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微探
2012-08-15郭丽平
郭丽平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河北邯郸056005)
高等院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微探
郭丽平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河北邯郸056005)
高等院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和营造创新城市文化等方面。对高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作用初步的探讨。
创新;城市建设;高等院校
创新型城市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研究机构COMEDIA的创始人Charles Landry在其代表作品《创新城市》中提出1Charles Landry.The Creative Cith: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M].London:Earthscan Publications,2002.,随后,创新型城市建设这一课题迅速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我国在2006年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纲要》首次提出了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城市是组成国家的基本单元和国家发展的重要载体,科技研发中心、创新人才、资金、设施等资源主要聚集在城市中,建设创新型国家,首要的任务就是提升城市的整体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以创新型城市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创建创新型区域,推进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发展进程。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指城市建设过程中,摆脱以往粗放型、外延型发展模式,形成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才、文化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新动力,注重内涵式发展,建设以创新文化为基础、科技进步为动力、自主创新为主导的新型城市发展形态。而高等学校是城市“人才、技术、成果、信息”的四大资源宝库,高校肩负着不断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技术,以及参与孵育高新技术产业的重任。同时,高等院校对文化具有保存、传承、改造和创新的作用。可以看出,高等院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一、在教育中的作用
建设创新型城市,首先要具备一个基本要素:创新主体——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创新型人才。高等学校对城市经济建设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最根本贡献是培养城市创新人才,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城市建设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首先,全面修订培养方案,从制度上保障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根据学科特色、地方需求、资源共享的要求,组建跨学院的学科基础平台,进一步强化基础宽厚与学科交叉,更新理论课程,重视实践环节的课程设计。
目前,高校的教学改革立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创新培养模式,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强化实践环节。鼓励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就业需求设置专业和专业方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行业联合办学,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形成具有地方特色与学校优势的专业、专业方向与课程,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另外,高校通过发展优势专业、支持重点专业、改造老专业、扶持新专业来进一步整合资源,以创新为引导加强专业建设,形成一批具有优势特色的重点专业;把适应地方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的新兴专业培育成为特色专业。
高校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习惯,保护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形成激励探索创新、宽容失败的校园气氛,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自己的禀赋和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和动手能力,培养真正适应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创新型人才。
另外,高等院校是组成城市教育系统的重要部分,同时,对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教育发展也有推动作用。
从长远来看,培养创新型人才应该从中小学教育开始渗透,这就要求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高等院校利用自身高级学术人才汇集的优势,通过继续教育和师资培训的方式,可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利用高等院校学术自由、尊重创新的氛围,配合创新型城市建设战略目标,引导中小学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把创新观念、创新意识的理念转变成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促使“创新”植入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完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阶段和过程。
二、利用先进设施、前沿信息、高端研究人才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
高等院校内学科齐全,聚集着国内各学科研究的高端研究人员。高等教育在创新知识方面,有其学科专业、人才、信息、学术环境等诸多优势。过去的20年,在世界基础科学领域重大发现中,有70%是高等学校取得的,高等学校在高新技术生产方面的作用也日渐突出,高等教育以其知识和智力的创造力为知识经济提供动力,日益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很多城市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名校云集、知识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促进大学热门研究领域与关键产业和战略地区合作,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资金、人员投入,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根据对其他国家创新型城市发展的研究表明,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特别是一流大学云集的城市,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脚步更快,这些创新型城市具有共同特点,主要是创新指数普遍较高,其中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部专利申请量的70%以上,这些创新型城市一般都依托国际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明星的科技产业优势,围绕大学形成高新技术园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例如印度班加罗尔、美国硅谷、加拿大渥太华、英国伦敦等。
高等院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开放学校学科实验室、科研基地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地方和企业提供更全面的科技服务;积极探索与企业联合的路径,鼓励企业和高校、研究院所联合建设实验室、产品研发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组织,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强化应用型研究的市场导向,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转化速度,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鼓励教师深入高新技术企业和学科性公司兼职,理论指导实践,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高校科技中心的“孵化器”功能,从而更好地融入城市创新体系之中,更好地发挥高校新技术、新知识、新科学辐射源的作用。
三、构筑创新文化、形成城市精神
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建立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制度等,形成适应创新型城市发展建设的创新文化,形成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有效内驱力。创新型城市文化建设中要特别突出创业创新这个核心内涵,形成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使创新意识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创新活动得到社会的尊重,整个城市形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包容梦想的文化氛围,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舆论氛围,提升城市居民的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文化。
高等学校是创新文化的引导者,倡导自由、严谨的学术气氛,鼓励和支持创新,高等院校作为科技文化中心,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辐射功能,往往是城市精神文化发展的源头和城市精神的象征,在构筑城市文化、形成城市精神,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高等院校的存在,本身就起到榜样的作用,对优化城市人文环境,形成良好的市民风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高等院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为城市建设补充高素质人才,为城市建设者提供进一步学习深造的机会;近代,高等院校担负起科学研究、新技术研发的职责,为城市建设贡献新技术、新成果不计其数;发挥“磁场效应”促进城市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营造创新城市文化。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高等教育在各领域各层次展现出更多更细致的贡献。从长远看,高等教育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义将远远超出人才支持、科技服务、知识创新、文化创新。
[1]蔡真亮.对高等教育在城市建设中作用的再认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8)
[2]费时影.浅析高等教育与我市综合发展水平的关系[J].大庆社会科学,2002,(5)
[3]单文慧.城市发展的内涵与内驱力[J].城市发展研究,1998,(2)
[4]阎堃,顾培亮.我国城市化进程与高等教育发展[J].教育研究,2003,(11)
[5]王锡宏.发展地方高等教育应有的战略眼光和有力举措[J].中国高等教育,2002,(19)
[6]张炜.充分发挥高校对地方经济建设的作用与潜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2,(20)
[责任编校:张勇]
G646
A
1009-5462(2012)02-0035-03
2012-03-12
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高等院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项目编号:0934201076)的结项论文。
郭丽平,女,河北邯郸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