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研究
2012-08-15杨晓燕
杨晓燕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湖北黄冈438002)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的一个群体,同样也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其心理状况有不良反映,种种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我们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全方面的调查、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那些已经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能早日走出心理困扰,健康成长。
一、认识高职学生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信心
(一)教师要正确认识高职学生心理特征
心理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前进过程。每一个个体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都在逐渐地、持续地发展着,各个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的发展速度不完全一样,它们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也各不相同。有的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即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达到较成熟的水平。心理的各个方面的发展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高职院校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此来减轻心理压力。如宣泄的方式,我们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开辟多种良性宣泄的渠道(如各种文体活动、倾诉、哭泣、泄气法等),引导学生释放心理能量,重新建立新的心理平衡;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我们可以运用心理团体辅导课的形式,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活动,学会分享,集体讨论,在体验互动中对高职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帮助。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高职院校学生还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还存在片面、偏激之处。每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大学生同样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不可预料的挫折,而高职生对挫折的体验尤为深切。挫折会带来消极的身心反应,对人的心理与行为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我们要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和看待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挫折是客观存在的,它一方面给人带来焦虑、痛苦甚者打击;另一方面又给人以教益和历练,使人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智。正如大文豪巴尔扎克说的:“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他还进一步指出:“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因此,大学生要敢于面对挫折,勇于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看到挫折的积极面,把挫折当作走向成功的阶梯,从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有效战胜挫折。
(三)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高职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我认知问题,如认为自己学历不如本科生,前途不如本科生,从而陷入自卑,缺乏自信。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改变思维方式,调节不良情绪、建立自信心。如转移的方法,即转移注意力、转移焦点,通过移情换境转移注意力。摆脱原来的消极状态,重新振作起来。还可以在相关的活动课中,通过情景设计、角色扮演、团体辅导等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学会分享、感同身受。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开发潜能,发挥优势,从而建立自信。
二、调适交往与沟通的方式,改善人际关系
(一)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交往观念
人际交往是人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人际关系和谐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处理好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事业的发展。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平等尊重、真诚相待。凡事都要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在人际交往时肯定、接受别人,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长处,正确对待别人的成绩,不嫉妒,不争功,遇事多思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无论人际交往如何注重技巧与方法,诚信才是最持久的为人处世之道。人与人需要守信,需要信任。做人,一定要讲诚信,诚信的建立都是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它体现在我们日常的行为中。除了普通人际交往之外,处于青春后期的高职生还存在异性交往的问题,所以学校、家长要帮助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问题,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调整好心态,调适交往与沟通方式,与异性同学建立自然、和谐和纯真的人际关系。
(二)鼓励学生主动交往
教师要鼓励高职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多交流、多沟通,做到积极主动地交往。主动并不表示自己就低人一等,自己就没有自尊与面子;主动是人际互动的前提。对于学生而言,交流和沟通的对象既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老师,既可以是同性,也可以是异性,只要在交往与交流中保持正确的形态,保持交往的主动性,就一定会获得成功。即使在交往遭到拒绝,高职学生也可以运用合理化机制,为自己寻找理由,安慰自己,达到心理平衡。当然,要想让自己成为受人欢迎的人,就要培养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热情、稳重、幽默、自立、乐于助人、尊重他人、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
(三)向学生传授人际交往方法技巧
人际交往要讲究分寸,以免在人际交往中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在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健康交往的基本理论外,更应注重人际交往艺术的培养,比如说话的艺术、相处的艺术、认知的艺术等,注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待人接物,不断增强自身的人际吸引力[1]。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相关主题的活动训练课,如:表演、情境模拟游戏、互访互问以及其他活动形式,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人的差异性,做到知己知彼、会说会听、能进能退,才能在人际交往中恰当地选择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增强学生自控力
(一)掌握成长期学生的心理状态
要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就要很好地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作为大学生的一个组成部分,高职生既有与大学本科生的共性特征,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他们也要面对学习、生活、家庭环境、交际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情感状态较为复杂,而不同学生性格差异使得不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以至于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也存在内在的复杂性。具体表现为:环境变化,带来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适应不良;基础不牢导致学习困难,动力不足,缺乏兴趣;强烈的交往欲望但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性意识的觉醒但性冲动与性压抑冲突尖锐;担心未来引发生涯困惑、求职困难[2]。我们要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学会心理调适的方法,提高心理品质。
(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控力
到了大学阶段,学生的情感体验比以前更丰富复杂,他们热情、活泼,但多变、不稳定、自控力差。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控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特别是在情绪管理方面,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方式释放消极情绪。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要认真聆听学生的诉求,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了解并分析他们的心理状态及形成原因,及时地进行引导。教师通过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团体辅导活动,给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让学生充分投入地体验各种丰富的情绪与情感,释放消极情绪,重建心理平衡,重拾健康心理。
(三)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优良的意志品质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保证。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应从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等方面加强自身意志品质的锻炼。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看到事物好的一方面,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相信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很多调查资料显示,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与心理承受力偏低,所以高职学生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抗挫折能力。挫折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东西,而人的抗挫折能力也是在与挫折较量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要正确地认识和看待挫折,不要把它看成绊脚石和陷阱,而要看成人生历练、人生财富,主动接受生活的考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增强挫折承受力和调节力。如收集一些成功人士的人生经历来激励自己,树立自我效仿的学习榜样,将负能量转化为动力,激发积极进取的朝气,恢复心理平衡和信心。还有我们可以尝试改变原定的目标,调整自我期望值,让理想与现实趋于统一。我们还可以转移注意力,重新调整自己,发挥自身特长,以其它方面的成功来弥补不能达到的愿望,用积极的情绪自我激励,缓解心理压力。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如通过体验长跑、登山等体育运动达到身体极限时,如何从心理上、意志上再坚持一刻,成功的到达终点,也就到达了人生成功的制高点。
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本文的研究也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方面,如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纵向比较还不够,研究的对策还不够具体。在今后的理论研究中,应进一步深入这方面的研究。在理论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方面,高职院校教师要将实际调查结果作为工作中的参考数据,重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帮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展开深度研究,对世界获得自己的独创性的理解,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减少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抵御各种心理困扰;通过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依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实施心理辅导,并向学生介绍一些自我保健和自我调节的方法,适度控制自己的情绪。学生自身也要积极向上,主动找老师、同学、亲人、朋友诉说自己的情感,用正确的方式发泄受压抑的情感,从而使得压力得到缓解,并最终脱离压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我行,我是好样的,我能成功”等心理暗示,不断激励自己,并以实际行动走向阳光。另外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变心理干预的教学模式为心理品质培育的教学模式,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扩大受教育的范围,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1]桑作银,汪小容.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181.
[2]李庆成.试析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5(0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