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2012-08-15常海亮
常海亮,孟 琪
(塔里木大学,新疆 阿拉尔 843300)
大学生是新疆、兵团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人才强区战略的重要力量,同样也是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对口支援新疆最有力的人才资源。然而,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新疆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由2002年的1.8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6.7万人,8年间增长了3.7倍。由于新疆高校毕业生数量在持续增多,就业市场供求结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十分严峻。人才与需求的不平衡是高校教育及就业指导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新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近几年新疆举行了四期就业指导培训师资培训,现有的培训力度及具体实施情况与前几年相比,有较大突破,但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就业指导内容简单、形式单一。目前,新疆大部分高校从就业指导机构的设置、职能的发展、职业化和专业化队伍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建设,但与内地高校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在工作场地与经费的投入方面,新疆高昂的办公成本显得极其可怜。新疆高校现在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包括:手续办理、信息提供、政策指导、技巧培训、心理辅导、生涯规划、创业培训等8个方面,但基本都处于大而全的启蒙教育阶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多数高校所进行的只是大学生毕业前的就业指导,缺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规划。虽然部分学校已经意识到职业生涯指导的重要性,也尝试着开设一些选修课,但因种种原因最终没能够把其列入必修课,从而使职业指导工作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就业指导课的形式也比较简单,通常都是以讲座的形式,学生人数多,交流互动少,学生兴趣不大,加上学生本身认识的偏差,只对技术性的问题如着装、面试技巧、简历的制作等内容很关注,关于就业政策、就业法规等内容不太关心,因此效果参差不齐。再者,就业指导主要在四年级进行,而且由于不是必修课,也没有相应的制度约束,许多学生因种种原因没能接受到指导。此外,低年级的学生因无法更早地接受培训也未能形成很好的就业意识,进一步削弱了就业指导的效果。
2.就业指导队伍不太稳定、素质参差不齐。当前新疆高校的就业指导人员主要由学校学工部工作人员、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党委书记(副书记)、当年的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等组成。整体情况是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长期做这一工作的人员少,短期做的人员多。每年的毕业生辅导员,由于其大部分是第一次带毕业生,在知识、技能、阅历等方面均难以满足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而即使是学校学工部的工作人员,不同高校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能全面掌握就业指导人员所需的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的人员不多,其他兼职人员就更难保障了。
3.就业指导基本没有走出校园,深度、广度不够。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社科院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张车伟研究员认为:“因为需求和供给之间的渠道并不特别畅通,导致许多单位、企业招不到掌握较好技能的大学生,同时大学生们又在为找工作而到处奔波”。特别是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后,新疆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就更加突出。加上很多教师基本都是从高校毕业直接进入高校,进入高校以后因为新疆辽阔的地域,再加上因经费、人员紧张等情况没能到企事业单位很好地考察、锻炼,所以很多的时候也只是理论上的讲授。加上高校教育四年的滞后,毕业时的就业形势与入学时的差异较大,所以就业指导工作就显得更加必要。
以上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新疆高校就业指导的发展,因此,在理论培训的基础上,新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新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随着新疆就业制度的改革和新的就业机制的不断完善,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越来越细化,而现实的就业指导工作并不能从根本上满足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不断增加的服务需求。这就要求新疆高校要与时俱进,不断转变观念,重视就业指导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实现就业指导服务的“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等政策,以满足大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多管齐下,实现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高校应成立就业指导工作教研室或工作领导小组,把就业工作常规化和制度化,进行集体备课与探讨,加大就业工作的专职化进程,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就业资源和经验,把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起来,提高就业指导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加大对就业指导培训师的培养力度,做到每个学院每个年级至少有一名就业指导培训师。其次,加大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邀请权威专家到学校进行系统的培训。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安排就业指导工作相关人员参加校外举办的各种就业指导师资培训班,从而实实在在地强化就业指导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2.改变模式,实现就业指导工作全程化。现在就业指导是在毕业生中开展就业政策、法规、求职技巧指导以及心理咨询等活动。而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应建立在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凸显就业指导的教育职能,引导学生以广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将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开展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设计,实行全程就业指导。在大学生进校后,就要以其各阶段发展的需要和特点为切入点,围绕职业生涯设计和准备开展相应的指导,将就业指导拓展到大学阶段的全过程,以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式的教育,使学生看清楚未来,帮助学生不断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社会,将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从而在择业过程中有的放矢,从容不迫。
3.内外结合,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社会化。目前看,新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其重点仍放在学校内部,对于校外职场的涉及较少。高校就业指导的服务还不够全面和突出,因而,高校应加大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力度,除了必要的就业信息搜集外,还应与之建立更为广泛的联系,如设立实习基地、提供职业培训等,在学校与单位之间建立有效连接,依托“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共同确立大学生的就业培养方案,互惠互利。此外,高校还应聘请优秀的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为咨询顾问,开设讲座、设置相应课程为学生提供更为及时的职场信息以及必须的入职资格和相应的入职能力,使学生在面对就业求职时更为从容和理性。
4.丰富内涵,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立体化。高校开展就业指导既可以独立进行,也可借助有关活动,采取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的方式进行。就业指导是一门综合性的活动,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运用正确的就业指导方法,采用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例如:开展职业心理测试和职业能力测试等方法,并根据测评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提高职业能力,确定适合自己心理和素质条件的职业目标和就业岗位;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采取集中指导的形式,通过合班授课和专题讲座,使学生系统地了解职业,做好就业准备;启动个性化指导,使学生与专家、就业指导师面对面进行交流,帮助大学生纠正某些不恰当或盲目的行为和消极态度,排除职业决策中的心理障碍和困难;通过模拟招聘,使学生掌握面试技巧和方法,提升竞争力;通过就业指导网站,设立“在线咨询”、“网上留言”等栏目,进行网上的一对一服务和交流。
[1]朱珍葶,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2).
[2]周振宝,于鹏,郑燕.试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改进措施[J].黑龙江史志,2011,(7).
[3]李冬平,周小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1).
[4]薛潇.过程管理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成才之路,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