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当·斯密同情思想探析

2012-08-15蔡敏莉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斯密亚当旁观者

蔡敏莉

(苏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亚当·斯密是经济学领域的主要创立者,他认为在经济行为中,人们追求的完全是个人的利益,人们在利己心的作用下从事各种劳动,从而创造了社会财富。同时,斯密以同情为理论基础,论证了具有自私本性的人们如何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中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同情思想是斯思伦理学的核心思想。

一、亚当·斯密“同情”的涵义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的第一章,就阐述了“同情”的涵义。“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的幸福而感到幸福以外,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当我们看到或逼真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1]5亚当·斯密所阐述的同情,最基本的含义是怜悯,就是当我们看到别人的不幸遭遇时会产生的情感,这种情感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去主动关心他人的命运,为他人的幸福而高兴,为他人的痛苦而悲伤。在亚当·斯密看来,同情心是人的本性,并不只是善良、慈爱的人所特有的,即使是罪恶滔天的罪人,他也拥有同情。

一方面,亚当·斯密把同情看作是一种怜悯他人的道德情感;另一方面,他把同情看作是一种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角度进行想像的换位思考的能力。亚当·斯密认为我们能够通过推己及人的想象,体会当事人产生情感的历程。但是我们与当事人所产生的情感或行为很可能会有程度上的不同。“在当事人的原始激情同旁观者表示同情的情绪完全一致时,它在后者看来必然是正确而又合宜的,并且符合它们的客观对象;相反,当后者设身处地发现前者的原始激情并不符合自己的感受时,那么,这些感情在他看来必然是不正确而又不合宜的,并且同激起这些感情的原因不相适应。”[1]14当旁观者的情感和当事人相同时,旁观者就会理解和认同当事人;反之,旁观者则会认为当事人的原始激情是不正确、不合宜的。因此,旁观者和当事人之间为了达成情感上的共识,他们需要通过换位思考,尽量使双方的情感达成一致,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具有合宜性。凭借着同情,人们得以在情感上产生沟通和共鸣,人们情绪和情绪的表达都能够合宜。

二、亚当·斯密同情思想概述

1.同情与道德判断

同情是作为我们道德判断的基础而存在的。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对他人的行为具有自己的判断力。亚当·斯密认为,对行为所产生的道德认同,不是因为它是有用的,而是依据旁观者的同情来判断。感情支配着行为,判断行为是否恰当,取决于支配行为的感情是否得当。当人们对别人的行为进行评判时,一般都把自己想象成一位公正的旁观者,努力把自己置身于对方的境况当中,然后进行设身处地的想像,设想如果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中所产生的感情。如果公正的旁观者的感情与当事人的感情一致,意味着当事人的行为是恰当的;反之,则说明当事人的行为是不恰当的。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不但会对他人的行为进行道德上的判断,而且也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道德上的判断力。因此,亚当·斯密还论述了道德的自我评价问题。人们对自己品行的道德判断,其实就是用别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品行。所以,斯密认为,在道德的自我评价中,人们实际上是站在他人的立场来看待自己的行为,通过想象中的公正无私的旁观者来审视自己的行为,看自己能否与自己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亚当·斯密运用同情理论进行的道德判断能够从本源上调整人们的行为,使人们的行为更具有合宜性。

2.同情与社会秩序

首先,同情能够增进社会成员间的情感。亚当·斯密认为,同情不仅能够增加快乐、减少痛苦,还能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在同情的过程中,旁观者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进行设身处地地想象,凭借想象站在当事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因此,旁观者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当事人的情感,明白了当事人发生这样行为的原因。而当事人也会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在同情的作用下,当事人能够理解旁观者的想法。这样,人们在换位思考的过程中增强了对他人的理解,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其次,在同情机制的作用下,处于社会交往中的人们可以调节自我的情感,进而与他人在情感上达到协调一致。一方面,在同情的基础上,那些动机不正当,并给其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会激起人们的愤怒之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人在他达到目的回想自己所作所为的时候,会感到万分的懊悔。他会讨厌自己,也会可怜受害者,害怕自己变为人们愤恨和声讨的合宜对象,这样他的内心充满了恐惧。相反,那个根据正确的动机做出慷慨行为的人,他就可以期待自己成为别人感激和爱戴的对象。这样,我们能够辨别出自己的行为是否合宜,从而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人们在同情的作用下能够和谐相处,社会也能够保持秩序井然。

3.同情与美德

旁观者努力体谅当事人的情感,当事人努力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旁观者所能赞同的程度,两者通过努力,在同情机制的作用下,美德得以产生。亚当·斯密说,“正是这种多同情别人和少同情自己的感情,正是这种抑制自私和乐善好施的感情,构成尽善尽美的人性;唯有这样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激情协调一致,在这中间存在着人类的全部情理和礼貌。”[1]25斯密对这些超出一般品质的优越情感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四种美德:关心自己幸福的品德是谨慎;关心别人幸福的品德是正义和仁慈;能够维持各种情感平衡的品德是自制。例如,谨慎的品德就是在同情的作用下形成的。“个人的身体状况、财富、地位和名誉,被认为是他此生舒适和幸福所依赖的主要对象,对它们的关心,被看成是通常称为谨慎的那种美德的合宜职责。”[1]273人们关心自己,但也能够抑制自利之心,把自己变成得到尊重的合宜对象。正义是社会存在的基础,维护正义,不一定会受到赞扬,但是违反正义则会受到惩罚。人们都有自爱之心,但是不能为了自己的幸福而破坏了别人的幸福。人们会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进一步思考问题,从而遵从社会规范。因此,正义会对我们的行为存在某种约束和限制。仁慈的品德则不具有强制性,缺乏仁慈的品德不会受到责备,但是,仁慈的品德达到一定程度时,旁观者则会称赞不已。因为人们非常容易受到激情的影响,而违反了他在清醒情况下所能坚持的准则。因此,自制的品德与谨慎、正义、仁慈一起使人成为完善美德的人,在最完善的自我控制的支持下,人们才能尽到自己的职责。

三、同情思想的现实意义

1.同情思想有利于个体道德的培养

在同情思想中,亚当·斯密提出的许多看法都有利于个体道德的培养。例如,斯密认为在同情产生的过程中,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了解他人所处的境况,理解他人的感情。这样,人们就会爱护他人、帮助他人、关心社会。斯密还认识到同情对社会道德的内化作用。社会道德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约束,人们需要凭借着“公正的旁观者”是否赞同其行为,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即通过同情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合宜性,这有助于人们形成 “慎独”的心理。依靠同情的作用,人们能够更自觉地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社会道德规范能够渗透到人们的认识之中,并指导着我们的行动。

2.同情思想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每个人都有同情心,因此,人与人的相互沟通是完全有可能的。亚当·斯密认为,利己和同情是人性的两个方面,人既有自私自利的一面,同时,在正义、仁慈之心的促进下,人们又能形成美德。所以,在人际关系中,人们能够很好地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是融洽、和谐的。同情是人与生俱来的感情,尽管经济社会中的人具有自私性,但是在同情的作用下,能够做到自利和利他这两种感情之间的统一。因此,同情可以使社会成员之间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3.有助于增强道德建设的效果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冲击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道德领域的建设也是非常紧迫的。亚当·斯密的同情思想对于我国当前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改革开放后,人民的主体意识不断得到增强,传统的说教式的道德教育方式已经脱离社会的实际需求。在进行道德教育时,教育者应该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将教育内容转化为自我要求,充分运用斯密的同情理论,从受教育者的感情、心里出发,从而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

[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聂文军.同情在亚当·斯密伦理思想中的作用[J].现代哲学,2007(09).

猜你喜欢

斯密亚当旁观者
安全生产没有旁观者
亚当·卡罗拉的十大珍藏
旁观者之眼:外媒视角下的吴忠信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
语言层次
亚当·斯密道德理论的核心是什么?——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题解
旁观者,未必清
关注校园暴力的旁观者
需求、天性与产业发展——来自亚当·斯密的启示
从原始情感到道德基础:关于亚当·斯密同情理论的思考
开车时别发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