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策略初探

2012-08-15肖春兵

河北职业教育 2012年9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大学生专业

肖春兵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7)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莘莘学子在历经十多年寒窗苦读之后,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即便踏入了工作岗位,也往往面临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尴尬局面。据统计,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660万,再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生约100多万人,2011年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00多万人,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因多重因素导致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加大。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立足高校,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就业指导等方面,探究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策略。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阶段,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必然会加剧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如果多数大学生毕业时不能顺利就业或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势必会造成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

与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更注重理论型人才的培养,甚至以单一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来应对社会变化多样的人才需求,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斯坦福大学建立之初提出的培养目标为“造就有文化教养的、有实用价值的公民,这些人在校期间必须为今后各自选择的职业做好准备,以便成就计日可待”,这种“实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要求持续推动斯坦福大学无论是在人文还是在高科技方面都成为世界最好的大学之一,并在它的周围产生出世界最著名的高科技实业王国——硅谷。从这个角度来看,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抓起,确定正确的培养理念,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大众化将市场因素引入高等教育,客观上要求大学教育必须关注社会需求,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衔接。大学的传统职能不足以为当今的教育困境解围,传统精英教育模式必须进行调整。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精神,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展个性、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依托高校深厚的人文底蕴、多学科的综合平台、优质的教育资源等,努力构建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高校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时,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坚持人才培养的科学性。高校应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和高等教育教学的特点,顺应高校大类招生和培养的工作思路,科学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与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建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二是要强化人才培养的创新性。高校应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鼓励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设计,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培养多样化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三是要彰显人才培养的开放性。高校应大力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改革,实施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选课制度,逐步推进跨学校、跨地区、跨国界的校际学分互认,鼓励开展校内外、国内外多种层次的合作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国际化水平。四是要重视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高校应以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为参照,根据各学科专业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制定既切实可行又具有灵活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需要,设置自主发展课程模块,加强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为学生个性化选择和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为学生选择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等不同的发展方向留出余地。

二、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毕业生的适应能力

高校在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时,应把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培养有实用价值的人才上来,并针对这一目标优化和整合课程体系,即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学科研究对象的深化、不同学科相关领域的统一、课程结构的安排、课程的优化配置、课程门数及学时的增减方面进行改革,形成适合本校实际、合理的、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在打好学生专业基础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应变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校在整合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加强课程设置的改革。高校应积极跟踪当前的专业趋势和社会需求,减少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与重复性。课程设置可采用通识教育课程、公共课程和博雅课程有机结合,专业教育中在保证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为适应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可增设一些更深层次的专业主干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力指导学生的专业课程设计、课程实验和实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该专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避免目前毕业生踏入工作岗位后所学不能用、用非所学的现状。

第二,积极推进公共课程改革。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教学平台,注重课内课外学习相结合,强化第二课堂,增加课程的弹性,提高公共课程的效率,让学生有更加灵活的方式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校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特点对一些公共课程进行改革,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分类分层次设置课程。

第三,大力加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导论课程和自主发展课程的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具有基础性和生成力的课程,是学生完成专业学习的必要条件。各专业需在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中确立足够学分的课程作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并进行重点建设。同时,高校在积极推进大类招生与培养的背景下,为帮助新生全面了解专业的基本信息,明确在校期间的学习方向和目标,理性选择专业或转专业,各专业应在第一学年面向新生开设专业导论课程。最后,为满足学生朝向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等不同方向发展的个性化需求,高校应在培养方案中特设自主发展课程模块,以扩大学生的选课自由度,逐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修读。

第四,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改革。高校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创新精神养成为宗旨,构建立体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扩充实践内容,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加大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吸引更多的社会精英、行业专家参与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平台。

第五,鼓励学生提高自主创业能力。高校应完善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增加大学生创业的课程,大力加强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的训练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此外,高校应开展包括跨学科科研项目在内的课题研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使学生突破狭隘的学科界限,在探索未知领域知识的过程中学习和巩固知识,同时培养融洽的、令人满意的合作关系。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目前高校大部分大学生不仅缺乏对个人能力、兴趣志向的深入思考,对职业的认知更少,他们择业最重要的参照标准就是该职业是否为当下最热门的行业。所以当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之时,多数学生对自己及其职业认识基本上是空白的,在求职时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第一,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教育机制。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的就业服务缺乏系统的过程设计和全面内容安排,就业服务过程通常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季节性特点,就业指导的对象仅仅局限为毕业生,到毕业时才开设就业指导课。其实,高校就业服务不仅是大学生毕业阶段的主要工作,更是一个全面、持续、系统的工程。对此,高校应根据学校实际,延伸就业服务过程,把就业服务纳入日常工作,将就业服务指导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过程。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快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形式多样的以职业生涯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指导课程,同时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教育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第二,组建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目前,很多院校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投入不到位,指导机构不健全,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或人员不足,各院系就业指导工作主要由辅导员兼任,对指导主体和指导对象以及指导内容的认识不到位等问题。大学生就业指导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更是一门综合的学问。教育者既是生涯指导的设计者、提供者,又是引导者、催化者,指导队伍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就业指导工作的好坏。因此,建立一支专业化、科学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是很有必要的。

高校不仅要从数量上增加专职就业指导教师的编制,而且更要从质量上提升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素养。高校应提供专项资金,加强对就业指导中心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程序,使其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加强与市场的联系,掌握就业市场对用人要求的细微变化,对人才市场的供求变化、职业发展前景能作出科学的、前瞻性的预测和研究。同时,可合理引进心理学或从事职业研究的专业人士作为中心的兼职人员,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些专业人士不仅能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生涯规划指导,而且还能帮助他们制定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具体的就业指导服务。

第三,丰富就业指导形式,搭建就业信息平台。首先,由于就业指导课的特殊性,很难有一本全面、长期、稳定、适用的教材,教师应通过文件学习、信息搜集、广泛阅读、大量查阅,系统、有序地确定教学内容,编写适用的教学大纲,规范的讲义或学习指南,制订完整的授课计划和详尽的教案,制作生动直观、实用性强、信息量大的课件,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其次,为了让就业指导课能让学生及时地消化所学内容,为我所用,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法、场景模拟法等活动,形式新颖、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也可将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向社团活动、教学实习、主题活动、职业规划大赛、商业计划大赛中进行渗透、拓展和深化,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专题讲座、成功校友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活动作为就业指导课的一个很好补充。另外,高校还应该进一步拓展就业服务空间和渠道。可建立专门的就业服务网站,实现就业相关信息网络化。一方面,高校应该加强与用人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的联系与沟通,及时掌握和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和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建立信息资料库,并及时提供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学生可通过电脑接受职业信息、教育和训练机构以及在线心理测试、在线咨询、问题反馈等服务,相关就业指导部门可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及时调整并部署新的就业指导方针。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需要政府、高校、企业乃至毕业生们多方付诸努力,长远规划,循序渐进。其中,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责无旁贷,希望我国高校能真正重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并将解决措施落到实处。

[1] 黎大志,姜新生.困境与出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9,(5):79-80.

[2] 姚晓红,吕红雁,等.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0,(20):84.

[3] 周元洪.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1):88-89.

[4] 吴遐,杨占昌,等.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6):69.

[5] 杨怀祥.美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研究及对我国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84-86.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大学生专业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专业降噪很简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之歌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