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能力的理论来源及研究现状综述
2012-08-15朱晓琴
朱晓琴
(广西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一、背景
在这个被熊彼特称之为“创造性毁灭”的时代,科技、信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使得企业外部环境更为动荡复杂,企业越来越难以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D’Aveni(1994)认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竞争优势正以逐渐加快的速度被创造出来和侵蚀掉,从而长期成功的道路不是维持长期竞争优势,而是通过不断地创新,追求一系列暂时的优势,使得企业比产业中其他企业总领先一步。曾经辉煌的核心能力理论在九十年代告诉人们,怎样去获得长期竞争优势。但随着环境动态性的加剧,核心能力的刚性限制了该理论实用性的发挥,已无法给出企业一套如何创造一系列暂时的优势来维持长期竞争优势的方法。在这样一个“变化成为唯一不变的东西”的时期,围绕如何创造一系列暂时的优势,而又如何将一系列暂时的优势整合为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这两方面的问题,以Teece等人为代表的中外学者展开了相应的研究,并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这一理论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战略管理理论又一个热点。
二、理论发展演绎
对动态能力的研究起源于对竞争优势的探索,不同时代的学者们追寻着竞争优势的本质和来源演绎了如下的理论。
(一)产业结构分析理论
竞争程度的相对柔和与行业利润存在较大的差异给产业结构理论的提出提供了现实条件。波特(1980)认为,行业竞争结构决定行业竞争规则和行业的获利性①。在这种“由外而内”的战略管理逻辑思想观念下,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被认为是有吸引力、高潜在利润的行业以及在该行业中比较好的竞争地位。产业结构分析理论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对产业竞争环境分析的工具和竞争优势来源的初步理论框架。但产业结构理论在分析竞争优势来源的过程中把企业当作一个“黑箱”,没有考虑企业内在条件的差异,即在对竞争优势来源剖析的整个过程中,认为只有输入和输出过程,没有中间处理过程,从而无法解释如为什么在没有吸引力的产业中仍有高盈利水平的企业存在。而且,进入八十年代中期,各种社会因素导致行业壁垒普遍降低,市场竞争加剧,垄断租金逐渐被行业内外的企业平分,现实世界中行业内不同企业之间的绩效差异大于行业间不同企业之间的绩效差异现象越来越多,导致产业结构分析理论解释和指导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能力越来越微弱。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把战略分析的重点转向了企业内部。
(二)资源基础理论
在出现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产业结构分析理论无法很好地解释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时,以Wernerfelt& Birger②,Barney③等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资源基础理论。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稀缺的、有价值的、不能完全模仿、不能完全替代的资源。这种理论打开了企业“黑箱”的真实面目,解释了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之下,为什么某些企业能长盛不衰、而某些企业却难以为继。随着环境的发展变化和人们的研究深入,基于这种“由内而外”战略管理逻辑思想的资源基础理论也受到学者们的批评:该理论假设环境不变,因此无法解释在市场环境动态变化之下为什么某些厂商比其他的厂商能表现得更好;另外,该理论概念性描述多,操作性、应用性较少,无法在实践中指导企业识别、积累、维护、使用作为竞争优势来源的资源。并且,在资源基础论中,资源难以模仿的原因,一是受合同保护,二是本身具有模糊性,而对于受合同保护而不能模仿的独特资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独特性,对于因路径依赖和模糊性难以模仿的独特资源会受技术、需求的突变失去优势。此时,企业的竞争优势又从何而来?资源基础理论无法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三)核心竞争力理论
随着信息传递的加快,资源的难以模仿性和难替代性在减弱,企业依靠资源的异质性来获取竞争优势越来越困难。这一现实问题引发了学者们的思考,致使产生了一种新的概念 —— 核心能力(Prahalad& Hamel,1990),从此,能力理论成为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旋律。Prahalad和 Hamel认为,核心能力是一种如何协调多种生产技能的组织知识④。其后,战略管理学界围绕企业核心能力掀起了一个研究的高潮。这种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只有比竞争对手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构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具有竞争优势,才能在长期中立于不败之地。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贡献在于构建了一个新的战略管理分析框架,成为企业能力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和转折点;其不足在于,缺乏实证研究证明企业基本能力如何演变成核心竞争力,以及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的逻辑关系。随着外部环境的动态复杂加剧,核心竞争力开始呈现出它本身的缺陷——僵化问题,不得不促使学者们重新思考竞争优势的来源。
(四)动态能力理论
基于对企业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这一问题的思考,以 Teece[1]509-510等人为代表的企业动态能力理论应运而生。动态能力理论改变了以往战略管理理论中的静态、截面思考,从动态、纵向的角度分析企业如何从从一次性获取资源或能力转化为持续取得、培育和改进。目前动态能力理论还处于发展阶段,也是战略管理理论的最新热点,对此的研究也是越来越丰富,将在下面的段落中详细介绍。
三、动态能力的概念
基于不同的角度和分析方法,学者们对动态能力的看法可以归为能力整合观、动态资源观和动态学习观三种观点。
(一)能力整合观:该观点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建立、整合内外基础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其中,“动态”一词强调变化,强调与时俱进,强调企业随时与外部环境变化保持一致的更新准备;“能力”一词则强调积累,强调企业修正、整合及重新配置内外部技能、资源的能力⑤。动态能力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组织和管理方法,包含了企业做事方式、运作流程和学习模式;二是位势,主要是企业当前拥有的无形资产,包括技术、知识、渠道网络和能力、顾客关系等,包括内部定位和外部定位;三是路径,即企业的历史过程,包括规则惯例和组织学习。受路径依赖影响,企业当前和未来的行为会保留过去的影子。
(二)动态资源观。这种观念将动态能力的本质看成是一种改变企业资源的组织过程和战略过程,如Luo(2000)认为,动态能力是公司创造、积累和提升独特资源和能力的才能⑥。Blyler和Coff(2003)也认为,动态能力就是企业为适应变化环境而对资源进行获取、整合和剥离的过程,资源才是动态能力的主要要素[2]677-678。动态能力的目的是为了匹配市场,甚至创造市场,可以通过新产品开发、战略联盟和市场选择来实现[3]1105-1106。市场动态程度决定着动态能力的表现形式,在变化缓慢、变化方向可预测的稳定市场结构下,动态能力强烈地依赖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呈现出复杂的、难以观察的、因果关系模糊的特征。在变化速度快、变化方向难以预测的不稳定产业结构下,动态能力强烈地依赖于新创建的环境中特点的知识和快速动态市场,反而表现出简单、直觉式的特征。
(三)动态学习观。基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Zollo和Winter(2002)把动态能力看成是一种稳定的学习模式,能使企业通过系统地创造或调整其经营惯例来提升自己的效能[4]339-340。这种学习模式会随着变异、选择和保留的企业行为演化,其演化依据来自隐性经验的积累、知识外在化和知识编码活动。Nelson和Winter提出企业不仅会建立运作规则,还会创造出使组织改变原有规则的程序和惯例[5]。Tsoukas和Mylonopoulos(2006)也认为知识与学习在动态能力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动态能力的驱动下,企业一方面不断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作出调整其经营模式和流程,另一方面通过企业行为去影响和改变环境,使之朝着利于自身发展的方向变化[6]991-992。
三种观点都解释了动态能力的本质、内涵和决定因素,并一致认为动态能力才是目前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能力整合观是对动态能力的最早认识,既吸取了核心竞争力的精华,同时又摆脱了核心竞争力的僵化问题。其不足在于,以能力去解释能力还是无法解决企业动态能力的真正来源是什么,且容易陷入无限的能力循环之中。动态资源观具体化了能力整合观下的抽象动态能力,并对动态能力与市场环境的关系作了更详细的描述。但是,动态资源观没有给出建立动态能力的确切途径和依据,加上资源流动性的加强,资源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优势越来越弱,因此减弱了该观点指导企业经营的实践意义。同前面两种观点相比,动态学习观对动态能力的本质和来源作出了更详细和明确的解释,无论是资源还是能力,在组织中的组合和应用都依赖于组织和个人以往的惯例,组织通过学习而改变以往的思维、行为,从而提升企业各方面的能力,能为企业的实践操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国内对动态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学者们以上述三种观点为起点,进一步深化了动态能力的含义和形成机制。如黄江圳和谭力文、罗珉提出的动态能力与能力整合观一致,董俊武、黄江圳等与惯例观一致,而王重鸣等人在综合上述三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能力的变革本质,认为动态能力源于组织变革而又高于组织变革[7]77-78。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学者对动态能力的本质看法也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8]12-13。动态能力理论目前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该理论的弱点之一在于未能系统阐述企业组织动态能力的创建、发展以及重构的过程。
四、研究不足和发展趋势
纵观相关研究,对动态能力概念的理解还缺乏一个统一的认识。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觉和各自研究的目的出发对动态能力进行了分析,导致对动态能力的定义、要素、结构等分析到目前为止仍然未能形成统一的认识,就更谈不上对管理实践的解释和指导。上述的分析列举了动态能力的三种观念,每种观念的基础和内容不尽相同,到底哪种观点最能代表动态能力的本质,最能为企业经营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为此,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动态能力的内涵与外延,为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指导做好准备。另外,Teece等人也只分析了企业路径、位势、学习机制等组织因素对动态能力的形成产生的影响,但针对人力因素如企业家、高层管理者、高管团队等对动态能力形成的影响并未展开研究。而且,反映动态能力内涵的指标体系及实证检验还有待建立和完善。不同观点之下,从动态能力内涵中分解出的各指标体系也会不同,也就意味着同一概念之下会有多种版本的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的好坏该如何度量,未来的研究又该如何选择这些指标体系,这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如何以动态能力一直强调的动态性为基础,设计一组能随时间变化,同时又反映企业内部状况动态变化的指标体系,对未来而言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并且对动态能力的测量并未分产业进行,各产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动态程度不同、产业内核心竞争资源不同,其动态能力所表现出来的方面理应有所不同。
注释:
①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②Wernerfelt,Birger.A Resource - Based View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Vol.5.
③Barney,Jay.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Vol.17.
④Prahalad C K,Gary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81.
⑤Teece D.J,Pisano G..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Firms:An Introduction[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4,3:537-556.
⑥Luo Y.Dynamic capabilities in international expansion[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00,(4):355 - 378.
[1]DAVID J.TEECE* ,GARY PISANO and AMY SHUEN.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
[2]Blyler M.,Coff.R.W..Dynamic Capabilities,Social Capital,and Rent Appropriation:Ties That Split P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
[3]Eisenhardt K.M.,Martin J.A..Dynamic Capabilities:What are the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
[4]Zollo M,WINTER S G.Deliberate Lear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J].Organization Science,2002(13).
[5]NELSON,WINTER.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6]WINTER.Understan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
[7]董俊武,黄江圳,陈震红.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演化模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2).
[8]冯海龙: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综述及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