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孩子向上生长的力量——读《教育,一切从孩子出发》有感

2012-08-15刘扬云

湖北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杉木教研思维

◎/刘扬云

(作者系《21世纪校长》杂志主编、北京中诚远大教育发展中心主任)

为什么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一直减不下来?素质教育难以推进的症结何在?如何增强中小学的办学活力?怎样才能办出优质的学前教育?……面对当前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作为20多年行走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黄俭在《教育,一切从孩子出发》一书中予以了正面分析与回应,其中的观点与思想屡现闪光之处,给一线教师与学校管理者以深刻启发。

本书记录了作者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以来的所见、所闻、所感,与其说是阐述了他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忧思,不如说是他在勾画心目中的理想教育图景。他将目光聚焦课堂、校园乃至整个基础教育,剖析了当前课堂教学与学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当下教育热点难点的问题之余,给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

例如,针对当前中小学课堂相对缺少观点的碰撞与思维的激发的现状,作者从健康课堂的构建与意义、特征与实施以及如何推进等角度,对健康课堂进行了深入描述,并对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提出了建议: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掌握一定的专业前沿知识,具备教学创新能力、教研能力和教育应变能力,以引领学生探索学科前沿领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还建议教师要多一点善意与宽容。他明确反对脱离教学实际的高谈阔论或空对空的校本教研,他希望教师用校本研修提升自己,而学校也要给教师搭建平台,促进教师反思,同时鼓励教师阅读,不仅要做阅读方面的专家,还要做杂家;不仅要读专业书籍,还要读心灵方面的书籍,学养心养身之道,升华自己。

在作者看来,真正的教师应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的激励思维,真正把探索性思维引入课堂。在课堂上,教师应成为一名顾问、一位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学生发展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明确教学目标,充满激情,善于设置和提出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好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即时点评,知识拓展,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系统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时,没有枯燥的数字罗列,而是借助一个个形象的故事,像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演讲者将深奥的道理娓娓道来。例如,在阐述教师集体教研、建立学习共同体的重要性时,他以美国西部的红杉木为例——很多红杉木可以长到90多米,相当于30多层楼房那么高。美国西部地区风沙很大,为什么红杉木能长这么高?其实,红杉木的根扎得并不深,但它们的根系都是串联在一起的,依靠相互的拉力向上生长,所以能抵御风沙,并能茁壮成长。

作者在书中也直指目前一些学校在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弊端,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管理者缺少科学合理、防患于未然的发展规划,以及没有系统思考的思维方式。而真正优秀的校长应具备开放性的思维,能结合实际发展学校特色。作者还以《扁鹊三兄弟》的故事来阐释其中的道理,指出“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弥补得好,当然是声名鹊起,但更多的时候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作者还是一位关心教育、热爱教育的细心人。他在书中细致入微地对比了中外基础教育的同与异,并通过具体事例阐述了澳大利亚、法国、新加坡等国的教育特点。阐述理论之余,还配以生动的事例,让读者窥见国外教育的优与缺。同时,作者视野开阔,还就如何办好学前教育、怎样才能做好少先队工作、高三学生心理状况与辅导政策、学前教育的发展策略等一线教师关心的难点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许多观点极具启发性。

与某些教育书不同,该书在纷繁的教育叙事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教育要更加人性化、一切从孩子本身出发的教育理念。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曾说过,教育是一种生长,理想的教育是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发展,而不是把知识等外在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某种程度上,作者这种指向理想的人性化的教育,无疑给了孩子一种向上生长的力量,而这也是教育的希望所在。■

猜你喜欢

杉木教研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杉木黄化病的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杉木萌芽更新关键技术
杉木育苗化学防除杂草技术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