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
2012-08-15卜祥云
文/卜祥云 王 雪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 河南·巩义)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国总量的60%,利税占40%;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从不到1%增长到43%。但是,由于竞争激烈,中小企业所获得的金融资源十分匮乏,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就如何改善融资难的状况,缓解资金缺乏已是中小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一)自身原因
1、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资信程度不高。许多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不具科学性和规范性。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经营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企业存续的变数大、风险大。财务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不易判断。企业会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水平低。中小企业融资由于信息不对称,由此带来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商业银行为降低“道德风险”,必须加大审查监督的力度,而中小企业贷款“小、急、频”的特点使商业银行的审查监督成本和潜在收益不对称,降低了它们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积极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伤害了银行与企业的信用关系,使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信心受挫,对发放中小企业贷款顾虑重重。
2、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和担保人。从抵押贷款看,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少,厂房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价值低、难以转让;一些高新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的比重较大,可作为抵押品的不动产较少。从担保贷款看,由于中小企业资信低,风险大,很少有人愿为其提供担保。
总之,中小企业自身的这些缺陷所引起信息不对称以及高昂的代理成本问题,导致了无论是债权融资还是股权融资、无论是大银行还是小银行都尽量疏远中小企业。这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2003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平均不良率为32.11%,比商业银行贷款的平均不良率高出15.7%,贷款质量差也影响了商业银行贷款的积极性。
(二)外部环境
1、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仍不到位。一是部分银行的经营理念尚未实现应有的转变,偏好实施“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战略;二是一些银行的管理机制僵化,还没有建立起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各项管理机制,也不能从体制和机制上保障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良性开展;三是各商业银行为强化风险控制,纷纷上收信贷审批权限,撤并中小企业相对集中的县级区域的网点,致使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不健全、融资渠道狭窄。目前,在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中,内源融资所占比重过大,近年来这一比例一直保持在80%以上,而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占比则只有1%多,银行贷款占17%左右。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融资体系不健全,融资渠道狭窄。我国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缓慢,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有限。而风险投资基金尚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规模小,难以满足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此外,我国的民间金融活动受到限制过多,引导不够,大量民间资金只能通过一些缺乏法律支持的非正规途径流向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积极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3、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一些由政府出资设立的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通常是仅在筹建之初得到一次性资金支持,缺乏后续的补偿机制和扶持力度;一些民营担保机构因担保能力弱,受保企业数量、金额有限,担保机构的作用尚未充分得到发挥;一些商业性担保机构,以盈利为目的,担保方式单一,担保费率过高,审批周期过长,令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另外,与信用担保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用担保机构的规范发展。
二、对策研究
(一)中小企业应从自身基础做起,自我完善。不可否认,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较为混乱,财务制度不健全,道德风险高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为此,中小企业要强化自身素质,自我完善,自我改进,必须强化内部管理,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各项规章制度。首先,中小企业要实施现代企业制度,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其次,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严格执行国家的财务会计制度,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融资机构的信任和支持。另外,中小企业要塑造自己的形象,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是很重要的方面。
(二)发展多层次、多品种的资本市场,完善直接融资体系。这主要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第一,股票市场融资。应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在股票市场上融资,股票市场应取消上市主体成分的限制,真正向中小企业打开绿灯;第二,创业板市场融资。创业板是相对于股票市场主板市场以外的另一个市场,由于它对上市企业没有严格的盈利要求,没有数额限制,这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是一个难得的融资机会。因此,应尽快建立符合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创业板市场,努力营造上市环境,选择有条件、新成长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进入创业板证券市场进行融资;第三,发展中小债券市场,丰富资本市场的交易品种。企业债券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方式。应积极培育和发展企业债券市场,要完善债券担保和信用评级制度,积极支持经营效益好、偿还能力强的中小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
(三)完善银行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贷款渠道和较为宽松的贷款政策。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大力扶持和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2)继续发挥基层银行的积极作用;(3)实施金融创新,努力满足中小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4)参照国外做法,建立一些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同时简化借贷手续,及时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5)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四)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培育信用需求,规范信用市场,完善信用制度,营造信用环境。对于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抵御信用风险,提高自身的融资能力,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一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外部的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企业内部的信用制度建设和普及工作,加强企业内部的合约管理、营销预警、商账催收、财会管理和贷前调查等。通过建立企业信用档案、信用评级、企业信用制度等,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
(五)提高风险投资意识,加快建立风险投资体系,吸引国内外风险投资。结合中国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风险投资体系;(1)尽快制定我国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的发展规划,发展和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2)加大对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3)加快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市场体系的建设;(4)拓宽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的筹资渠道;(5)组建激励与约束相平衡的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公司;(6)建立有效和便捷的中小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7)培育高素质的职业风险家和创业企业家。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需要政府部门、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中介组织等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中小企业自身要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改进生产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引能力,坚持诚实守信,提高资信度,依靠良好的信用、真实的信息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有关中介组织,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三、小结
如何抓住机遇、解决中小企业自身的难题是当前和今后工作的一项重点,这是关系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头等大事。中小企业是当代社会创新活动的生力军,各种经济活动中都活跃着众多的中小企业,我们必须对当今的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使中小企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做出更多的贡献。
[1]杨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J].现代审计,2007.1.
[2]张旭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几点建议[J].发展,2007.4.
[3]冯莲英.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对策[J].会计之友,2OO6.
[4]成兵.解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6.6.
[5]陈宏.积极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点[J].企业技术进步,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