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理论的校企合作中学校作用的研究
2012-08-15马宁
马 宁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实训中心,河北邯郸056005)
校企合作办学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共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开展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以推进政府统筹、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为重点,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文也明确提出要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与行业企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文进一步就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提出了要求。然而合作是双向的,行业企业只有在合作中受益匪浅,才能真正调动其积极性,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因此,搞清自身应该发挥的作用并有针对性地改善自己的不足之处是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必要条件。笔者试图借助资源理论分析归纳企业竞争优势资源并探讨学校对其能够产生的贡献,进而理清校企合作中学校能够发挥的作用。
一、企业资源理论与竞争优势资源
企业资源理论(RBT)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源自沃纳菲尔特(Wernerfelt)于1984年发表的开创性的文献《基于资源的企业观点》,主张从企业内部因素来考察企业竞争优势。该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拥有和控制的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并不可替代的异质性资源(Barney,1991)。对这些关键资源进行识别并进行有效开发、培育、保护和提升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Grant,1991)。
美国学者戴斯和拉普金(Dess and Lumpkin,2003)将企业广义资源分为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组织能力三大类。其具体分类内容如下:
有形资源:包括金融资源,实物资源,组织资源和技术资源(有专属知识形态,有公开形态)。
无形资源:很难被竞争对手解释并模仿的是无形资源,通常无形资源深深地根植于随时间演变累积形成的独特的惯例和实践中,并与之融为一体。包括人力资源,创新资源,声誉资源。企业文化也可以成为竞争优势的来源。
组织能力:组织能力不是特定的有形或无形资产,而是企业用来把投入转化成产出的能力或技能。例如,杰出的客户服务、卓越的产品开发能力、一流的创新方法和生产过程的灵活性。
不难看出,竞争优势资源主要是指无形资源和组织能力。对这些战略资源进行细化梳理就可以找到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为企业服务的切入点。
在国内外众多研究成果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Hall(1993)提出的无形资源和能力框架体系,其中,无形资源包括:合约和政府许可,商业机密,专利、商标、版权和注册设计等知识产权,数据库,产品和公司的声誉,个人和组织网络等。而组织能力包括:雇员、专业顾问、供应商和分销商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组织文化(对高质量标准的理解、应对挑战的能力、变革能力、学习能力等)即组织对环境的敏捷反应能力和快速应对能力等。
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较多,技术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站在帮助企业开发竞争优势资源、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角度,笔者将企业无形资源和能力归纳划分为:专有技术与设计资源、声誉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技术创新能力、组织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营销与服务能力等8种资源和能力。
二、高职院校的合作与服务作用
(一)高职院校的社会职责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高职院校应面向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要结合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的实际情况,面向一线,调动高职院校的优势资源,以扩大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资源为目标,服务企业和农村,开展合作。
(二)校企合作的应用属性
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属于一线技术应用和研发型而非科学研究型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是一线技术和管理人员,学校的科研也应聚焦于解决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技术问题。因此,深入企业一线,结合区域行业企业的具体情况,以技术应用为主线,加强学校技术条件建设和师资(科研)队伍建设,是做好校企合作、提升企业竞争优势资源的先决条件。脱离企业、纸上谈兵便得不到企业的重视,校企合作无从谈起。
(三)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的作用
依据前文所述企业的8种无形资源和能力,可以将学校能够发挥的作用归纳为: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与服务、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对外沟通等4类。
1.人才培养包括:毕业生输送、企业员工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等
这主要针对的是企业人力资源的提升。当然,按照Boxall(1996)提出的“人力资源优势”概念,人力资源优势包括人力资本优势和人力整合过程优势两部分,学校教育主要针对其中的人力资本,这也是高职院校的优势和主要作用。
在校生应当如何培养的问题,本文不作详述,但这里必须提出的是,我们要让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深度介入,站在更加主动的位置上。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与企业合作建立了“企业冠名班”,企业输入资金、设备、技术、师资、企业文化等,提供就业岗位。显然,这种模式有利于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同时对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进而提升企业营销能力也大有裨益。笔者认为,“企业冠名二级学院”、“企业群二级学院”等应是更高层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技术培训、文化培训、开展职业资格鉴定,使企业员工获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将有效改善员工个人和群体的的智力结构,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技术能力、创新精神。进而促进企业生产服务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营销能力,提升企业竞争优势,为企业适应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准确把握市场提供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2.技术开发与服务包括:技术研发、产品设计、新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服务等
如前述校企合作的应用属性所论,高职院校针对一线技术的应用、研发和推广并开展产品设计。其中也包含营销与服务技术,这方面中小企业尤为需要。这是校企间在生产、经营层面的直接合作,与企业经济效益直接挂钩,是学校价值在企业眼中最直接的体现。高职院校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在与企业的合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工程能力,力求对企业专有技术和品牌产品(专利技术、核心技术、专利产品、商标等)的形成以及产品营销做出突出的贡献。
3.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包括: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管理等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本企业特有的且为企业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
我国企业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欠缺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和经营,只顾自身经济效益和眼前利益的价值观,使一些企业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和发展。
设有管理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可以发挥自身的人才和研究优势,主要从行为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帮助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形成包括企业行为规范、企业人际关系规范和公共关系规范在内的行为层面文化;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在内的制度层面文化;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风貌等在内的精神层面文化。另一方面,为了真正将企业文化落到实处,使其发挥实效,高职院校还应帮助企业开展企业文化管理,形成激励机制、纪律约束机制、凝聚机制。通过长期的渗透,使企业文化在员工心里生根,使员工行为从他律走向自律,使企业进入组织管理的最高境界——文化管理,从而提升组织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营销与服务能力。
总之,如果高职院校能够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并做到对外有吸引力,对内有凝聚力,则必将显著促进前述企业竞争优势资源的全面发展,提升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
4.对外沟通包括:与政府和行业组织的沟通、业界沟通等
随着社会对高职教育认识的逐步提高,各级政府和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强,各地区逐步将“校企合作”以立法的形式加以促进,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共建高职院校,探索建立高职院校董事会或理事会。因此,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和业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为行业企业搭建信息、技术的交流平台,强化企业的社会关系资源。笔者认为“交流平台”可包括:区域产业信息中心、区域技术研发与推广中心、区域行业科技示范基地、区域行业企业家论坛等多项内容。这些机构可以由学校和行业组织牵头,区域企业参加组建,但笔者认为,最好的方式是由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学校与行业组织主办,区域企业参加组建,这样会对区域企业产生更强的不可替代的号召力。可以想见,该“交流平台”为政府、行业企业、供应商、经销商等搭建起了各方沟通的桥梁,能够有效促进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协作关系,扩大产业内技术、市场、政策等信息交流程度,有助于企业更多地分享营销渠道,对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促进营销等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与政府的沟通与良好关系则能减少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运行的制度摩擦成本,获取更多的外围资源。
三、学校的针对性举措
高职院校要想充分发挥上述作用,在积极谋求政府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和形成政、企、校相结合的高职办学董事会或理事会的同时,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以下关键问题。
(一)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
高职院校要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侧重点,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资源为己任,有预见性地开设和调整专业,尽可能全面地为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各环节提供有力、及时的技术、人力、服务支持。学校能够为企业提供的支持和服务越全面越专业,校企合作的深广度就会越大,企业的积极性就会越高,就越容易形成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开发符合区域产业要求的专业并形成完善的专业群是目前高职院校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教师评价与激励制度,造就结构合理、工程能力突出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团队
所有规划和任务的制定和完成最终要靠人来实现。因此,拥有一批理想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团队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历,工程能力和科研能力亟待提高;缺乏在工程界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团队结构不尽合理。
对上述问题,笔者作如下分析:
首先,人事制度与学校发展的需要不匹配。尤其是一些改革力度不大的省份,教师属于事业单位全额拨款人员,一般不允许引进企业人员,甚至只允许招收高校应届毕业生,而这与高职院校突出教师实践能力的需求极不协调,招收的教师不具备工程实践能力,有工程能力的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又进不来,团队的工程能力和素质可想而知,相应的合作与服务能力自然不强。笔者认为,直面问题、坚持不懈、突破固有思维、借鉴国内外成熟的先进经验应是校方坚定的选择。
其次,教师评价和激励制度不完善、不合理。许多院校在晋职、评优时注重教师发表论文和科研获奖,而不考虑其论文和科研项目与专业教学以及企业生产、服务是否有关,这直接导致论文与科研成果脱离教学、脱离企业实践,成为闭门造车之物,鲜有实用价值。而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的教学研究项目缺乏校内规划和立项,其成果多数对教师晋职、评优起不到作用。教师参与工程项目设计、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更因没有“权威证书”和“政策依据”而在晋职、评优中变得毫无用处。以上直接导致教师丧失投身教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积极性。
第三,组织机构设置跟不上改革的需要。伴随着教学做一体化的改革,实验实训基地成为教学、培训、科研的主要场所,其规模越来越大,设备管理和日常运行管理任务也越来越繁杂,单靠原有的系部管理人员将无法应付,因此,建立专设机构、增加教辅人员、实施院系两级管理是基地正常运行和良性发展的组织保障。教学、培训、科研的项目化要求院系形成与之相配套的项目教学和科研团队,而以学科或专业为基本单元的教研室体制显然满足不了要求,需要探索项目负责人制的团队运行管理体制,赋予团队一定的人事权、经费支配权,根据项目需要决定团队成员,保证团队结构的合理性。
(三)立足教学、科研和对外服务,建设与之相匹配的校内实践场所和设施
良好的校内实践场所和设施是开展校企合作的基本物质保障。理实一体、突出实践的职教特征要求校内要具备满足课程建设要求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境和设施,同时要保证设备与技术的现实应用性、先进性和适度的超前性。要减少验证性实验设施,尽可能以仿真实验实训设施为辅助、采用商用设备、营造真实职场氛围。但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购置大型、贵重设备的前提是要评估设备的利用率,必须通过校企合作解决设备运行和保养费用的问题。教学和培训设施并不是先进的商用设备的简单堆砌,它需要教学团队根据认知规律,在购置设备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设计、开发与制造,这应是建设校内实践场所和设施的主流,也是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需要大力提升的瓶颈问题。另外,要进一步拓展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通过政、企、校合作,逐步实现共建专业性公司、区域产业信息中心、区域技术研发与推广中心、区域行业科技示范基地等,以便将校企合作逐步引向深化。
四、结语
高职院校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聚焦企业竞争优势资源,认清企业需要,以创新的思维有针对性地增强自身的合作与服务能力,完善管理体系。在具备了充分的合作资本后,校企深度合作便会顺理成章,高职教育便会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Z].教高[2010]8号文
[3]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Z].教职成[2011]6号文
[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文
[5](美)格里高利·G·戴斯,G·T·拉普金著.邱琼,刘辉峰译.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3:69
[6]王丰,宣国良,范徽.资源基础观点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4):50~53
[7]马昀.资源基础理论的回顾与思考[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12):23~27
[8]余光胜.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理论演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10):2~7
[9](美)罗伯特·格兰特著.胡挺,张海峰译.公司战略管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