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2012-08-15陈建琼
□文/陈建琼
(苏州市职业大学 江苏·苏州)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苏州勇立发展潮头,积极践行改革,率先推行开放,立足外向型经济,构建“苏州制造”,培育“苏州创造”,成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之一。苏州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重要的经济中心,是苏南地区的工业中心。
苏州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开放型经济起步早,也较早地遇到了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引进来的项目多集中于价值链“微笑曲线”中间底端的加工制造环节,需要向高附加值的两端拓展延伸;工业增加值率较低,“十一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年均增幅达到19.9%,但全市工业增加值的年均增幅仅为16.6%,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低于总产值的增速,以资源消耗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痕迹较重,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任重道远。因此,在发展经济与环境污染治理、节约能源和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任务叠加的背景下,分析和梳理实现苏州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内涵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依靠创新机制,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相对于高碳能源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碳生产率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缓解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而且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低碳经济的发展阶段。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促进经济增长与由能源消费引发的碳排放“脱钩”。“脱钩”用碳消耗强度来评价,是国际上通常用来反映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不同步变化的指标。建立脱钩指标的目的在于检验气候变化政策的有效性,并寻求影响连接与可能造成脱钩的因素。
若CO2排放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呈现不平行,即称经济体系产生脱钩现象。若经济增长率高于CO2排放增长率,称为相对脱钩,即相对的低碳经济发展,倘若经济驱动力呈现稳定增长,而CO2排放量反而减少,称为绝对脱钩,即绝对的低碳经济发展。
三、苏州低碳经济结构分析
(一)能源结构。刘朝通过ISM模型分析认为,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表层原因为能源结构亟待改善和能源利用效率低下。2011年苏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为7,452万吨标准煤,与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7,082万吨相比,能源消费增长率为4%。其中,消费原煤2,016万吨,液化石油气2.5万吨,天然气25亿立方米。梁朝晖关于能源消耗的碳排放系数研究结果如煤炭消耗的碳排放系数为0.7329,石油消耗的碳排放系数为0.5574,天然气消耗的碳排放系数为0.4226。苏州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亟待改变。
(二)产业结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苏州产业结构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处于为1.7∶56.9∶41.4的状态。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偏高。虽然近年来第三产业比重已有所上升,但重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的现状仍未改变。“十一五”期间,苏州的纺织、轻工、冶金和化工等六大支柱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51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5.58%。六大支柱产业在苏州的工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主导地位。高碳产业的比重很大,经济增长对高碳产业依赖过高,这必然会阻碍低碳经济的发展。同时,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发展十分滞后。因此,要注重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低能耗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苏州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发展低碳经济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其实质是通过发展低碳技术和开发低碳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提供低碳产品和服务,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消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构建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关键是实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消费意识创新。
(一)实现技术创新。首先,建立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应加大科技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人才为根本,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依托、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同时,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2010年苏州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费用(R&D)投入达到221.2亿元,占GDP比重为2.3%,其中企业研发投入达到200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额的比重达到90.4%,在“十二五”期间,这个比例还应不断提高;其次,低碳技术创新要贯穿能源流的整个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在能源的供应环节,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低碳的可再生能源或其他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高碳的化石能源。苏州目前正在加强太阳能光伏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及下一代核心技术、关键材料与设备的研究与攻关开发,要争取形成以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同时,加快大功率海风整机的研发和产业化,培育打造各重要节点完整的产业链。
在能源的转化环节,通过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发力度,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实现燃料充分燃烧,减少能量转化的中间环节,减小热量的损失。实现将能源供应与能源消耗环节直接挂钩,减少能源市场上各环节之间的割裂,提高能源利用水平。
在能源的排放环节,通过开发利用碳捕捉储存技术以及加强森林、草地等碳汇建设,持续提高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碳汇”一词源于《京都议定书》,是指从空气中消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主要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苏州可以充分利用滩涂、荒山、荒地和各种闲置土地资源,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以增强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
(二)实现制度创新
1、产业发展政策创新。发展低碳经济必然要通过新建和发展大量的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来推动。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切实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苏州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致使旅游资源丰富,大力发展旅游业一方面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旅游产业的建设,绿化水平也将得到提高,从而降低城市碳的排放量。
建立低碳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运用低碳经济的思想,把生态绿色理念纳入指标评价体系,建立企业、社会、区域层面的低碳绩效评价体系。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对产业结构的调整高度敏感,通过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发展,以及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可以显著降低温室气体。修订行业的准入标准,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发展。对生产过程中高耗能和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严格生产条件审查,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发放生产许可证。
2、产业激励政策创新。政府在财政预算安排中,重视低碳技术研发,低碳产业发展的投入,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要采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减税、设立产业发展基金、银行优惠贷款等政策措施扶持低碳经济发展。用财政补贴的手段扩大低碳产品的市场份额。同时,要大力发展低碳金融。发展低碳经济需要金融创新,需要金融工具来分散和转换投资风险。比如,在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过程中,周期比较长,而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必要采取期货合约、远期合约等方式来控制风险。
3、建立低碳示范区。启动低碳经济发展区试点。苏州工业园区建设低碳产业示范园区,引领和支持区域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可持续发展。在示范园区设立能源管理中心,科学统筹各类能源的使用,同时就清洁能源指标争取、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智能电网建设等进行统筹管理。尽快构建低碳经济评测中心,使得企业和居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能够量化。试点推行碳贸易、建立碳交易市场。要充分发挥示范园区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消费意识创新。在社会中推崇低碳消费意识,把低碳经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良好的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1、政府方面。政府采购中应优先选择低碳产品,以体现国家对于低碳生产的政策导向和行动支持。向企业发出明显的低碳信号,促进对企业低碳技术研发。同时,优先选择低碳产品有助于抵消低碳产品在开发初期的竞争弱势,使低碳产品较为平稳地度过前期的市场销售阶段,为其市场宣传和推广赢得时间。政府的采购政策通过带动企事业单位的采购,进而影响到最广大的个人消费者。政府应引导需求,制订政策,建立比较完备的低碳生活消费法规政策体系,引导市民进行碳预算管理。
2、企业方面。企业未来会面临更严格的节能标准,甚至是碳排放标准,会受到“碳排放空间”的约束,因此企业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企业从现在起就应该意识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要加大对低碳技术的投入,制定企业未来的低碳发展思路和规划,加快生产和产品结构向低能耗、低碳排放模式的调整和转型。
鼓励企业进行低碳产品认证。低碳产品是在整个生产和销售的链条上都采取低碳模式,以最低的能耗生产出最优质的产品。通过向产品授予低碳标志,从而向社会推进一个以顾客为导向的低碳产品采购和消费模式。同时,公众的消费选择又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发低碳产品技术,向低碳生产模式转变,实现良性的互动,最终达到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目的。低碳产品认证实现了以产品为链条,吸引整个社会在生产和消费环节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中。同时,“绿色低碳产品”在低碳消费意识逐渐成趋势的国内市场领先一步,在国际市场也更具有竞争力。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同行业先进性,或在节能减排有实践成果的企业可尽早申报。
3、消费者方面。加强媒体的低碳知识普及与宣传,倡导低碳消费、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培养消费者树立科学、合理、健康、文明的消费理念。进一步引导消费者消费模式的转变,从高耗能、高碳排放的不可持续的生活消费方式,转向低碳消费方式。听取消费者在技术革新、降低能耗和日常消费中实践低碳消费方面的建议,为政府制定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消费等方面的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在产品中逐渐推行碳信息披露制度,引导市民减少高碳产品的购买和消费。利用低碳消费和低碳生产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1]梁朝晖.上海市碳排放的历史特征与远期趋势分析 [J].上海经济研究,2009.7.
[2]曹建华.上海低碳经济发展技术路径的框架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0.
[3]胡剑锋,马诗慧.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及实施方案[J].财经研究,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