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
2012-08-15郑晓云
郑晓云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贵阳 550004)
高职院校推行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驱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的创新。适应高职院校发展的新需要,实现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育人目标,科学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已成为在新的育人模式下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主渠道作用的重要任务。
一、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必须遵循的原则
1.坚持坚定正确的育人政治方向原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就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劳动者必须具备的思想政治品格和道德情操。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也是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历史任务的客观要求,规定着高职院校不可偏移的育人政治方向,是一个举什么旗、育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因此,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不能偏离、舍弃或割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育人内核,必须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将“坚持坚定正确的育人政治方向”作为首要的和根本的原则予以遵循。
2.坚持“精”“用”结合的育人政治实效原则。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是为了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独到的育人功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育人效果倍增。客观上要求立足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实际,在教学方式创新上务必讲求实效,注重“精”和“管用”,积极探索极具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的生动活泼的健康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高度统一,通过适宜有效的教学方式使思想政治理论育人功效事半功倍。因此,科学创新顶岗实习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必须“坚持‘精’‘用’结合的育人政治实效原则”。
3.坚持学以致用的育人政治践行原则。高职院校推行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其主旨和核心都凸显了人才培养的“实用型”本质特征,这与思想政治理论的实践本质规定及其教学的根本要求相一致,从而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以及创新必然带有鲜明的实践性特质。通过创新极富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将所学思想政治理论转化为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的、生活的、个人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用结合,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目的。因此,在顶岗实习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必须遵循“坚持学以致用的育人政治践行原则”。
4.坚持与时俱进的育人政治合力原则。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要求,是一个不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化更新的过程,是由诸因素合力推动的必然变数。客观上要求顶岗实习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的创新必须与时俱进,必须在创新中借力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岗位职能、其它学科等发展变化的多种教育资源,在整合育人资源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的时效性、针对性、多重性、科学性,从而高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主渠道的作用。因此,在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必须遵循“坚持与时俱进的育人政治合力原则”。
二、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的科学架构
1.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以“教师主导、精讲和学生主学、参与”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在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基本的教学方式仍就是课堂教学,但却受到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传统教学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以课堂为载体、以教师为主讲;优点主要是理论教学系统化、逻辑强、全面性;缺点主要是教学过程一言堂、被动学、效果弱。在顶岗实习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传统教学方式的缺点更加凸显,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不相匹配。必须根据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获取理论知识呈现以“精”和“管用”为基本特点的客观实际,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教师单独讲授纯理论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创出与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相符合的“教师主导、精讲和学生主学、参与”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构架,也即教师通过思想政治理论的精讲,引导学生采用参与理论思考、参与教学研讨、参与社会现实问题的析解、参与理论的实证等方式,构成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生动性、有效性。因此,以“教师主导、精讲和学生主学、参与”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顶岗实习育人新模式下有效发挥思政课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客观要求。
2.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方式的创新:以校园思政课教学网络为主,综合应用热门网络工具为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方式。高职院校推行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因在校学习理论时间缩减,致使学生必备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体系不完善;学生因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不同而致顶岗实习时间不同步、空间不同域、主体不同形,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同一。化解这些难题的最优方法,就是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网络系统,也即通过建立和完善校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网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提供充实相关知识平台,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例如即时通信软件(IM软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QQ)、网络日志(Blog)、微博(WEB)、电子公告牌系统(BBS,也称作论坛)、社会性网络服务(SNS,特指建立人际交往服务的网络平台)等,充分发挥其效率高效果好的优势,丰富和延伸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因此,“以校园思政课教学网络为主,综合应用热门网络工具为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方式”的构架,是在新的育人模式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育人主渠道作用。
3.思想政治理论课校企合作教学方式的创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企业思政教育无缝对接的教学方式。高职院校推行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生必然具有学生和准职业人的双重身份,要接受学校思想政治理论和企业职业道德的双重教育。客观上要求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必须走出“象牙塔”,创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企业思政教育无缝对接的教学方式架构。也即在顶岗实习准备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采用“请”、“融”结合方式,即请企业思政工作者走进课堂、将企业思政教育内容融进思政课堂教学;在顶岗实习实施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采用“走”、“合”并用方式,即教师走近企业岗位延伸思政教学、与企业思政教育要求相结合拓展思政教学。这种校企合作无缝对接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式的架构,凸显育人实效。因此,“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企业思政教育无缝对接的教学方式”架构,实现了思政课育人目标及其主渠道作用、岗位思政要求、思政教师提升的最佳结合。
4.思想政治理论课组织教学方式的创新:以学校集中教学为基础和以学生分散自主学习为延伸的“集散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高职院校推行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校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集中式教学仍然是必须的基础教学方式。但在顶岗实习条件下,学生以校内集中教学方式储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是较为有限的,须要在实践中来充实和完善,客观上要求以学生分散自主学习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也即针对学生以独立个体、或小组团队、或班级群体等组织形式在不同地域、不同企业顶岗实习的实际,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担任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指导员、或与学生共拟自学计划、或到顶岗实习一线指导、或借助互联网等工具,引导学生自觉充实和完善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效弥补校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不足,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校园向顶岗实习岗位延伸和拓展。因此,创新以学校集中教学为基础和以学生分散自主学习为延伸的“集散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架构,能有效延伸和发挥思政课育人主渠道作用。
5.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创新:拓外延强内涵的适用实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高职院校推行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凸显实践育人的根本要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育人目标要求根本一致。思想政治理论的社会实践性本质特征,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客观必然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其实践教学方式具有不同于专业课实践教学方式的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不是以具体的物及其物性为对象,而是以社会及其社会性为对象,即用所学思想政治理论指导认知、探究、求证社会的一般规律及其认识的真理性,并积极参与改造社会的活动,故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广泛的社会普遍性。思政课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主要限于极为简单的社会活动形式如写小论文、观看影视片、志愿者活动、参观等,不能深度实现将已内化为学生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想政治理论,外化为学生融身社会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和行为操守。必须遵循育人为本、校情为据、适用实效的原则,对实践教学方式“拓外延”即广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系列化地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方式,“强内涵”即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方式真正实现思政课育人目标。因此,“拓外延强内涵的适用实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的架构,将使思想政治理论育人作用事半功倍。
三、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的保障条件
1.围绕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人才培养目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对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与专业课教学方式创新同等重要甚或更为重要的共识,为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条件。首先,高职院校领导班子要形成对顶岗实习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与专业课教学方式创新合力育人的共识。只有学校领导班子的认识统一并形成共识,才能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得到应有的重视,才可能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主渠道作用不被边缘化、弱化。其次,专业系部要形成对顶岗实习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与专业课教学方式创新合力育人的共识。只有专业系部的管理层及其教师的认识统一并形成共识,才可能在顶岗实习背景下坚持借重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及其思政课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才能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被替代或简单化。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形成对顶岗实习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与专业课教学方式创新合力育人的共识。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认识统一并形成共识,才能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充分发挥他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和思政课育人主渠道中的核心作用,才能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2.围绕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计划,精心组织,形成学校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对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的组织管理体系,为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条件。首先,从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出发,构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的校系两级组织管理体系。顶岗实习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与专业课教学方式创新一样,是实现新的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客观要求,是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不可割裂的组成部分。只有建立以学校领导、专业系部与思政教学部合作的顶岗实习思政教育两级管理体系,才能使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与思政课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发挥有序有效实现,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获得坚实有力的组织保障。其次,从顶岗实习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出发,科学制定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在内的人才培养计划。顶岗实习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与专业课教学方式创新一样,是构成新的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只有将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与专业课教学方式创新共同纳入学校顶岗实习人才培养计划的总盘子,同样按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列入教学改革计划,才能使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与思政课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发挥落到实处,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有坚实有力的组织保障。第三,从顶岗实习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出发,建立思政课教师参与顶岗实习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机制。顶岗实习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与专业课教学方式创新一样,是实现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的育人工作,是思政课教师在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下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将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同作为培养顶岗实习人才的主体,思政课教师的育人作用才会从课堂向顶岗实习岗位延伸,发挥专业课教师所不能替代的思政课教师独到的育人功用,才能使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与思政课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发挥有了可靠的实践支撑,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有坚实有力的组织保障。
3.围绕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人才培养目标,建章立制,科学管理,建立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适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的工作管理制度、经费保障制度,为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提供科学的制度保障条件。首先,围绕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人才培养目标,建立适用于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的校系两级管理工作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是实现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务必纳入顶岗实习人才培养的工作管理体系,并根据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的特点,建立思政课教学及其教学方式创新的管理工作专项制度,从管理工作制度上保证:第一,思政课教学及其教学方式创新得到学校层级的领导、指导;第二,得到教务处、专业系部和思政课教学部合作层级的相互支持、相互协作,才能使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有科学管理工作制度的保障。其次,围绕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人才培养目标,建立适用于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的专项经费保障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在其创新过程中,需要借助网络技术、制作课件、延伸教学、实践教学、思政课教师深入顶岗实习一线等,均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和保证。为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设立专项经费保障制度,既是推行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要求,也为在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中坚持、巩固、发挥思政课育人主渠道作用提供切实的保障。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背景下,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是一个亟待破解的新课题,必须遵循具有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鲜明特色的原则,搭建起创新的思政课教学方式架构,夯实思政课教学方式创新必须的保障条件,才能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从而凸显和强固思政课育人的主渠道地位和作用。
[1]教高[2006]16号文件.
[2]中发[2004]16号文件
[3]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