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史学研究的琐碎化》的解读及其启示
2012-08-15李景瑞
李景瑞,尹 忠
(1.承德市委宣传部,河北 承德 067000 2.承德市农业局,河北 承德 067000)
一、关于《论史学研究的琐碎化》的解读
(一)关于研究选题出现什么样问题,或者说什么琐碎化问题。
研究对象的选择,可分为两类:一是与学术主流吻合的热点问题,一般与社会政治关联较高,容易引起学术界人的讨论,但往往流于人云亦云,难有创获。二是疏离重大问题的冷僻问题。这类选题有赖于罕见资料其优势在于独辟蹊径,人弃我取,人无我有,以奇以新取胜易于就一问题取得垄断性的话语权。但它的弱点:罕见材料的获取,非一般人所能弄到的、缺乏必要的学术参照,很容易流于自说自话,疏离社会政治,易使研究自限于象牙塔内。
再就是对保障史学的客观性和学科的规定性问题的认识。这是长期以来困扰史学界的一个棘手问题。缘此,主观与客观、史料和史学、政治与学术诸般关系,每每纠结不清,欲理还乱。关于史学功能的认知,在经历了见仁见智商榷和辩难之后,为数甚多的学人将其简单地归结为:考辨真伪、编排材料,让史实自己去说话。换言之,在有些学人看来,只有拒绝或远离价值判断,才能保障史学研究的客观性,才能稳固历史学的学科地位。于是乎,在拒绝价值追问和疏离“宏大叙事”的语境下,一些简单地爬梳和堆砌史料而少有分析和判断的历史论著似乎成了等上之品,而一些富有灵性和充满思辨色彩的论著则被斥为野狐或游谈无根的等下之作,一时难登大雅之堂。
(二)关于史学研究者应当怎样选择研究对象与实践问题。
第一,作为社会活动的参与者,史学研究者选择研究对象时,既要考虑到学术价值,也应当考虑到社会价值。史学研究对象并非越偏越好,越奇越好,越小越好。我们追求史学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反对史学流于社会政治的附庸(应解释为附属);提倡深入细微地研究历史具体问题,反对大而无当的研究选题和虚应故事的凿空之论。史学的客观性和独立性,不应也不能依托于对社会现实的游离(指在范围以外之意)。但我们必须强调,史学研究主体应该在具体的个案研究中具有“宏大叙事”的视野,不忘记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关怀。所谓整体性和综合性,就是因为历史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历史学家桑兵说:“历史既为有机联系的整体,历史的时空联系既然无限延伸,从任何一点切入,都必须探察联系无限延续的人和事,因而进入之前必须把握整体,进入之后须有整体观念和眼界,如此才能深入、适当。”
第二,怎样来认识和编撰历史。历史是对人类曾发生过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活动以及民众社会生活的记载。史学家的责任在于从这些纷繁复杂的历史记载中爬梳出具有逻辑关联的,能够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现实人生的知识体系。我们还希望确认历史价值判断是史学研究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现为数较多的史学论著满足于现象描述,脱离于价值判断。历史学家克拉克认为:“一部历史书与仅仅是一堆有关过去的报道之间的区别之一,就是历史学经常运用的判断力”。“就历史学而言,我们可以断定,如果说它是一门科学的话,它是一门从事评价的科学。”“此话道出了史学之主旨。所以,当今史家始终都应保持这样的理性:当我们强调具体入微的实证研究时,主旨乃在反拨历史研究方法的教条化和研究内容的空泛化,而非抵拒价值判断,倡导述而不作。”
(三)关于史学家研究成果应当具有“四有”的历史论著问题。文章在结语中指出:在唯物主义史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拘泥形式、程式固化、机械套用、主观臆断、以史就论诸多问题。理论指导是史学焕发生机和走出困境的重要助力,是矫正上述史学出现诸多问题中应有之义。对已经取得的初级成果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抽象,从而揭示更为深刻的历史内容。史学研究大致可分为考史、撰史与论史三大类别。我们应该认真思考隐藏在这种学术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跳出历史考辨与意义阐释非此即彼的怪圈,寻找两者之间的理想契合,让史学成为一个既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又有相对独立的人文学科。它的研究成果应该使人有所信、有所思,有所悟、有所乐。
二、几点启示
多年来,承德史学家同全国史学研究一样,就其成绩而言,可谓研究方式不断创新,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主要体现在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皇家寺庙的历史文化遗产原貌上。成绩虽然较好,但琐碎篇章也不少,通过学习《论史学研究的琐碎化》文章,使我们研究承德历史得到几点启示:
启示之一,研究对象的选择,必须要同学术主流热点相吻合,与理论判断相一致。
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一要同学术主流热点相吻合,不要人云亦云,难有创获。二要罕见材料的获取,不要流于自说自话,脱离社会政治。三要有历史价值判断,不要简单地堆砌史料,如果这样做,就会出现没有分析和判断的历史论著。而我们在编撰《承德民族开发史》一书虽然有对契丹族发祥地的判断,但是人云亦云,将契丹族发祥地错误地判断为包括平泉县光头山、喀喇沁旗马鞍山、宁城县境在内的马盂山。近年来,通过反复学习《中国通史》、《二十四史精华》中的辽史、《辽史纪事本末》和查找《辞海》,我们明白了契丹族发祥地是木叶山脉,即今赤峰市巴林左旗和阿鲁科尔沁旗地域的真相,并有始祖诞生地祖州石室作为佐证,使我们走出契丹族发祥地马盂山的误区。再比如,在十六年前开始,我们承德曾经有人试图把承德避暑山庄文化加个“大”字,即“大避暑山庄文化”新标点,其内涵是把历史上辽、元、明、清几个朝代的文化遗产一起装入“大避暑山庄文化”新标点之内,要在全市打造这个名牌,从而造成了承德人们一定的思想混乱。这就是简单地堆砌史料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市委主要领导从历史价值判断出发,尊重历史,尊重史实,对这个几个朝代文化遗产简单堆砌的“大避暑山庄文化”新标点进行矫正与部署。1995年9月,李月辉同志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中国承德避暑山庄文化研讨会”上既没有做会议总结讲话,又没有对这个“大避暑山庄文化”新标点加以肯定与支持。之后,他在2003年“中国承德清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以“百川归海看山庄”为题发表文章,其内容也没有装入 “大避暑山庄文化”这个新标点。《承德日报》记者周舟于2006年5月22日,以“旗手与盛会”为题,大力宣传这个新标点,并有赵文鹤同志对这个新标点的肯定讲话。对此,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有几位老领导一起反对这个新标点,并写信直接呈送赵文鹤同志,他阅后,立即指派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洪斌找写信的几位老领导面对面说,市委领导对“大避暑山庄文化”这个新标点肯定是不对的,是不慎重的讲话,脱离了清史真相,应该矫正。与此同时,王洪斌通知《承德日报》编辑部,今后不要宣传这个新标点,避免造成承德人们思想混乱。2008年初,艾文礼同志提出了“承德有着悠久的5000年红山文化和300年山庄文化,纵观古今,昭育后人”论述,以便引导承德人们正确认识承德历史真相,矫正这个新标点。近年来,由于市委三届主要领导亲自矫正这个新标点,我市党政文件中和承德新闻媒体基本不再发表“大避暑山庄文化”新标点,恢复了承德避暑山庄文化原称。但是,目前,承德市直知识界还有极少数人坚持宣传 “大避暑山庄文化”新标点,还在以讹传讹,继续作虚假报道。我们认为,这种人应该反思,自知之明,文责自负,主动自律,挽回个人在社会的负面影响。
启示之二,研究对象的选择,既要考虑到学术价值,又要考虑到社会价值,两者缺一不可。
一是在选择研究对象时,既要考虑到学术价值,又要考虑到社会价值,不要越偏越好,越奇越好,越小越好;在追求史学客观性和独立性时,绝不要对社会政治脱离;在研究主体时,也不要忘记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关怀。二是在认识和编撰历史时,就要认识和编撰人类曾发生过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活动及民众社会生活的记载,从中编撰出有逻辑关联的论著,从而可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在评估价值判断时,即不要使史学论著满足于现象描述,脱离价值判断。近年来,由于我们承德史学界把《承德古代史》一书作为具有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判断,首先是《河北日报》记者把该书称为全省第一部地方史进行报道;市直不少领导机关把该书作为迎宾文雅礼品赠送来本部门人员;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联合把该书作为承德人们读好书之一,向全市民众推荐。从承德大专院校看,五大院校领导把该书作为历史课程辅助新教材,让大学生阅读;从爱国主义教育看,承德人们把该书作为“学历史、爱家乡”本乡本土好教材,教育青少年热爱承德,建设承德。从认识和编撰承德历史看,自远古以来到封建社会为止,有承德各族民众曾渡过社会生活的记载,展示了承德古代人们良好的社会风貌。由此看来,在研究论著主题时,既要考虑到以整体性和综合性为主线,又要考虑到选题出书有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才出版发行,同时也不要搞重复性和琐碎化的选题论著。当然,《承德古代史》一书也不是没有琐碎篇章,有,有待今后矫正。
启示之三,研究成果的内涵,既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又有相对独立性的追求,才能使人获得“四有”的研究成果。
我国史学研究大致可分为考史、撰史和论史三大类别。我们承德史学界在这三大类别中积极探索,并获得了丰硕研究成果。但是,在研究成果中是否获得使人有所信,有所思,有所悟,有所乐的“四有”研究成果呢?有,但尚数微少,而绝大多数研究成果缺乏深入地研究历史的实践,其成果没有使人“四有”。怎么办?要想使研究成果达到“四有”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我市视察调研所做的指示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舒乙的 “建议”,在实践过程中,既要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又要有相对的独立性的追求。也就是说,从开放性和包容性看,史学家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史时,既有世界各个国家的历史,又有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各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我们研究承德历史也应如此。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说:“宣传承德,要尊重历史,尤其是正史。”“总体上,承德这个地方管理得比较好,保护得比较完整,能真正体现一座山庄、半部清史。”这就是说,要宣传承德正史,或者说要宣传承德信史,就要尊重承德历史,尊重承德史实,才是宣传承德正史,真正体现一座山庄、半部清史,千万不要把许多历史传说、历史故事和历史小说当成正史。虽然历史传说、历史故事和历史小说有反映正史的资料,不能一概抹杀,但有浮夸、虚假、抄袭的偏见行为。如“孟姜女哭长城”、《三国演义》、契丹族祖神传说、《避暑山庄大传奇》电视剧,等等,都不能替代正史的真相,一一去对号。中央文史馆专家舒乙先生宣传承德,也没有把避暑山庄加个“大”字,进行浮夸,而是站在世界立场上,采用承德城市与国内城市对比方式宣传承德,并把承德城市提升到国际旅游城市政治品牌和世界地位高度宣传承德。实际上承德城市在1982年即成为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皇家寺庙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因此,舒乙评论地位说外八庙“是仿西藏、新疆等地最著名的喇嘛寺而建的康乾时期的皇家寺庙,是全国等级最高的、最辉煌、最庞大的藏式寺庙建筑群,不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规格上都远远超过北京,也超过西藏、青海、新疆、蒙古本地”“它是我国民族团结的象征。”也就是说,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不仅仅是承德的、河北的、中国的,而是属于世界的文化遗产名录地位。从相对的独立性看,舒乙评价地说承德城市“绝对是中国境内最特殊,最高级,最好看,也是最有价值的城”。因此,我们承德史学家在认识和编撰承德古代、近代和现代历史时,其重点应是古代清史,重中之重是复建清朝陪都承德城市原貌,来打造国际旅游城市政治品牌。所以舒乙肯定地说清朝承德城市 “实际上是和北京连在一起的,是首都一部分,”“是当时整个国家的行政、军事、社会中心”。我们承德史学家认识和编撰承德古代史时,要以世界的眼光,世界的胸怀,立足于世界的文化遗产名录地位著书立说,向世界推荐承德城市这个国际旅游城市政治品牌。在推荐以承德城市为古代清朝第二个政治文化中心的同时,要围绕当今建设承德国际旅游城市总目标,认真做些思考,提出一些实际课题。比如,承德城市老城区官衙府邸、学府书院等都应恢复原貌,热河和承德是什么关系,恢复塞外的滦平、隆化、围场、承德四县境内御道上清帝二十处行宫,丰宁、围场坝上打造北京的后花园,双滦区复建滦河古镇,恢复喀喇河屯原貌,滦平县的金山岭长城及兴隆县的雾灵山休闲区,隆化县的温泉城,平泉县城西南的会州城,宽城和青龙两县的祖山奚国之都,等等,都可著书立说,并要充分体现时代性、规律性、地方性、创造性的特征,打造清朝承德城市康乾盛世历史原貌,使国内外游客得到“四有”的研究成果。
由此可知,我们史学界研究承德历史任务是繁重与艰巨的。我们和大家一道,应以研究和编撰清史专家戴逸先生为榜样,学习和运用他所说的治史心语,把学习和编撰承德历史作为“自己的工作、专业和职责”,“用探索精神去追求未知,用怀疑精神去发现问题,用勤奋精神去搜寻资料,用科学精神去分析疑难,用理性精神去阐释历史,在客观历史千变万化的运动发展中寻求其规律,真实地清晰地揭示历史的真相。”才能很好地完成研究和编撰承德历史著书立说的任务。也可以说,只有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我市视察调研所作的指示和中央文史馆馆员舒乙的建议,以及清史专家戴逸先生的治史心语精神,才能使我们对《论史学研究的琐碎化》更加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