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药无公害栽培技术

2012-08-15范育明张宝玉

上海蔬菜 2012年3期
关键词:开沟种薯山药

范育明 张宝玉

(江苏省灌南县蔬菜办公室 222500)

山药又名薯蓣和长芋,属于薯蓣科。山药块茎含蛋白质1.5%、碳水化合物14.4%,并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山药有风水山药、河南淮山药、济宁米山药等品种,灌南县种植的淮山药即是其中一种,又称毛山药,该品种在我地种植历史悠久,是传统的特色农产品,被称为“苏北人参”。目前,我县淮山药已通过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农产品品牌认证,分别是何荡牌、淮牌无公害品牌及绿韵牌绿色食品品牌,不仅国内畅销,而且还远销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要充分利用无公害、绿色食品品牌,努力提高产品知名度,我们除了要做好产品包装、品牌定位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产品质量,现将山药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

山药在我地种植历史悠久,并多年连续种植,存在品种退化等问题,表现为产量下降、品质变差、山药豆增多、块茎变小、不整齐,栽子变细变长、表皮颜色变深、须根变粗增多。长期使用单一栽子播种,每年减产2%~3%,因此必须加强种薯的提纯、复壮和良种繁育工作。提纯复壮通常有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法;良种繁育方法有3种,分别为山药豆繁殖、山药栽子繁殖、山药段繁殖。要求3~4年更换1次种薯,有条件的2~3年更换1次。

2 地块选择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达1m以上的沙壤土或壤土田块种植,要求上下土质一致,土层均匀,无黏土层、砖石瓦片等。pH值中性最适宜,忌连作,一般隔3年轮作1次。调查表明,连作3年以上病虫害发生严重,产量降低15%以上。

3 整地施肥

3.1 施足基肥

每667m2施优质土杂肥3~5方、饼肥200kg,有机肥料充分腐熟,养分含量不足时补施化肥,可施尿素20~25kg、过磷酸钙15kg、硫酸钾25~35kg,旋耕均匀。生产中不使用城市垃圾、污泥、工业废渣和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

3.2 土壤消毒

用敌百虫原粉1~2kg防治地下害虫,也可用无公害农药苦参碱防治;根结线虫可用生物农药淡紫拟青霉防治,有效期2~3年。

3.3 整地

在大田四周深挖围沟,并与外沟相通,挖沟深1m、宽25~30cm,沟与沟距离80cm;也可用山药开沟机开沟,开挖机开沟效率高,开沟质量好。挖好的土晾晒几天后填回,先填底土,再填表土,填土时拾净瓦砾等杂物。

4 播种

4.1 种块选择

选择无病、无损伤的山药栽子、山药段作种块,以防种子带毒。选好山药段、山药栽子后,播种前25~30d用70%超微代森锰锌可湿粉 (或石灰粉)蘸种,起到防病效果。

4.2 晒种

药剂处理后,山药栽子晒10~15d、山药段晒15~20d。为保证出苗整齐均匀,除种块粗细、重量尽量整齐一致外,晒种也要均匀。晒种时种块下铺草,将种块排成一行,尽量避免互相挤压,切忌将种子放在水泥地上晾晒。

4.3 播种

播种前将种子浸入50%多菌灵1000~1500倍液中保持5min,取出晾干待播,能有效防治根腐病、枯萎病、斑枯病。

当地温升高并稳定在10℃以上,即可播种。实践证明,适期早栽有利于提高山药产量,4月15日以后栽植的山药产量明显降低。挖播种沟深10cm,沟内喷代森锰锌或多菌灵800~1000倍液。优质高产田块需种薯100~150kg,一般田块用种量50~70kg,选择较大种薯,利于丰产。栽植行距60~80cm、株距25~30cm,每667m2栽3000株左右,具体密度视土壤肥力调整。密度过小不利于提高山药产量,密度过大则限制了单株块茎质量的提高。将山药种块按株距顺垄方向排种,排种时,种块上端朝向同一方向,然后覆土,土要细碎,厚度8~10cm,培垄宽30~35cm。

5 田间管理

5.1 肥水管理

一般苗高不足1m时不灌水,这样有利于根系伸长,提高抗旱能力;若必须浇水,应轻浇,切不可大水漫灌。山药全生育期都要排涝,尤其是夏季雨水较多时,应及时排出田间积水。基肥不足,要适当追肥。由于6月20日前后相邻两行间已布满了根系,此时追肥会伤根,因此追肥应在5月底6月初进行,即甩蔓活棵期。施用饼肥50~60kg、尿素5~10kg、磷肥50kg、硫酸钾20kg,整个生育期氮、磷、钾比例为4∶1∶5。 生长后期进行叶面喷肥,用2%磷酸二氢钾溶液加丰产灵100mL喷雾。如叶色轻淡,可喷惠满丰或春泉高效叶面肥补充养分防止早衰。生长期喷施多效唑可达到较好的控旺效果,使山药增产10%以上。使用最佳时期为山药藤蔓爬满架、现蕾开花初期,每667m2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60~70g加水50kg,浓度不宜高,浓度太高发生药害时可用赤霉素解救。留种田块不宜喷药。山药为忌氯作物,生产中不宜施用氯化钾、氯化铵等肥料,施用后藤蔓生长旺盛,块茎产量降低,易碎易断。

5.2 植株调整

出苗初期拔除多余的初生茎枝,每株只留1条强壮的主茎。苗高30cm左右时插架,架高与山药产量关系密切。高架可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叶片光合作用,降低架内湿度,增加产量,一般架高1~1.5m。藤蔓上架后进行第1次中耕,宜浅,以达到提高地温保墒目的。结合中耕做好清沟理墒培土工作。进入夏季勤中耕,立秋后减少。在山药豆生长初期分3次摘除,可增产12%。摘除时间要早,不能形成后再摘,喷施多效唑也可控制山药豆的生长。

6 病虫害防治

山药病害主要有枯萎病、炭疽病、褐斑病、斑枯病和线虫病,虫害主要有土蚕、蝼蛄、蛴螬、红蜘蛛。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农业防治实行严格轮作制度;选择高爽地块,防涝防旱;平衡施肥,增施完全腐熟有机肥,少施化肥,防止土壤板结,清洁田块,土壤消毒,种块消毒。药剂防治以生物药剂为主。

出苗初期可用消菌灵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100~150g,可防治茎腐病、褐腐病、枯萎病、斑枯病。放叶初期可用70%代森锰锌超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和1.5%菌立灭1000倍液混合喷撒,可防治炭疽病、灰斑病、斑枯病、茎腐病。7月多雨季节是山药发病最重时期,可选用代森锰锌、消菌灵、菌立灭、甲基托布津交替喷雾防治,10~15d喷1次,直至9月上旬。

猜你喜欢

开沟种薯山药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免耕播种机种肥开沟器的结构设计及力学分析
治病山药 美味山药
山药记
山药提早上市栽培技术
我的“魔法山药”
小型茶树开沟和施肥一体机的设计和仿真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作物播种开沟器及划行开沟器的构造和使用介绍
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