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高专基础课分层教学
2012-08-15王海芳
王海芳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山西阳泉045000)
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条件及实际出发,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通过班级组织与教学形式的变化,创造“因材施教”的教学环境,教师通过分层组织教学,改革教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目的。分层教学,是为了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根据学生、教师、教材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要素的客观情况多采取的具有一定针对性和层次性的教学组织与实施的策略。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近十年来,高职高专基础课教学普遍实行大班授课,但是,由于学生成分的多元化,学习水平的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主要是针对为数众多的中间水平层次的学生而设计的,这就导致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由此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较低的教学目标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重复性学习,势必导致学习时间的浪费和学习动力的缺失,长此以往,班内学生的两极分化趋势将逐步扩大。因此,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更大的发展,使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潜力都能得到最大的开发,关注后进生,提高课堂效率,实施分层教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课堂教学的“一刀切”,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做到“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等生吃得了”的良性循环,全面提高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原则
1.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实施分层教学前,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了解学生不同的需要与兴趣,实事求是地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以求更加客观、真实地对学生进行分层。此外还要给予学生深入细致的心理指导,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帮助其全面了解自己的奋斗目标,真正使学生处于教学主体地位,发挥其积极性与主动性,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学最优化原则
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进度的安排,到教学方法、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价的实施上都要实施最优化的原则,为学生搭建快速发展、顺利成长的平台。
3.激励为主的原则
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及上进心,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其提供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激发其积极向上的动机与行为。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
1.教学对象的分层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及其心理表现来组织教学的一种方法,因此,对教学对象进行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步。我们采取了在同一年级内部进行分层的方法,从学生入学后便着手开始分层工作。一般来说,对于刚被录取的新生,高考成绩将是衡量其基础课水平的重要依据;其次,在学生入学后对新生组织一次摸底测试,然后根据这两个成绩的综合将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班:A班为基础课成绩较好的班;B班为基础课成绩较差的班。
当然,学生的分层是动态的,是具有弹性的,打破了“一分到底”的固定格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业的变化及时对其进行“升层”和“降层”,即学生成绩落伍的要调整到低一层次班参加学习;成绩进步明显的学生也可调整到高一层次班参加学习,使学生始终处于最合适发展的层次。
2.课堂教学的分层
(1)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相适应,使不同的学生能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具体来说,A班学生的目标是能拿到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CET-4)证书或国家英语等级考试(PETS)三级证书,以及能在“专升本”考试中拿到优异的成绩;B班学生的目标则是能拿到国家英语等级考试(PETS)二级证书。
(2)课堂授课的分层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授课着眼于层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不同的教学进度,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对A层学生适当增加教学内容,加大教学难度,注重其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培养其独立自学的能力;对B层学生则适当缩减教学内容,降低教学难度,实行精讲多练,着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其学习兴趣。
3.评价标准的分层
分层评价也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对学生实施分层考核。考试时试卷可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卷。必做题属于检测学生基础知识的试题,选做题则属于较高要求的试题,这种设计方法可使A层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进而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使B层学生不易满足,激发其求知欲。
四、分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有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在基础课教学中实施了分层教学的方法,但有的院校把分“快、慢”班教学与分层教学等同起来,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快、慢”班教学指的是教学进度的快慢,分层教学与之有着本质的区别,两者不可等同起来。分层教学是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要使分层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就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注意分层教学时学生的思想负担
实施分层教学对于一些被分在B班的学生来讲,一开始可能接受不了,难免会使学生敏感,对学生的心理冲击就可能表现为“自卑”,可见在实施分层教学前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尤为重要。在分层教学前一定要客观地宣传其有利的一面,使学生明确分层教学的目标和宗旨,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做好顶住压力的思想准备。
2.要注意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分层教学下,打破了教师以往“一本教案、一本讲义用到底”的惯例,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自如驾驭教材及课堂教学的能力;此外,还需要准确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出合理的要求,激发学生尤其是B层学生学习的信心。
3.要注意分层教学后学生的管理工作
实施分层教学后,学生不再是传统教学中以班为单位,学生的管理就属于动态管理。在分层教学时学生的流动性较大,这就要求学生自身要有较强的自律心理,同时更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负责好自己授课班级学生的上课情况,随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避免学生由于侥幸心理逃课的现象,以保障学生学习的正常进行。
[1]陆云霞,吴允高.分层教学要注意的三个问题[J].辽宁教育,1999,(9)
[2]李瑞.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教程[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3]米伟亚.浅析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09,(36)
[4]郭建辉.学校英语的分层教学[J].怀化学院学报,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