据库为一体,上下互联互通、共享共用的行业平台。

(4)增加森林消防装备储备。主要是增加储备网点、增加储备数量、增加高效能装备储备。装备转型升级一次性投入大,而我国的森林大多分布在欠发达地区,单靠地方财力短期内难以实现。因此,建议加大中央财政对森林消防装备的投入。

2.2 加大研发力度,推动前沿技术和前沿装备的开发引进

装备研发关键在于选准研发项目、选好研发机构、落实研发经费。研发项目应集中力量、集中财力,实现重点突破。首先,应着眼航空消防装备建设。航空消防作用突出、潜力很大。应着力开发大型国产运输机(如过去立项的水轰5飞机)洒水灭火技术。航空消防已覆盖17个省区市,租用飞机达140多架。但航空消防装备器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应组织力量引进消化相关技术,实现国产化,以满足航空消防的需求。其次,应着眼信息化网络建设。着手研发集预警监测、指挥调度、定位、通信、地理信息、队伍部署等为一体、上下互容互通、共享共用的森林消防综合软件系统。再次,应着眼灭火专业化,研发专业森林消防队伍适用的以水灭火系列装备。如便携带、功率大、易操作的灭火水泵;高越野性能、大吨位消防车;适合大、小兴安岭地形的全道路消防车等。

研发机构的选择应着眼长远、注重实力和专业性、借助研发平台培育森林消防装备研发队伍。建议国家资助有实力的林业科研院所建立森林消防装备研究室,承担重点前沿装备的研发。还可以采取政企合作的模式,借用大型企业的科研团队开发新产品。针对产、学、研脱节的情况,应由行业主导,采取新产品开发研讨会等形式,搭建交流平台,推动研发、生产、使用三者之间的交流合作,优化产品的设计。

2.3 加大扶持力度,吸引和鼓励高资质企业参与森林消防装备生产

我国森林消防装备业尚处在幼稚期,急需政府和行业的保护和扶持。同时,森林消防装备业是森林防火这一公益事业的组成部分,应享受优惠政策。近年来,一些军工、航天等系统的大型企业进入森林消防装备的研发生产,给森林消防装备业带来活力和希望。政府应出台政策,在融资、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鼓励和吸引更多高资质的企业从事森林消防产品生产。要重点扶持资质好的企业和优质产品,培育森林消防装备业的名牌企业、名牌产品,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整体跃升。

2.4 加大管理力度,加快森林消防装备质量标准建设

围绕标准质量管理,建议抓好四件事。

(1)在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2007年编制的《森林消防技术标准框架》基础上,加快制定《森林消防技术标准体系表》,为标准化整体发展奠定基础、提供蓝图。

(2)加快标准制定。森林消防标准建设刚刚起步,一方面对于标准的需求很迫切,一方面又面临着经费不足、人才稀缺、实践积累少等困难。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在计划、资金上给予倾斜,在2至3年内,集中力量完成森林消防急需技术标准的制定。

(3)对现行标准执行情况实施跟踪检查,并对有些过时的标准加以修订完善。比如,风力灭火机生产企业分布在10多个省区,各地技术标准管理存在较大差异。另外,现行的风力灭火机技术标准需要调整提高。

(4)要对企业和产品进入森林消防装备业设置门槛,实行准入制度。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森林消防装备质量标准的行业监管机制。装备采购部门应严格审核企业资质和产品技术标准,阻止无资质企业、不合格产品进入。应由林学会森林防火专业委员会建立《森林消防装备器材名录》,利用技术咨询平台,提供装备技术质量咨询,推介优质、名牌装备器材。

猜你喜欢

技术标准装备消防
《消防界》征稿启事
好装备这样造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港警新装备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对特高坝抗震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探讨
防晒装备折起来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