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歌中的清淡美及其形成原因

2012-08-15唐欢欢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孟浩然田园山水

唐欢欢

(新疆师范大学 文学院,乌鲁木齐 830054)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最重要的代表诗人之一。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的诗歌,在南方山水田园诗歌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与北方的王维构成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两座高峰,并称“王孟”。但与王维诗歌典雅端庄的风格不同的是,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歌呈现出一种清淡美,读之令人不自觉地沉静并回味其中。

一、语言清新,意境清远

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说:“间游祕省,秋月新霁,诸英华赋诗作会。浩然句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举坐嗟其清绝,咸阁笔不复为继。”[1]高棅在《唐诗总汇·总序》中也说:“开元、天宝间,则有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沈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2]这里所说的“清”,应该是指诗歌所表现的清幽简淡的意境和清新明净的语言特色。如《夜归鹿门歌》:

山寺鸣钟尽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棲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诗人以谈心的语调、清淡的语言,描写了夜归鹿门沿途的景色,由山寺鸣钟、江村争渡的喧闹到鹿门山岩扉深处的静谧,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正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之路。月光下的“岩扉松径”无疑是清冷幽寂的,再加上诗中出现的“幽人”形象,更为全诗创造了一种高旷清远的意境,表现了消极避世的孤寂情怀。又如《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哀猿夜吟,沧江急流,风吹落叶,月照孤舟,诗中营造了一种萧骚凄愁的氛围。月光本来是普照大地的,但诗人偏偏强调它照着这一叶孤舟。这不仅暗示了舟中人望月怀远的愁思,也使月光罩定的这叶孤舟成为整个画面的亮点,显得更加清冷孤独。如此阴寒而骚屑的江景,在南梁诗人何逊的诗中也颇为常见,但何逊诗仅能表现气氛,而孟诗则清空如画。再如《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房,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这是一首题赞诗,也是一首山水诗。结宇空林,崖壑幽深,夕阳带雨,空翠满庭。在诗人的笔触下,景色清绝,再加上养静习禅的主人公,更增添了清幽恬静的情调。情与景的交融,使全诗带上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感情色彩。

这类诗歌,不但描写了清幽的景物,还表现了诗中主人公孤高寂寞的情怀,这种客观景物与主观情绪的相互渗透,创造出了一种清淡旷远的意境,从而构成了作品的清幽特色。

二、构思新颖,意象疏简

以上所举的这些诗歌,是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中最具清淡美的典型。或许有人会产生疑问,这些诗歌中的意象本身就具有清幽孤冷的特色,倘若以一些密实堆垛的意象和繁复华丽的词汇入诗来描摹景物,是否会形成另一番风格呢?其实,孟浩然除了喜好创作清淡的山水田园诗歌之外,“诗人力纠齐梁体山水诗浅显之偏,即使是在最适宜用大谢体表现的越中、永嘉、洪州山水中,孟浩然也能变密实为清空,化堆垛为云烟。”[3]如《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

逆旅相逢处,江村日暮时。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廨宇邻鲛室,人烟接岛夷。多关万余里,失路一相悲。

据王叔杲《孤屿记》说:“孤屿江心寺,林木交阴,殿阁辉敞。独浩然楼峻竦洞达,坐其中沧波可吸,千峰森前。”[4]可见其景色清幽森奇。谢灵运也有《登江中孤屿》的名作,是用铺叙详密的大谢体来表现的。然而孟浩然却将诗境拓展到视野之外,展现出江村隐于暮色、人烟遥接海岛的空茫景象。“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两句,化用谢诗典故,构思却极其新颖。遥对众山置酒,共在孤屿题诗,一语双关,使众山和孤屿都有了人情,仿佛这些景物与诗人一起宴乐题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无须再细致刻画山水形貌,而使千峰森列于前,孤屿林木交阴的景象与周围烟水空茫的意象溶成一片,形成了清旷的境界。

当然,孟浩然在创作山水田园诗歌的过程中,沿袭了谢灵运山水诗随游踪展开景物描写并穿插感慨的写法,但孟诗意象排列疏简,而且笔势连贯,无堆垛之病。如《登鹿门山怀古》: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渐到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崖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金涧养芝术,石休卧苔藓。纷吾感耆旧,结缆事攀践。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探讨意未穷,回舻夕阳晚。

这首怀古诗以游览的顺序依次描写了遥看鹿门山、渐到鹿门山、登鹿门山的所思所感以及日暮归去的情景。诗人登临怀古,凭吊古人为本诗的重点,然而孟浩然的怀古情感却显得异常平静,就像一位老者将很久远的故事娓娓道来一般。登鹿门山之前的景物描写及离开之后的环境渲染,意象排列简单流畅,丝毫没有繁冗堆砌之感。这也是孟浩然追求诗歌意象的清空和风格的清淡的表现。

三、后人对孟诗“清淡”特点的评价

苏轼曾这样评价孟浩然的诗:“孟浩然之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尔。”[5]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则说:“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语而已。”[6]这里所说的孟浩然诗歌缺少学力和才气,可能是由于孟浩然不喜欢用堆砌的意象和繁富的词汇描摹景物的创作方式,而是多用清空的意象和简约的文字表达情感,正如闻一多先生在谈到《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时所说:“甚至淡到令你疑心到底有诗没有。”在谈到《万山潭》时说:“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不,说是孟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更为准确。”[7]尽管如此,孟浩然虽然坚持追求意象的清空和风格的清淡,却并不忽视诗歌内在的骨力。他的诗读来淡淡的,似乎没有什么惊人之处,却不乏深刻的蕴意。从而形成了“冲淡中有壮逸之气”的特色。如《早发渔浦潭》:

冬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拨。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

诗中的意象清晰而简明,东方透出的光亮,禽鸟惊起的聒噪,以及渔人拨动的桡声,这些都是诗人卧于船中所感觉到的动静,但尽管如此,诗人分明在船内感知到了外面水上世界的热闹和生机。接着描绘出日照江湖的开阔气象,诗人是在诗歌气氛渲染得足够令人陶醉的时候,以最明丽的色调将诗歌的气势推向高潮。因此,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称这首诗为“精力浑健,俯视一切”。[8]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那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诗人更是大胆运用想象,超出视野的局限,以整个身心融入宇宙深处去感受洪波涌起、撼动岳阳的气势和伟力。

尽管如此,孟浩然诗歌中更多的是融入他主体气质的、与山水田园有关的清淡之境。于无诗处见真诗,正是孟浩然诗歌所独有的清淡特色。古人所谓“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皮子文薮·郢州孟亭记》),“有似粗而非粗处,有似拙而非拙处”(《沧浪诗话·诗评》),都是指孟浩然诗歌浑然天成,不假雕琢。胡应麟《诗薮》中也称其诗风“简淡”、“雅淡”,并赞其淡而不幽。清人刘邦彦认为“孟诗以清胜,其入悟处,非学可及”(《唐诗归折衷》)。后代的诗论家似乎认同了杜甫对孟浩然诗歌的评价:“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十二首》之六)[9]

四、孟诗清淡特色的形成原因

于无诗处见真诗,正是孟诗所独有的特色。形成孟诗这种清淡特色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孟浩然的人生经历较为简单,是一个典型的盛世隐士。虽然他一生都处在出仕和退隐的矛盾痛苦中,但他既没有亲历过像安史之乱那样重大的社会变动,也没有卷入任何政治斗争,而主要是以游览名山大川、饱览山川秀色为乐,以陶醉在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中为快,更多的是欣赏空寂无人的青山、漂浮蓝天的白云、缓缓流动的清江、夜空幽冷的月光、自来自去的幽人以及深山古刹的高僧等。这些因素必然制约着孟浩然的诗歌创作,使其不可能去选择和发掘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题材,而只能关注于山水田园或隐居之乐,后者的诗歌题材是相对平淡的。在这些相对平淡的题材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无论是追求还是不平,都表现得比较平和,并在山水之间求得精神的平衡。如“自顾躬耕者,才非管乐俦。闻君荐草泽,从此泛沧州”(《与黄侍御北津泛舟》)就体现了这点。

第二,孟诗的清淡不仅来自于诗歌所描写的山水田园客体,更来自于诗人的心境。孟浩然生活在太平的“开元盛世”,在襄阳又有自己的庄园,因此即使是在进士考试失利的情况下,仍可以隐居田园,几乎没有后顾之忧。“弊庐隔尘喧,唯先养恬素。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田园作》),可见孟浩然的生活条件非常优裕。优越的物质条件使孟浩然得以在多年的隐居生活中陶冶情操,而他的家乡附近有许多汉代隐士和晋代名士的遗迹,孟浩然受其影响,静心养性。如“阮籍推名次,清风满竹林”(《听郑五愔弹琴》),“给园支遁隐,虚寂养身和”(《晚春题远上人亭》),“彭泽先生柳,山阴道士鹅”(《寻梅道士》),“晚憩支公室,故人逢右军”(《同王九题就师山人房》)。[10]阮籍的放达、支遁的虚寂、陶潜的高洁和右军的风雅都被他和谐地统一在隐居生活中,并一直秉持这种高尚的节操。

第三,孟浩然的人生态度是超尘越俗的,对清淡之境更为偏爱,并努力追求高尚情操。最后,善于运用白描手法、疏简的意象及古淡素朴的语言入诗,也是孟浩然诗歌清淡的主要原因。当然,这与诗人生活阅历的简单及崇尚自然的信仰不无关系。

除此之外,诗人在创作中有意识地学习齐梁山水诗,并倾向于吴越山水诗的清丽诗风。这也是孟浩然能创作大量山水田园诗并使其诗歌独具清淡美的重要原因。

孟浩然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歌所表现的清淡之美,在山水田园诗的发展史上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前人赏赞孟浩然清淡的诗风和高洁的人格,今人也追慕孟浩然的隐逸生活,想要亲近山水自然,亲近清淡之境,或许就是要在喧嚣的尘世中为疲惫的自己找一个能够栖息的精神家园,有诗意地活着。

[1]王士源.孟浩然集序[M]//董诰等.全唐文(卷三七八).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3837.

[2]申东城.唐诗品汇研究[M].合肥:黄山书社,2009.

[3]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

[4]王叔杲.温州文献丛书·王叔杲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5]乔象钟,陈铁民.唐代文学史(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6]王术臻.沧浪诗话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7]闻一多.唐诗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8][清]潘德舆著,朱德慈辑校.养一斋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2010.

[9]王启兴.王维孟浩然诗歌名篇欣赏[M].成都:巴蜀书社,1999.

[10]王富仁.古老的回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孟浩然田园山水
舟中晓望
爱在一湖山水间
山水之间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一处山水一首诗
《山水》
春晓
田园乐趣多
春晓
田园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