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的失业类型、原因及对策研究——基于经济学失业理论视角下的分析*

2012-08-15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失业经济社会用工

杨 钧

(1.新乡学院管理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2.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9)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高校扩招以及人才培养与市场对人才素质能力需求的错位,20世纪90年代后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并存是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中特有的矛盾现象。近年来,就业市场上还出现了一个就业悖论的现象,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企业的用工荒。企业的用工荒体现在一高一低:高指的是高素质的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和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研发人才缺乏,低指的是生产一线技术工人和基层管理人员的缺乏。比如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依然严峻的同时,2004年3月首次在珠三角地区又出现了企业“用工荒”现象[1]。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央政府采取积极救市政策,在大学生“就业难”尚未扭转的背景下,企业“用工荒”于2010年春节后再次骤现,并迅速从东南沿海地区向内地蔓延。这次企业“用工荒”主要表现为“高级技工荒”和“短期普工荒”两个方面[2]。因此,大学生失业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我们从“用工荒”视角下来分析大学生失业的原因,探究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1 基于经济学失业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失业的类型与原因

从近几年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表现上来看,我国大学生就业难主要体现在“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两个方面。

1.1 大学生自愿失业

“自愿失业”是指大学生所要求的实际工资超过了其边际生产力,或者说不愿意接受现有的工作条件或待遇而造成的失业。这类失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就业意识淡薄和缺乏自立意识等原因所致,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焦点和核心。主要有以下类型:

1.1.1 就业观念滞后所导致的失业

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导致了整个社会对就业的评价形成了传统习俗的惯性,有些大学生也不例外。大学生就业观念仍停留在进事业单位、国营单位和公务员等“铁饭碗”的状态,不愿意接受其他类型的工作条件。2012年9月17日,新浪网上发布了《研究生毕业回家种地,老父亲抑郁服毒自杀》的视频,讲述的就是河北保定的一位研究生因就业目标是要进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未果,回家种地,其父亲接受不了这一事实服毒自杀。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大学生本人、家长以及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铁饭碗”时代。有学者指出,“既有不合理的分配机制致使贫富差距拉大、财富向特权阶层和特定利益集团倾斜,高收入、高福利以及权力寻租等引致当代社会价值观由‘治于人’向‘治人’的异化,工资等市场机制的调节被大大地弱化了,从而导致成百上千人争考公务员的热与企业招工遇冷并存的怪象[3]”。实际上,大学生选择自愿失业的背后因素不难看出社会价值观评价问题是一重大诱因。

1.1.2 缺乏自立意识所导致的失业

1999年扩招后的大学生,从年龄上来讲就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20世纪80年代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改革开放的积极作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这也导致了有部分大学生缺乏自立意识和吃苦精神,甚至缺乏信仰而沉迷于网络世界,选择了逃避社会和社会责任的生活方式,比如有些大学生重新从学校返回到父母身边,成为了不就业的“啃老族”;有的学生混迹社会,无所事事,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等。这类失业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化配置造成了巨大浪费,需要尽快进行调整和引导。这类失业从表面上来看是由大学生自身素质和就业意识所导致。实际上,教育体制、社会和家庭观念、社会保障、地区资源分布、公共设施发达水平等禀赋不均衡以及户口、职业歧视、分配歧视等制度性篱笆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2 大学生非自愿失业

非自愿失业是劳动力愿意接受现工作待遇和工作条件而仍不能就业造成的失业。根据失业的原因来分类,非自愿失业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2.1 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大学生在职业转型或重新发展定位过程中的一种过渡性的失业。

其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人力资源的流动性越来越强,大学生对就业观念发生了变化,较以往相比,一辈子从事一种职业的现象越来越少,跳槽的频率或职业转换的频率越来越高。这类失业特征是暂时性和可控性,因此社会对这类失业没有必要过度紧张,可以通过构建完善的市场就业机制和就业平台来解决这一失业问题。

1.2.2 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大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观念等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或供需出现错位,有的大学生找不到就业岗位,而有的岗位招不到大学生,岗位空缺与失业并存[4]。这类失业是由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错位引致的。这类失业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以及教育结构的完善、职业再教育推进等得到逐步缓解。从表面上看,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外部需求的扰动、高房价引致的务工成本上升等因素造就了低端与中、高端就业市场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阻碍了劳动力资源的自由流动,进而导致配置的再次扭曲。事实上,社会保障制度及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和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才是导致二者悖论性并存的主因,而这些归根结底都是生产力非均衡发展的产物。所以,根治“就业难”与“用工荒”的矛盾还要着眼于如何实现生产力发展的新均衡。

1.2.3 季节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主要是大学生从事的季节性较强的职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又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而造成的失业,比如旅行社、冷饮店、啤酒企业等。这类失业的原因主要是行业产品本身特点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季节性决定的。其主要特征是客观性和阶段性,可以通过社会兼职或增强人力资源的流动性来改善这一失业现状。

大学生失业是指经济社会发展中新创造就业岗位的有效增加量远不及累计未就业大学生的数量,从而在客观上造成任一时点上存在一定量大学生失业的必然性。这类失业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就业制度和增量就业的特性等因素决定的,与教育水平、学生素质和就业观念基本无关。从现实的角度来看,1999年以来高校的持续扩招也是造成大学生非自愿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1999年,全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只有101万人,到了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60万人,这一数据为1999年的6.6倍,至目前为止,2011年毕业生尚有近100万人未找到工作[4]。当然,除了上述失业的类型及原因之外,“信息不畅”也是导致失业的重要原因。信息不畅是由各级政府或高校提供就业服务职能缺位所致,是人为的失业。不对称就业信息扭曲了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机制,从而导致地区之间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隔离,增加了大学生供求的地区间的矛盾,致使就业难上加难。不过,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就业与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2 基于经济学失业理论视角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2.1 高校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悖论性并存,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各种矛盾在就业方面的具体反映,而且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真实写照。弄清楚二者悖论性并存的根源,方能对症下药,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从而对根治就业与用工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借鉴。高校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积极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校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2.1.1 准确办学定位

高校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尤其是区域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准确办学定位。办学定位包括办学类型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办学特色定位等。高校办学定位的确定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首先是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办学的根本任务,高校要紧密结合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做好办学定位;二是办学主体的要求。不同层次和办学类型的学校,服务面向是不同的,高校办学不仅要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社会的发展,还要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是要依据高校自身的办学资源要素禀赋。高校自身的办学历史、办学现状、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对办学定位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高校要充分继承优良的办学传统,积极寻求社会办学资源的支持,准确办学定位。

2.1.2 调整学科专业

高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不断调整学科专业机构,通过调整学科专业机构,增加学科专业与产业结构发展的契合度。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方面,高校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要理性,不能盲目地追求热门和眼前的利益,要从学科专业长远的发展出发,要慎之又慎。二是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要有前瞻性,要对经济社会未来发展趋势有准确把握,不仅是学科专业形式上或名称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2.1.3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专业方面主要症结有两个:一是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在制约着其行为方式,包括价值取向、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等;二是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欠缺,理论与实践没有协同发展。高校要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评价机制等各个方面进行调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也对学生素质能力明确了意见:“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落实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因此,高校要努力推进实践育人工作,从教学实践、生产实践、德育实践、劳动实践、科技实践、社会实践、军事实践等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适应社会和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2.2 国家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

首先,国家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为大学生搭建就业平台。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的不适应性、产业结构与生产要素的不匹配性和产业内部组件的不协调性等方面。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的不适应性直接导致了产品或服务结构的失衡,进而间接导致可供选择的范围。生产是协调居民消费和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重要环节。作为生产重要实现形式的产业结构,在适应需求结构的同时,必须匹配各种生产要素禀赋。面对当前我国人力资源供给的状况,良好的产业结构可以充分发挥各种人才的优势,继而把这种优势转化为产业核心竞争力。然而,“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现实点击了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的严重不匹配。事实上,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投入产出关系,产业内及产业间的投入产出要协调一致。人力资源等投入要素在不同产业间的非均衡配置,导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产业与过剩产业、“用工荒”与“就业难”等矛盾性并存。这实质上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就业、生产和消费等层面的表现。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我们国家逐渐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正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结构也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会对人才结构产生新的需求,也会给大学生的就业创造新的平台。

其次,国家要完善大学生的就业机制。大学生在刚走入社会的时候是弱势群体,因为他们对社会缺乏认知,国家要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和就业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学生必要的支持与帮助,为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再次,国家还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干预。大学生在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之时,会产生一系列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心理问题。可以引用马克思的话形象地描述为:“一座小房子不管怎样小,在周围的房屋都是这样小的时候,它是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需求的。但是,一旦在这座小房子近旁耸立起一座宫殿,这小房子就缩成可怜的茅舍模样了[5]。”

2.3 大学生自身要转变就业观念和提高职业素质,提升就业和创业能力

首先,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高校、社会和家庭都有引导学生树立大学生健康就业意识的责任。一是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进入到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在自我的就业定位上要更加现实,要从基层做起。二是要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在制订职业规划的过程中,要科学设定职业发展路径,将受到的挫折和就业的困境本身都作为职业规划设计的一部分,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适应能力。

其次,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包括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大学生在校期间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大学生在校期间要积极广泛地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与人沟通、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需要。

再次,大学生还要培养创业意识。对大学生来讲,创业是最好的就业。因为创业不仅解决了个人的就业问题,还为其他大学生和社会青年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高校可以通过创业大赛和项目论证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但创业要承担较大的风险,所以高校要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大学生认识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能力。

2.4 企业要从战略发展角度出发,积极参与大学生就业工作

首先,企业要认识到大学生的需求。大学生在走出大学校门之后,首先要解决的是吃饭、住房等基本生存问题。当前,金融危机后的信贷紧缩、楼市调控和欧债危机等在制约高房价的同时,也波及出口贸易、加工制造等行业,导致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增长缓慢。加上遍及大小城市的建筑热及其引致的经济增长,缩小了内地与沿海、中小城市与大都市之间的收入差距,致使一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选择就近择业或者回乡创业而分流了劳动力市场。作为昔日“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为了缓解房价飙升、房租上涨等生活成本过快增长的压力单向地蜂拥竞争少数高薪、高福利、高保障的高端就业职位,从而导致公务员热等一直高烧不退与企业用工遇冷的矛盾。总之,对于企业来讲,改善待遇和优化大学生的工作学习环境是促进人才流动机制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西方学者克莱尔肖特曾论述道:“贫困所指,并不仅仅限于物质和伤及人体的剥夺,它也损害人的自尊、尊严和自我认同,堵塞他们参与决策的过程、进入各种机构的途径。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这些方面往往互相加强,使得若干群体之易受伤害的程度沿螺旋线上升。[6]”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生存和发展问题并存的时候,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保障同等重要。

其次,企业要从战略角度关注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企业吸引大学生就业的直接方式是提高大学生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在住房、培训和发展等方面为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的发展要有人才,大学生不仅有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还有热情和精力。企业要以宽容的心态关注和培养大学生的成长,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的决策,提高人力资本效益。

再次,企业参与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有三种途径。一是企业直接和高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的活动,比如订单培养和定向委培等方式。二是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和实习的平台,积极为大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三是企业通过对毕业生的招聘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选拔优秀的毕业生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实现大学生和企业的双赢。

3 小结

大学生失业的原因是多层次、多方面和多角度的,是生产力长期失衡的结果。要根治大学生失业,从内容上看,不仅要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调整教育结构、调节收入差距、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规范相关法律和制度,而且要实现经济结构、收入结构的合理化和优化,最终实现生产力发展的均衡;从时间上看,要把短期策略与中、长期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方能实现根治之目的。总之,大学生就业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需要社会、政府、企业和大学生本人的积极参与。

[1]吕惠秦,李雅秦,郭敏琪.新生代农民工视角下的珠三角“用工荒”问题研究[J].广大农业科学,2011,(22):192 -194.

[2]石宏伟,阮荣.从“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发看劳动力资本管理[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01):48 -52.

[3]张红永.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2,(01):176 -177.

[4]林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2,(01):13.

[5]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9.

[6][英]克莱尔·肖特.消除贫困与社会整合:英国的立场[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4):49 -55.

猜你喜欢

失业经济社会用工
以“灵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尝试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失业预警
无人机 会有时——飞行员的失业时代
儿子签了『用工合同』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2013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
不同类型失业青年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趋势
政企联手应对“用工荒”困境 推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