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2012-08-15

黄山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分析测试实验室测试

魏 峰

(黄山学院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安徽 黄山245041)

1 分析测试中心分析实验室的职能

分析实验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实验获取物质的含量、结构等方面的信息。现在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都建立了专门的分析测试实验室或实验中心。分析测试实验中心的建立解决了各部门设备重复分散、效益低下的问题,使实验资源得到了整合。[1]大型分析仪器由经过培训的专门实验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使科研人员摆脱了繁琐的实验测试工作,使人员分工更加专业化,保证了科研和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高校中分析实验室的主要职责应包括以下2个主要方面。

1.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做好相关实验课的准备工作,保证实验设备的完好率,保证实验课的正常开课。

2.及时、高质量的完成本单位的样品测试工作,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积极开展对外测试服务,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由此可见,“服务”是分析实验室的主要职责,即对内为本单位的科研、生产和教学工作服务,对外为高校所在地区的发展服务。要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实验室的管理者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有明确的构想和认识。

2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2.1 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

实验室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学和样品测试工作的质量。现在高校的分析测试中心主要面向理科专业,而这些学科的分析测试工作,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使用的大型精密分析仪器越来越多,科研工作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就更需要一批具有专业背景的高素质的实验和管理人员。但现在许多院校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存在整体学历水平偏低,缺乏工作积极性和热情等问题。

存在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

1.样品测试和实验准备和教学等实验工作与其他科研工作相比,比较枯燥和繁琐,常常是一些简单重复的体力工作,因此很多人不愿意在实验岗位工作,即使是现在在岗的人员也希望尽快转换到其他岗位,因此工作的积极性不够,工作热情较低,还造成了实验人员不足。

2.实验人员平时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实验课的准备和样品测试工作,与专职教师相比,从事科研活动、查阅文献、撰写论文等工作的时间比较少,日积月累就会与其他科研人员在项目申请和发表论文等方面存在差距。而科研单位和院校往往就是以项目和论文这两个指标来衡量工作成绩的,因此常常会让人有实验人员科研能力较差的印象。

3.很多领导和管理者对分析测试工作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常有人将准确快速的检测出数据归结为仪器的性能好,而结果出现偏差就是实验人员的责任。造成实验岗位的工作不容易“出彩”,甚至低人一等。

要解决以上的问题,加强实验室的人才队伍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补充具有专业技术背景的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员,鉴于很多单位有人员名额的限制,人员引进可以采取,正式职工、人事代理和聘用制相结合的形式,以解决实验人员不足的问题。

2.从各方面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待遇、工作环境和劳动保障水平。从事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的实验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且常年和有毒有害物质接触,要重视对实验人员的保护,加强保障措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把实验人员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使实验人员安心工作。

3.高工作效率是人才管理的关键。实验室应引入竞争机制,对敬业爱岗工作出色的人员进行奖励,对工作拖沓或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人员进行批评和惩戒,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4.实验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水平能力。但如果整日都从事相同的测试工作,其知识储备和更新速度都会下降,所以对于实验人员的管理要在日常工作中通过以老带新、共同讨论研究、仪器厂商培训等办法来培养提高实验员的业务素质。实验技术人员通过业务培训,能够了解当今分析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水平。要鼓励他们参与相关的科研项目,为每一位实验人员提供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以调动其主动性与积极性。[1]还要实行轮岗制,不能把实验员只局限在一台仪器上,要对实验员进行岗位轮换,以拓展其实验能力。同时鼓励实验人员参与到教学之中,让实验课由专职教师和实验人员共同担任,这样既可以将实验人员的实际经验传授给学生,又可以促使实验人员加强理论学习。

2.2 设备建设和管理

实验仪器设备是从事教育及科研服务的必备工具,也是单位反映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大型设备的应用水平是衡量一个实验室发展水平和潜力的重要标志。大型分析仪器动辄几十万,有的甚至几百万,因此引进大型仪器设备一定要经过细致的调查和研讨。

1.本单位要对自身的发展方向有明确的定位,引进的大型仪器设备要和本单位的科研方向和学科发展相一致,使仪器设备真正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从而避免设备无处使用,而长期闲置的局面。

2.要从经济和社会效益出发,考虑设备引进的必要性,如果该设备的利用频率较低且维护成本较高,则要考虑将样品交由其他单位进行测试更符合经济效益。

3.要详细考虑配置好大型仪器的附属设备、备件和耗材,避免“有马无鞍”的情况发生。

大型分析仪器一般要由具有操作经验的实验人员专人管理和维护,对外和对内测试相应收取一定的费用。为了发挥大型分析仪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验室的一些大型仪器可以加入本地的实验平台,在对内测试的同时,也对外接收样品,为当地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服务。

2.3 制度管理

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实验工作有效进行实施的保障。[2]分析实验室的管理文件主要包括质量管理文件、程序文件及记录等几大类。其中质量管理文件主要包括人员及岗位管理,设备、耗材、试剂及样品管理,安全管理等内容;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主要指具体的收样及检测程序和方法;记录主要有仪器的使用、检定及维护记录,检测的原始记录等。分析实验室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可参考GLP的文件管理系统和我国实验室认可机构的要求。但高校内的分析实验室还要同时承担教学中的某些实验课程,因此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要考虑到教学因素。

规章制度的正确实施是分析实验室提供高质量实验数据的根本保证,但很多实验室有着一大摞制度文件,却束之高阁,这样这些制度就变得毫无意义。制度的实施比制度的建立更为重要。

1.首先要有足够的人员配置,一个实验数据的准确得出往往需要多个实验人员的大量工作,有些实验室由于样品测试工作量很大,工作人员只是在频于应付,整个实验室给人的感觉是很忙碌,工作效率很高,但其实由于制度执行不规范很难得出高质量的实验数据。因此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实施必须要有充足的人员配置,不能让同一个实验员既当检测员又当审核员。

2.实验室人员要真正对实验数据质量负责。实验数据是分析实验室的产品,高质量的实验数据是进行科研活动的重要保障和依据。实验室将不准确的实验数据提供给用户就相当于将伪劣产品提供给消费者,这将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将直接影响科研活动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因此要建立实验室的负责制度和监督制度,真正有人对实验数据的质量负责,这样才能有效的执行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从而确实提高服务水平。

3 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的发展趋势

实验室是高校理科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核心场所,也是进行科研活动的平台,而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由于其可以获取样品信息的独特作用,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1.规范化。实验室管理、样品检测的规范化将成为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的一个发展趋势。现在针对医药、农药、化妆品、兽药行业的分析实验室有了GLP评价规范。而我国质检、商检、某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检测实验室,也已经通过了我国实验室认可委授权的认可。实验室的规范化运行将为科学研究提供质量更有保证的检测结果。高校分析实验室经认可的比例将会越来越高,这样除本单位的测试外还可以更多的承接对外样品测试的工作。

2.专业化。随着科研人员在本学科研究的深入,其越来越需要对某些特定样品中的特定数据信息进行检测,这就要求引入适合某些特定检测的专业化仪器,如与一般的质谱仪相比同位素质谱仪更适合环境态样品中稳定同位素的检测。因此越来越多的专业检测仪器将会出现在实验室。同时由于工作的专业化,也要求更多经过培训的专业实验人员进行样品检测和仪器操作。

[1]解丽萍.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分析测试中心建设的探讨[J].化工时刊,2010,24(6):74-75.

[2]王峰,王悦虹.高校化学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几个重要方面[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9,26(6):51-52.

猜你喜欢

分析测试实验室测试
幽默大测试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简介
“摄问”测试
电竞实验室
“摄问”测试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摄问”测试
电竞实验室
铁路通信网络安全的分析测试与可信防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