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近三十年历史动力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其述评

2012-08-15周青鹏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生产力科学技术动力

周青鹏

(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分别从需要、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社会交往、生产力等多个不同侧面对人类历史发展动力这个人们非常熟知的话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系统地回顾我国学术界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和反思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及内在联系,对于深化我们对唯物史观的理解,正确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未来走向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历史动力研究在国内的兴起

国内学者真正蓬勃地开展历史动力问题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从这一时期开始,我国学术界不仅从事历史动力问题研究的人员日益增多,研究视点日益拓展,而且研究方法越来越多样,研究成果异常丰富。课题研究之所以在此时走向繁荣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建立是研究兴起的社会实践背景 列宁在《怎么办》中指出,当一个政党承担着世界上任何一个社会党都不曾有过的民族任务时,理论就显得十分重要。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其间我们经历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成长阶段。在社会主义国家尝试建立一种市场经济体制,这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为此我们必须解决诸如该不该建立以及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重大理论问题,必须提升对社会主义、对人类历史发展等一些重大理论的认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历史动力问题再次摆到大家的面前,而且许多其它学科的重大理论问题都摆到了大家的面前。20世纪80年代不仅历史地而且逻辑地成为我国许多理论研究的初始阶段。

(二)阶级斗争动力论的理论缺陷是研究兴起的直接原因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一些理论工作者在毛泽东“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1](P11)的号召下,致力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研究。他们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表述,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过艰苦的理论探索,提出了阶级斗争动力论。在如何看待历史发展动力以及我国社会的实际发展问题上,阶级斗争动力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抓住我国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把阶级斗争视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无论是从理论分析还是从思想表述看,阶级斗争动力论都是有理有据的。但是因为受到研究主题和整个马克思理论研究水平的限制,阶级斗争动力论只能站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视角来思考历史的发展,而不能对不同历史因素的历史作用进行系统的分析。历史发展研究缺乏前瞻性,一旦社会条件发生变化,其理论局限就会暴露出来,社会实践日新月异的发展要求历史动力理论突破已有的认识框架。

(三)“双百”方针的落实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为研究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英法德三驾马车称雄于世界的资本主义时代,德国能够因为思想文化的发展而跻身三甲之列,这与它宽松的新闻书报检查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文化事业所获得的短暂的繁荣发展,同样得益于毛泽东“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落实。“文革”期间我国的文化事业特别是理论研究遭到重创,大批研究人员流失,大量研究项目中断,人们的研究意识日益淡化,取而代之以政治意识和阶级斗争意识,究其原因其中就包含着良好社会氛围缺失的原因。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我们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到恢复,“双百方针”再次得到了落实,与此同时,真理标准大讨论也在全社会范围内迅速地扩展开来,所有这些不仅大大激发了人们的研究热情,强化了人们的研究意识,而且为课题研究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社会氛围。

二、历史动力研究在国内的发展历程

(一)以生产斗争动力和生产力动力研究为主的八十年代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初步实行改革开放的年代。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党在转变工作重心之后进一步提出并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国策。改革是对一些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方面或环节进行变革,开放是对一些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国内外生产关系方面或环节进行变革,改革和开放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在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经济腾飞无疑成为全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为适应这一社会变化,历史动力问题研究主要聚焦于生产力动力研究。黎邦正在《生产力和阶级斗争都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一文中首先提出,“生产力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进程中既有联系而又独立存在的两种矛盾运动,都是历史发展的动力”。[2]因为受到阶级斗争惯式思维的影响,黎邦正把生产力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并不匹配的范畴联系起来一并视为历史发展动力,这一做法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黄佩瑾认为应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关系看待历史发展的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以及阶级矛盾,都是历史的动力,但是,各个矛盾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完全一样,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3]黎克明则主张对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进行适当的追问,“从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来看,两者都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但是两者的作用并不是平行的。从历史发展的总过程看,生产斗争决定着阶级斗争”。[4]黄英贤除了对生产斗争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进行追问之外,同时还对生产斗争与人类社会的产生、生产斗争与精神文化、生产斗争与人自身的发展、生产斗争与生产力等多个关系进行了探讨,通过一系列的思考,最终提出“生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5]

(二)以需要动力研究和科学技术动力研究为主的九十年代 通过变革生产关系,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使得社会生产总值显著增加,国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成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最具气势的历史景观。然而,生产关系毕竟只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助推器,相比之下,社会生产存在的根据(即需要)和它自身的构成(包括科学技术在内)更决定生产力的发展。出于这种考虑,我们党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果,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之后又极具勇气和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制定了如何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拉动内需和增加外需的若干政策措施,试图在改革生产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作用于社会生产的前提和构成而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此相适应,需要动力和科学技术动力研究也就成为90年代历史动力问题研究的主旋律。樊跃发、白云翔认为,需要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需要是生产的前提和目的,是需要引起生产,生产满足需要并引起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推动生产的进一步发展”。[6]在如何探讨需要的历史动力作用的问题上,樊跃发、白云翔走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表述为依据的道路。张志坚则不同,他希望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启示,于是对韩非的需要理论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就在一些学者把研究的注意力集中人的需要研究时,另外一些学者对科学技术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黄顺基把科学技术视为人类历史发展动力系统中最主要的动力,“在这个动力系统中,科学技术是最伟大的动力”,[7]并声称这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思想,也是唯物史观新发现。乔骥在研究历史动力问题时注入了一种精确性的考量,希望把马克思的历史动力思想区分为阶级斗争动力模式和科学技术动力模式,并以这种区分为前见对马克思历史动力思想的演进进行了逻辑的探讨。

(三)从专题研究走向综合研究的新世纪头十年 当生产力的矛盾对立面、社会生产的前提以及生产力的自身构成等各种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手段都被穷尽之后,人们必然把目光集中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协调上。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新时期的头十年,我们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伟大战略。与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改革开放、科教兴国战略以及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开放和扩大内需等经济思想相比,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实质在于,协调包括协调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城乡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等在内的方方面面的社会关系,做到统筹兼顾。受我国社会现实发展的影响,新世纪的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研究出现了从专题研究向综合研究转型的迹象。隽鸿飞以学术界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试图对马克思的历史动力思想予以总体性的观照,提出从三个层面研究马克思的历史动力思想,“在形而上的层面通过对人的本质及其生存方式的分析,阐明了人类历史演进机制”、“在批判分析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上提出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两种生产理论”。[8]刘乃重拾20世纪80年代曾经出现过的历史合力论思想,“推动历史发展的不是一个,也不是两个,而是多个。这些推动历史发展的多个动力(因素和力量)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相互包含,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9]不过与80年代那种模糊的、混沌的合力论思想相比,刘乃的思想是建立在分析基础之上的,是一次分析之后的综合。与此同时,随着马克思思想越来越多地被挖掘出来,对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原典的研究进一步加强,也成为这一时期历史动力问题研究的一个明显特征。

三、学术界对历史动力的不同解答

(一)生产斗争动力论把生产斗争或生产力视为历史发展的动力 生产斗争动力论坚持把生产斗争或生产力视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因为对整个历史发展动力系统以及不同历史因素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不同,不同学者对生产力历史动力作用的理解又存在细微差别。按照黎邦正的理解,人类历史发展是由生产力与阶级斗争推动的,生产力和阶级斗争构成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生产力和阶级斗争两者之间,并无高下之分。“要指出那个是本那个是末,就困难了。”[2]黎克明承认生产力和阶级斗争对于历史发展的动力作用,但是认为两者之间并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从历史发展的总过程看,生产斗争决定着阶级斗争”。[4]黄佩瑾不赞成他们这种把生产力和阶级斗争关联起来的做法,主张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着手思考历史发展,他提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以及阶级矛盾,都是历史的动力,但是,各个矛盾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完全一样,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3]相比之下,黄英贤的视域更为开阔,他不仅看到了生产斗争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同时也注意到了生产斗争与人、精神文化以及整个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二)需要动力论坚持需要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需要动力论并不否认社会生产、阶级斗争、社会基本矛盾等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作用,“诚然,社会基本矛盾和生产力作为历史发展的客观动力是显而易见的,无可非议”,[6]但是认为人类历史发展是由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推动的,历史的各种动力并非是一个层次的,在各种动力中有一个动力是最根本的。“它们并不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最终动力或根本动力应是隐藏在它们背后,长期为哲学界所忽视的人的需要”。[6]在确认需要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过程中,需要动力论引用了马克思经典文本中的一些表述,并透过这些表述找到了唯物史观的思维逻辑,即需要引起生产,生产满足需要并催生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推动生产的发展,“需要是生产的前提和目的,是需要引起生产,生产满足需要并引起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推动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才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6]

(三)科学技术动力论强调科学技术是科学技术时代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 生产斗争动力论和需要动力论旨在寻求一个历史发展的永恒的、亘古不变的根本动力,与其不同,科学技术动力论对历史动力是什么以及有无变化等提出了质疑。在科学技术动力论看来,历史动力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历史动力系统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变化趋势是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科学技术在社会的动力系统中上升为起支配作用的、决定性的力量”。[7]基于这种认识,不同学者试图从不同侧面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揭示人类历史当下发展的主要动力。乔骥倾向于根据主要动力的不同把历史动力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动力模型,他通过对马克思思维逻辑的梳理,指认马克思历史动力思想经历了一个从阶级斗争动力模型向科学技术动力模型的转变。[10]黄顺基则对科学技术为何成为历史主要动力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教育,特别是科学技术教育”是促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

四、对国内历史动力研究的总体评价与展望

与西方学者特别是东欧学者的研究相比,国内历史动力研究起步较晚。是在西方经历了若干历史嬗变之后,国内历史动力研究才在20世纪80年代迟迟出场。尽管如此,我国历史动力研究推进的速度却不缓慢。总结国内历史动力研究,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向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索取养分 与西方一些学者试图对马克思主义予以修正的研究有所不同,国内历史动力研究几乎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进行的。从中国期刊网可供查阅的一些研究成果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性主要体现在:一是直接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下开展研究,表现为研究成果标题直接冠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名称;二是研究以我为主,但是沿用了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表现为研究过程大量引证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表述;三是以破为主展开对一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的批驳,表现为以马克思主义立场为立场、以马克思主义价值标准为价值标准。当然,也有少数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动力思想进行了探讨,只是这些研究都是为了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动力思想得到进一步的澄明而进行的。

(二)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现实发展开展课题研究如果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算起,国内历史动力研究经历了阶级斗争动力论、人民群众动力论、生产斗争动力论、需要动力论、科学技术动力论等若干个研究阶段,历史动力研究反映了国内学术界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现实发展而展开理论研究的一个主要原则和基本态度:在刚刚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之时,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之间的斗争时常困扰着人们,人们自然地把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作为研究的主要视点。当阶级斗争持续不断地进行并影响社会发展时,人们开始围绕生产关系、生产力、需要等思考如何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于是先后出现了生产斗争动力论、需要动力论、改革动力论、科学技术动力论。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把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作为心目中追求的目标,综合研究应运而生。整个一部历史动力研究史,实际上也是一部我国社会发展史。

(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齐头并进 国内历史动力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这在根本上决定了国内历史动力研究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取向。从理论研究发展的线索看,历史动力研究经历了从以我思为主、以引用和引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表述为辅的研究模式向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进行诠释的研究模式的变化。因为受理论研究水平的制约,最初的历史动力研究往往表现为以我思为主的特点。其中虽然不乏有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某些表述的引用,但是这些引用过于集中,并且它们都是为了论证作者的思想。随着理论研究的推进,这种研究模式逐渐得到突破。许多研究者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的研究,出现了“以马解马”、“以恩解马”、“以西解马”等多种思维范式,研究的原典性明显增强。从应用研究发展的线索看,历史动力研究经历了对建国初期、计划经济时代、改革开放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等不同历史阶段发展动力的思考。进入到新时期,随着哲学回到生活实践的呼声渐高,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

国内近三十年历史动力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对作为理论源头的马克思历史动力思想研究不够;不同的研究之间没有形成合力,仍然存在不能充分利用已有成果以至于把一些重要范畴简单地加以预设的现象,人的主体性的缺失或被遮蔽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对历史发展的辩证性质研究不够,存在着回避历史发展的多级关系,试图通过某种简化的历史发展模式来揭示历史发展动力的情况;对历史发展动力的总体性研究不够,至今没有人对不同历史动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以人为思维辐射中心的系统化的梳理,构建马克思历史动力思想体系。这些不足表明,仍有必要对历史动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依照思想发展的规律,在理论研究上进一步系统地探讨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历史动力思想,在应用研究上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动力,把两方面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找到一个使之大众化的路径和样态,将是历史动力研究的未来方向。

[1] 毛泽东.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M].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

[2] 黎邦正.生产力和阶级斗争都是历史发展的动力[J].社会科学研究,1980,(1).

[3] 黄佩瑾.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Z1).

[4] 黎克明,等.哲学原理集辩[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

[5] 黄英贤.生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3).

[6] 樊跃发,白云翔.社会历史发展根本动力之我见[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6,(4).

[7] 黄顺基.科学技术动力论——唯物史观的新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1).

[8] 隽鸿飞.现实的人:历史发展的动力[J].学术交流,2005,(7).

[9] 刘乃.推动历史发展的是动力系统[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0,(2).

[10] 乔骥.试论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动力模式”和“科学技术动力模式”逻辑演进[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5).

猜你喜欢

生产力科学技术动力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动力船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