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老子“道”之整体观

2012-08-15汤跃华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整体观体悟老子

汤跃华

(中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3)

论老子“道”之整体观

汤跃华

(中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3)

“道”是整个世界、整个宇宙、整个时空和一切物质世界起始和本源。本文试图以虚静为切入点,从道的内涵以及体道等层面来阐述老子道的整体观。

道;虚静;整体

从古至今,对“道”和“虚静”的理解和诠释有很多,但应该怎样理解“虚静”的“道”呢?为什么“道”是“虚静”的?又为何人的最高境界是拟“虚静”的“道”?本文从老子思想的根本出发,将《老子》的五千言作为一个整体的理论去理解和体悟老子的思维方式和整体观念。老子通过“虚静”诠释了他的道德修养,人生境界,政治方略等所应该要达到的状态和目标。

一、释“道”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老子的这句话道出了“天”“地”“人”“宇宙”再到最终的“道”的本质特征的同一性和整体性。那么在老子的思想中,什么才是“道”呢?

在道学几千年的文化演变中,随着历史的变迁,人们对老子的五千言有着多维的理解和诠释,尤其是道学中的核心概念——“道”。对老子的“道”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老子哲学的理论基础是由‘道’这个观念开展出来的,而‘道’的问题,事实上只是一个虚拟的问题。‘道’所具有的种种特性和作用,都是老子所预设的。老子所预设的‘道’,其实就是在经验世界中所体悟的道理,而把这些所体悟的道理,统统依托所谓的‘道’,以作为它的特性和作用。”[1]所以,老子所讲之“道”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意涵;“有时候,‘道’是指形而上的实存者[2];有些地方,‘道’是指一种规律;有时候,‘道’是指人生的一种准则、指标、或典范。”[3]等等。

不能说这些对老子“道“的理解是错误的,只能说站的角度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等等,才产生了不同的理解。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理解老子的“道”才能算是比较全面和正确呢?这在笔者看来,首先我们要明确老子的思维方式,我们应该把“道法自然”看成是思维方式,并且是不断否定的思维方式。并且“自然”是一种世界观,是对人生态度和世界的看法,是一种发展性的世界观,是人们体道和悟道之后的感悟并随之产生的价值观念上的不断改变。其次,我们不能把五千言具体化,把文中的章节独立化,把文中叙说简单对照世事理解的现实化。老子都是通过描述自然物的特性,人性的特征,社会的规律等等来说明一个他的理论的核心概念“道”。因此,“道”是老子高度的抽象物和万物的总规律,是“绝对整体观念”和“绝对整体规律”观念的体现。

西方哲学用“本体论”“生成论”等方式解释着我们的世界,而在老子哲学中用一个“道”字解释整体世界,因此这就决定了老子的解释不是具体的和细化的解释,而是给了我们一种无限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一章)

老子在对“道”的这个观念的解说中,用了两个观念——“有”和“无”,两者所指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而下到形而上,从时间到空间,从物质到精神,老子用“有”和“无”概括和解释了有、无和道之间的关系。同时把这个对立的两者合二为一,归为“道”,哲人老子在朴素的自然具体事务当中体悟到以“有”为体,以“无”为用(“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一十一章),上升到形而上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从时空上讲,是超越的,它包含对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无限延伸,包含着物理的空间和精神的空间及所有未知空间的转换,也包含着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同时超越和纵横时空。换句话说,就是一切世界本身的一切时空及一切超时空的变化就是“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道’”。(《老子》第二十五章)。同时“道”所指一切世界本身的最普遍的规律,它无处不在,却哪儿也看不见摸不着它“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在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迎不见其首,随不见其后。”(《老子》第一十四章)。

“道”是整个世界、整个宇宙、整个时空、一切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一切未知世界的“绝对整体”和“绝对整体规律”。而“道”这个“绝对整体”是“虚静”的状态,“虚”包含了一切,却持守“静”。作为当下自然的事物和人,和我们看到的世界是局部的,片段的,是单个的整体,所以作为自然当中的人处理一切事务要合符“虚静”的“道”,要把人自身看中是这个绝对整体的一部分,要合乎“道”的规律,这个世界才会是一个和谐的状态。

二、拟“道”

在老子看来,道的实质是虚静。“致虚极,守静笃”(《老子》第十六章),老子认为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状态,这是老子“虚静”概念的原型。“虚静”是行而上的哲学概念,亦是人生境界,同时它是如何落实到纷争搅扰的世事与人事的具体行为当中的主张。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说道家“以虚无为本”,可见“虚”的观念在《老子》中的重要性。“道”性是“虚静”的,所以它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这是超自然的力量,作为人事必然拟“道”才能与周围的世界达成和谐,而拟“道”必须做到“致虚极,守静笃”(《老子》第十六章)。

《老子》篇章是以整个自然为“绝对整体”,人是整体中的部分,作为有主观意识的部分人,需以通过“虚静”的状态拟“道”,符合“道”的规律,把“虚静”的“道”落实到人本身的道德理想、道德境界、人生智慧和人格修养。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云云,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忘作,凶。知常容,容能公,公能王,王能天,天能道,道能久,没身不殆。”(《老子》第十六章)在这里,老子通过“致虚”、“守静”的极致修养功夫,人们才能达到与万物融合、平等观照的大智慧,也就是与“道”合一的境界。“致虚”是要求人们回到当下,抛开一切现存的,所谓的知识、规则、技巧、名利等否定的方式排除一切干扰,虚怀若谷的体悟和观照当下的一切,让个人“小宇宙”的“道”符合大宇宙的道。“守静”就是保持娴静的,心平气和的心理状态,抛开物欲、名利等所引起的思想波动,才能有“观复”,才能体验万物古朴的根本,回复到生命的起点。“‘观’就是整体的直观、洞悉,身心合一的去体验、体察、观照。‘复’就是返回到根,返回到‘道’。体悟到‘道’的流行及伴随‘道’之流行的‘物’的运行的这一常规,才能叫‘明’(大智慧)。反之,不识常道,轻举妄动的必然有灾害。体悟了‘道’的秉性常规,就有博大宽容的形态,可以包容一切,如此才能做到廓然大公,治理天下,与天合德。与‘道’符合才能长久,终生无虞。”[4]

老子从整体上通过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述说,把“道”最终落实到道德理想、道德境界、人生智慧和人格修养,成为他推崇的美德:返璞归真、清静无为、知足不争、慈俭谦退、贵柔守雌、少私寡欲、见俗抱朴、致虚守静。他以“绝对整体”的世界观和宇宙观,用其否定之否定的整体观的思维方式,通过冷静的观照,道出了淡泊宁静的生活旨趣,反对逞强、暴力、权势、繁华、富贵、强烈的欲望、奢侈、腐化、骄横、居功自恃等负面的人生观。

三、老子之道的整体观念

“道”是整个世界、整个宇宙、整个时空、一切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一切未知世界的“绝对整体”和“绝对整体规律”。这种“绝对整体”和“绝对整体规律”的观念与西方的整体观念是两个不同的观念。首先它是以“一切”为内容,这个“一切”不带有任何的时间片段性,空间的有限性,物质和精神的分离性,事物和事物规律的区分性,主体和客体的第二者或第三者关系性,未知世界和已知世界切断性等等的“一切”。其次是它的不可描述性,不可描述性是因为人认识是局限的。宇宙的时空是无限的,未知的世界亦是无限的,规律的变化更是无限的等等,所以在人的理性范围内的认识永远都是局部的。在《老子》中,用“道”这个概念代指这一个“绝对整体”和“绝对整体规律”。老子的对“道”的描写正是对这种整体观的描绘,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第十四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孔得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忽恍中有象,恍忽中有物。窈冥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然?以此。(《老子》第二十一章)我们看待老子的“道”时,不能把“道”看作“绝对整体”和“绝对整体规律”是分开的或者是独立的,“道”就是“道”本身,就是“一切”,就是“绝对整体”和“绝对整体规律”。

观“道”:

“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老子》第一章)

这是一种观察方法,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没有限定性的整体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无”和“有”这两个观念是解释“道”的整体性的观念,“无”在时间上讲是过去和未来,“有”是当下;从空间上讲“无”是虚,“有”是实;从性质上讲,“有”是具体事务,“无”是事物的规律;“有无相生”就是一个“绝对整体”。我们在观察事务的时候,不要片面、片段、孤立的观察,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维度和观念去观察和思维事务。从这一点上讲,老子首先打破的是人的主观的局限性,让事物的客观性和人本身的客观性呈现,让有主观的思维的人回到部分。

体“道”:

拟“道”是体“道”的过程。拟“道”是拟“道”的状态---“虚静”,“虚静”是体“道”的通道。“道”是以“虚”包容一切,生成一切,以“静”对待一切的发展,处理一切的变化;人要合符“道”这个整体,就要合符“道”的“虚静”状态,才能体悟“道”的一切规律,与“道”合一,“人道”即“天道”。如老子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体“道”的方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第五章)(体“道”之人)。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云云,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忘作,凶。知常容,容能公,公能王,王能天,天能道,道能久,没身不殆。”(《老子》十六章)(体“道”终极结果)。

总而言之,在老子思想中所体现的是以“道”这个“绝对整体”和“绝对整体规律”的一种完美的整体观念,这种观念是通过“虚静”状态落实到人事当中的。“虚”不是空虚,是能包容一切;“静”不是死静,是不妄为。是教人以完美的整体观来处理和观察当下的一切事物的一种处世方法和世界观。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22~23页

[2]“实存”是指真实的存在。这个真实的存在的“道”,具有形而上的性格,我这里所说的“形而上”的性格是指它不属于形器世界的东西,它无确切的形体,也适切得称谓,我们无法用感官去直接接触它的存在。

[3]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道典诠释书系(1),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22~23页

[4]郭齐勇:中国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45页

On Holism of Laozi'Dao

TANGYue-hua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ollege ofpublic administration,Changsha 410083 Hunan)

In laozi's philosophy,Dao is the beginning and nature for the whole wold and everything.This paper tries to discuss the concept and understandingofDaofromthe angle ofXujing.

Dao;Xujing;holism

B82-051

A

1671-5004(2012) 03-0045-02

2012-6-11

汤跃华(1987-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猜你喜欢

整体观体悟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田野调查和学术整体观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推进零售业务标准化转型需要整体观
智者老子
体悟书法
不一样的体悟 2014 RFC国际雨林赛后记
基于“整体观”的“韦达定理”教学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