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理工科女大学生择业心态调查研究
2012-08-15张丽萍
张丽萍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每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也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成为大众关注的问题之一。而缘于外部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共同作用,高职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难中之难。
一、高职理工科女大学生择业心态调查
1.调查对象及方式
本次调查主要以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理工科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选取了教室、宿舍、会议室为调查地点,采用了问卷调查、个别访谈、集中座谈三种调查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404份,回收问卷404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为400份,有效率为99%。
在调查学生抽样的选择上,主要从高职院校理工科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以反映不同性别学生的择业心态及其差异;在专业领域方面,调查涉及机械设计制造、计算机网络技术、食品检测、环境检测与治理技术等10个专业,这样的专业涵盖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调查问卷设计
认真研究有关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现有成果,根据调查对象的客观情况,科学设计了问卷内容。问卷的具体内容从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择业心态、求职准备等情况入手,围绕女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的真实需要,充分体现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动态。
3.调查结果概述
调查显示,超过60%的理工科女大学生选择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为最理想工作单位,并希望留在大中城市就业;希望毕业后工作稳定轻松、低压力、高收入的比例高达75%。求稳定图安逸成为女大学生择业共同点。40%的受访者选择理想工作为稳定、轻松、压力小的工作岗位;希望工作岗位能学有所用、发挥专业特长的仅有10%;选择富有挑战性工作岗位的仅占8%。70%的理工科女大学生认为自身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一般。部分女大学生在就业时就存在示弱、矛盾、虚荣等多种不良心理,从而导致就业难,就业质量低。
理工科女大学生对待就业的认识偏差还体现在对就业的误解。传统观念认为,找到和自己专业相符的特别稳定的工作就叫就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的概念也需转变,所谓就业就是找一份能够维持生存的工作。如果再用传统的观念作为就业的准则,势必行不通。因此,要关注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提升应对社会竞争的综合素质。
二、理工科女大学生择业心态成因分析
1.社会因素
从社会企业方面来说,理工科类的单位和企业对员工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所以认为招聘女生对单位而言意味着支出的相对增加和无形的减员。于是在就业的时候,男生和女生条件相当,甚至男生处于相对劣势的情况下,招聘单位仍然倾向于招聘男生。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总是习惯性的将男生与高效、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等特征联系在一起,而把感性、柔弱、被动等特征与女生联系在一起。
理工科类单位和企业虽说对从业者的身体素质有一定要求,但是所招聘岗位并非完全不适合女生。女生拥有其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相对于男生要细心严谨,在制造行业也有其适合的岗位,比如质检、制图等。但是在就业的过程中,女生毫无争议的出于劣势,这从很大程度上说,招聘单位是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一些企业曾经做过测算,雇佣女性将会增加企业的劳动成本。由于女性要承担生育和哺乳的责任,决定了女性的职业生涯会出现一定的中断,同时企业还要承担这一阶段的工资和福利。性别歧视在法律上已被废除了,但是男女平等的真正实现即所有人从内心真正接受性别的平等并未实现。
2.学校因素
大学阶段的教育直接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的职业倾向和职业生涯。职业辅导教育并不仅仅指在大学生毕业时对其进行的就业去向的辅导和就业政策上的帮助,而是应该根据大学生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指导活动,使她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职业,并理性地评价自己,进而明智地选择自己的理想职业与今后的生活道路。同时还应具有通过个人意志做出正确职业选择的能力,进而让自己的职业选择和决策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活中得以实现。因此,要促进大学生个人的成长,高职院校必须抓好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教育。
通过调研,许多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职业心理开展了一系列的辅导,但仅是把它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个并不太重要的内容,并未把它作为大学生就业工作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来对待。分学科、分性别进行的职业心理辅导更是无从谈起。许多被调查的女生在校期间一直没有受到系统且必要的职业心理辅导教育,仅仅是到了大三才开始对有关就业的方针、政策、择业技巧和心理准备等问题有所了解。在本次调查中,只有25%的女生表示在“若因就业而出现心理问题,会求助于专业的心理机构(如学校的心理中心)”。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最应该起到作用的心理中心,在学生需要得到就业心理援助时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这不能不说是理工科女大学生甚至全体毕业生职业心理辅导工作的缺失。
3.自身因素
理工科专业对口的多是高强度的工作,而女生在生理素质上客观存在着性别差异,在某些方面明显不如男生。这些客观因素制约了理工科女生广泛参与社会活动、寻求职业发展的可能性。女生相对于男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对就业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由于她们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很难全面了解社会,正确认识自己,理想容易与实际相脱离,择业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无法正确地对待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产生不健康的心理。有些理工科女大学生觉得对口专业的工作较为辛苦,而忽视了大学期间的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理工科专业对口的企业由于专业特点对动手能力要求较高,他们在招聘中把实际操作能力列为招聘对象必须具备的能力。所以,一名高职理工科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就业。女生由于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对于机械操作通常不感兴趣,且存在怕累怕脏的心理,在一些实践教学环节中经常需要男生帮助或代替其完成。因此,在总体上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在就业中体现为职业能力不足。动手能力的欠缺成了高职理工科女生就业的瓶颈。
三、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引导对策
1.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导向引导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理工科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使得全社会人才的整体素质大幅提高,“双向选择”人才选聘机制也逐步完善。在这样的状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理工科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认清就业形势。
2.学会自我调适
理工科女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要学会自我调适,主动适应环境,客观分析自我和现实,有效处理因就业产生的负面情绪。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相对困难的就业现实,有利于理工科女大学生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参与激烈的就业竞争,从而改善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3.理性处理心理冲突
在心理学里,冲突被理解为两种目标的互相排斥和互不相容。当人们面临两个互不相容的目标时,会体验到心理上的冲突。在理工科女大学生的求职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是她们在求职中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求职无疑是人生的重要选择,当面对这个选择时,每位同学都想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但现实情况却显示择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实社会中存在着激烈的职业竞争。
在这种冲突面前,许多心理能力较弱的女生不知所措,非常苦恼,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因此,在择业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遇到冲突时应该如何作出理性的选择。只要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认识到职业不是一步到位的,这样才能抓住每一个机会,才可以将冲突的心理调整到一个最佳状态。
4.调整就业期望值
调查显示,不少大学毕业生过于向往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中心城市,最低的期望也是在省会中心城市。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大幅增加,理工科女生必须看到,现今的人才供求关系和人才市场是不平衡的。同时,岗位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许多大城市人满为患,而中小企业、边远山区、农村却人才奇缺。
面对分布不均的工作岗位,理工科女大学生应主动适应社会,勇敢面对现实,不能只注重经济文化发达、工作环境优越的一面,而忽视了人才济济、相对过剩的一面,不能把就业期望值定得过高,即使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也同样需要不断调整自我的就业期望值,一定把眼光放远些,从实际出发,转变就业观念,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5.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创业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应该把创业教育当成一种教育的理念,既要培养求职者,也要培养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通过教育使学生把创业作为一种职业的选择。目前,高职理工科女大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学生自主创业就成为拓展就业渠道的新途径。
创业教育着重突出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品质的形成,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构建职业道德品质。因此,学校加强创业教育对于提高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就业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 徐少红.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特点研究及教育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
[2] 陈硕.高职生所学专业、职业选择与职业倾向一致性研究报告[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116-118.
[3] 王丽.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29):85-86.
[4] 谭刚,杨建莺.女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6):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