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2-08-15吴正勇于治国林玉妹
吴正勇,于治国,林玉妹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人文社科部,上海201620)
我国各地大学城的建立为大学城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和便利的条件。大学城资源共享包括硬件资源共享和软件资源共享两个方面。硬件资源包括教室、图书馆、体育馆、电脑机房、实验室、学生公寓等,软件资源包括学科、课程、师资和教学管理等。但是大学城资源共享在实际运行中遇到了许多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大学城资源共享与高校个体利益的冲突问题。例如,高校在基础建设方面可以寄希望于大学城建立的公共图书馆和公共体育馆资源,但是教育部在评估高校的时候,只承认高校自有的图书馆和体育馆资源。再如,如果某一高校将自己的资源拿出来共享,而其他高校没有等量的资源拿出来共享,则拿出资源的高校觉得自己吃亏了,还增加了对外校学生管理的难度。这些问题会导致大学城资源共享名存实亡。在教育部现有的评估政策未变的情况下,要求高校变更自己的建设模式和发展模式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只能在不损伤高校自身发展利益的前提下,探讨大学城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将资源共享的有利条件用足,使得大学城资源共享成为高校、师生、企业和社区多方获益的有益内容。
一、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协调机构和协调机制
我国许多大学城在建设之初就提出了资源共享的设想,但是资源共享必然会触及政府、高校、企业和社区各方面的利益问题。例如,大学城的公共设施的建设经费从何而来?高校是否愿意共同承担这部分经费,还是全部由政府投入?如果全部由政府投入,政府的动力是什么?这些公共设施今后的运营和管理需要追加投入,高校是有偿使用还是无偿使用,使用的方式方法是什么,高校之间如何协调,高校是否愿意长期付费使用?这些利益问题如果不能协调解决,这些公共设施要么无法建设起来,要么建设起来后也只能是摆设,闲置在那里。
当涉及到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时,相比较而言,别人拿出资源给自己共享比较容易,想要自己拿出资源给别人共享则比较困难。大学城各所高校在规模、类型、能级、已经拥有的硬软件资源等方面也会存在差异,他们之间如何进行资源共享?政府能否干预和帮助他们协商,在哪些方面帮助以及该怎样帮助?再如,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遭遇到问题时,高校之间能否及时、有效地沟通?在政府不能干预高校内部管理的情况下,能够协商解决的机构和机制是什么?
(二)高校缺乏资源共享理念和内在合作的动力
在大学城资源共享问题上,政府与高校的目标利益存在差异。政府建设大学城的发展规划和思路是以较少的经济投入实现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通过教学资源共享来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高校的发展目标是扩大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扩大办学规模,在此基础上再来考虑资源共享。从根本上说,高校把自身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资源共享是放在第二位。高校对自身利益的过多关注,导致他们在根本上缺乏资源共享的理念,使得他们不能从大学城整体利益出发,为大学城资源共享建立相应的体制和机制。
大学城高校在资源共享方面缺乏内在合作的动力。在硬件资源方面,高校的资源主要来自政府,政府的拨款往往非常有限,高校对已经获得的资源十分珍惜,往往十分重视自身对有限资源的利用而忽视资源共享。高校在对外提供资源共享时,总是注重自身资源“流失”的一面,没有看重资源共享带来的资源增值。特别是在实验条件方面,高校更倾向于把自身的硬件做大做强,把寻求资源共享放在次要地位。在软件资源方面,一方面,各所高校在办学层次、办学目标、优势学科和科研领域上存在差异,办学层次高的高校自然难于与办学层次低的高校进行资源共享;另一方面,由于知识产权是私权,各所高校的教师相互之间存在竞争,在课程内容和课题申报方面更是很难进行交流和合作。
(三)硬件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一是大学城公共资源利用效率低,存在严重的资源闲置和资源浪费现象。例如上海松江大学城规划建设了公共体育馆,还特别建设了冰球馆和游泳馆;各所高校与中国工商银行合作,实现了大学城饭卡一卡通。但是从大学城资源共享的实际情况来看,只有大学城饭卡一卡通和游泳馆给学生带来了便利。学生可以就近在大学城任何一所高校食堂就餐,游泳馆虽然学生要付费,许多学生仍然乐于去游泳。其它体育设施基本上一直闲置在那里,体育跑道、冰球馆平时根本不向学生开放,也没有哪一所高校利用来给学生上课或举办体育赛事,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是从大学城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从来没有使用过外校的教室、图书馆、体育馆、电脑机房和实验室。大学城高校都有办学自主权,对自己的基础设施,如教室、图书馆、体育馆、电脑机房和实验室等都有自己的产权。在实现资源共享以后,使用方要不要给被使用方一定的补偿以及怎样进行补偿都是难于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当各所高校硬件资源都处于短缺的情况下时,如果进行资源共享将会导致他校学生挤占本校学生的资源情况发生,这有可能激化高校与高校之间的矛盾。再者,如果将这些硬件资源拿出来进行共享必然增加管理的困难,一旦出现损坏也必然增加被使用方的损失。所以图书馆、体育馆、教室还有可能部分对外校学生开放,电脑机房和重点实验室一般不会对外校学生开放。
(四)软件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大学城资源共享的核心在于课程的共享。以上海松江大学城为例,一些高校确实拿出了部分选修课程给外校学生共享,各所高校开设的辅修课程和考证之类的培训课程则要对学生收费。从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只要是有辅修第二专业和考证的需要,即便是要缴费学生也愿意修读,许多学生非常希望选修到其他高校的优质课程。这里存在的问题是:各所高校对外校学生开设的选修课数量较少,很多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和优质课程没有拿出来给外校学生选修;对跨校选修的学生数量也有限制,一般只有不到一成的学生进行了跨校选课;无论是选修课程还是辅修课程对外校学生的宣传都不到位,学生在选课之前,无法了解这些课程的大致信息,常常是盲目地选课,很难选修到与自己兴趣相关和真正想修读的课程;对于跨校选修学生的管理也是难题,有的选修课学生出勤率很低,或课堂纪律很差,教师对来自不同高校的学生难以管理和约束。大学城各所高校开设的网络课程基本上都未对外校学生开放。
在大学城师资资源共享方面,高校的教学部门会通过私下联系的方式,外聘其他高校的教师为本校学生授课。外聘到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高校对外聘教师的管理和外聘教师对学生的管理都可能存在松懈的问题。大学城各高校教师之间的交流机会极少,只有在大学城召开的学术会议上才可能有零星的交流,但这种大学城内部的学术会议越开越少。大学城的各所高校之间很少相互聘请知名教授为本校学生开设讲座,大学城的本专科生对讲座也常常缺乏热情,很多是为了拿到讲座的学分或完成作业任务才会去听。
(五)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大学城公寓管理的难题。高校后勤基本上都进行了社会化改革,大学城公寓不仅由校外企业承建,而且由专门的物管公司负责对学生公寓实行社会化管理。但是社会化管理方式与高校原有的学生公寓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差别太大。仅以大学城学生宿舍夜间不断电不熄灯为例,有些学生自制能力很差,经常通宵上网玩游戏,不但会影响其他学生休息,而且第二天没有精神上课,或上课睡觉。二是高校与大学城周边社区、高校与大学城周边企业的联系较少,高校与社区共管、产学研一体化趋势还不明显。
二、推进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的对策
(一)构建有效的协调机构和协调机制
大学城资源共享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高校、社区、企业各方面的利益,倘若没有有效的协调机构和协调机制,很难推进大学城资源共享向更广泛、更深入的方向发展。为此,大学城不仅要成立统一的管理委员会,而且管理委员会要真正能发挥作用。在大学城管理委员会中不但政府要起主导、推动和资金保障作用,而且需要各所高校、社区、企业相关的负责人参加,建立起常规的协商机制,对资源共享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经常协调解决。由于政府不能干预高校的内部管理,所以当涉及到各所高校内部硬软件资源的共享问题时,非得各所高校相关负责人经常地协商才能解决。
大学城管委会对大学城资源共享要有总体的规划和设计,要深入地分析、研究、组织和实施哪些资源可以共享和怎样进行共享;甚至推进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激励措施,促进高校更积极、深入地开展资源共享工作,在评价高校时,将各所高校的资源共享情况考虑在内。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实际上应该制定政策鼓励高校之间的合作,引导高校通过用资源共享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在资源配置、项目审批、专业设置、课程建设、课题申报、经费投入等方面对共享项目、共享高校、共享人员予以倾斜。
大学城管理委员会应帮助协调解决高校之间的硬软件资源共享问题,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发布平台,为学生便捷地使用其他高校的硬件资源提供帮助,为学生选修其他高校课程提供充分的信息咨询,为高校之间的师资互聘提供渠道,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供机会。
(二)树立资源共享理念和形成开放合作的动力
由于大学城资源共享主要是涉及到大学城高校和教师的个别利益,所以高校的主要负责人和教师需要特别地树立资源共享理念,本着利益均沾、互惠互利的原则解决资源共享问题。只要能够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大学城资源共享将给各方都带来巨大的收益。大学城高校在办学层次不同、办学特色、校园文化方面可能确实存在着差异,但正是由于这些差异才有助于高校相互借鉴各自的优势,并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将对方的优势整合到自己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中来,从而扬长避短,促进自身的内涵建设。当然,这需要资源共享的各方都需要有开放合作的心态,真诚地都把各自的优势资源拿出来与大家共享。
在大学城硬件资源共享方面,一些高校担心本校的利益会受到损害,但是只要大家都将等量的资源拿出来共享,将为学生提供巨大的方便;一些特色的硬件资源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实验室的共享还可能给本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大学城公共资源的租用可能需要付费,但是自己建设和管理也是一笔巨大的投入。大学城硬件资源的共享还能带来资金筹集模式、硬件资源的建设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大学城软件资源的共享将给本校师生带来巨大的收益。学生跨校选修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复合人才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平台。各高校在科研、教学、行政、学生就业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能够节约各高校单独获得信息的成本,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高校之间的师资互聘能够实现师资方面的优势互补。大学城齐全的学科专业、丰富的知识结构层次等有利于师资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碰撞出知识创新的火花。经过大量的知识创新,可以产生新的学术思想和科学成果,形成新的知识资本。大学城不同的学科特色为多学科融合提供了便利条件。大学生社团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产学研的结合有利于高校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创新型人才。这些资源共享收益将会转化为高校开放合作的动力。
(三)硬件资源共享的方案和形式
在硬件资源共享方面,大学城部分高校已经能做到相互开放一到两个通宵自修教室、部分图书资源馆际互借,在举办大学城大型体育比赛时租用大学城公共的体育馆资源。接下来要探讨的是如何进一步推进大学城硬件资源共享。
大学城公共的基础设施资源即便是由政府投资建设,也应提高这些资源的利用率,而不能让这些资源闲置。政府在规划建设这些资源之初就应与各所高校协商,建设哪些特色的体育馆资源,购买哪些特色的图书资源,甚至建设特色的实验室和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与各所高校商定好今后的运营、管理和使用机制。的确需要付费使用的部分,政府也应考虑公益性,而非盈利性,商定好哪些由政府支付、哪些由高校偿付,让学生免费使用,以及哪些由学生象征性地付费使用。政府更多地应关注大学城对周边社区建设的带动和文化氛围的提升。
随着大学城招生规模的扩大,一到两个通宵自修教室尚不够本校学生使用,更不用说能给他校学生带来多大的方便,需要各所高校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相互协商,相互开放更多的通宵自修教室,这是各所高校领导可能忽视,可能会增加高校水电费的支出,却能给认真读书的学生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图书馆资源共享方面,如果所有的学生在各所高校借书的权限都一样,会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管理困难。其实,各所高校都有的图书资源倒是没有必要开展互借,而应是其他高校没有的特色图书资源开放互借。所以大学城内各所高校的图书资源应合理布局、协调采购,有效地利用资金扩大文献资源的覆盖面,更多地购买和开放本校的特色图书资源。各高校在购买国内外电子数据库资源时,也应注重购买自己重点需要特色的数据库资源,然后在一定程度上开放给其他高校的师生使用。例如各所高校可以相互开放一定数量的图书馆电脑机房资源,这样他校师生就可以在本校电脑上共享到这些特色的数据库资源。
大学城各所高校的体育馆在建设过程中,除了满足本校的教学需要外,也可以协商各自建设一些特色的体育场馆,突出自己的优势项目,各校之间的场馆相互取长补短。
大学城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由于涉及到各所高校的重大利益,资源共享的难度一直较大。但是大学城实验室仍然可以与各所高校的科研课题、科研项目相挂钩,进行租用;大学城实践基地仍然可以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鉴定,以及各类考证事宜等有偿共享使用。大学城各所高校的电脑房、多媒体语音教育实验室等也可以探索对其他高校学生的有偿使用机制。
(四)软件资源共享的方案和形式
针对大学城软件资源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样是要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软件资源共享。在课程资源共享方面学分互认基本上不成问题,各所高校需要解决的是相互协商,相互拿出更过的课程资源进行共享,尤其是特色课程、精品课程。各所高校无论是办学特色和办学层次怎样,都会有自己的优质课程,关键是各所高校的领导要有开放合作的理念和心态。如果学生只是处于兴趣爱好进行跨校选课,则不应对学生收费,因为学生选修本校课程并不收费。只有学生是为了辅修第二专业、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证的需要进行跨校修读才可以适当收费。大学城管理委员会需要与各所高校商定建设公共的信息管理平台,及时发布和详细介绍共享课程的课程信息和开课信息,告知学生选课的方法和渠道,以便让更多的学生选修到与自己兴趣相关和真正想修读的课程。同时各所高校要加强对共享课程的管理,要求教师加强课堂管理,注意学生的信息反馈,以便及时对开设课程做出调整。
在大学城师资资源共享方面,大学城公共信息管理平台可以辅助发布各所高校师资需求信息,以便让想去其他高校兼课的教师能有更多的渠道了解到这些信息,各所高校也可以对这些兼课教师加强管理和选择性地聘用。大学城师资共享更应该加强大学城各所高校教师之间的交流,给教师增加交流的机会。例如,除了举办大学城学术会议,还可以经常地举办共同的教研活动。在大学城各高校教师存在竞争和较难合作进行学科建设、课程建设、课题申报的情况下,教师之间仍然可以交流一些有特色、有特点、有个性、有技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及交流学科建设、课程建设、课题申报的成功经验。关键是各所高校领导和教学部门应多为教师提供这样的交流机会。教师之间只有交流的机会多了,合作的机会也才会更多。大学城各所高校之间需要更多地相互聘请教师开设讲座,并做好讲座的宣传工作,增加大学城的学术文化氛围。
在大学城各所高校网络课程难于向其他高校开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协商先行开放各自已申报成功的精品课程,因为精品课程资源本身就应向全社会开放,这样给其他高校师生更多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大学城各所高校的管理者之间也应相互交流和学习,甚至可以互派管理人员进行挂职锻炼,这样可以相互借鉴和应用各自的管理经验,提高大家共同的管理水平。
(五)校企合作的方案和形式
一是在大学城各所高校进行后勤社会化管理以后,学生公寓和高校食堂等完全可以承包给企业进行建设、运营、管理和收益,但是高校仍然需要与企业协商合理收费,以及如何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二是高校与周边企业要加强联系和合作,高校发挥自己的科研和人才优势,为企业科技创新、员工培训、产品设计和营销提供服务,企业也可以为高校提供科研课题、资金来源,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训基地。
总之,大学城资源共享虽然会触及到大学城每所高校的个体利益,但是每所高校如果都能树立资源共享的理念,形成开放合作的动力,及时有效地采取对策协调解决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对于高校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办学成本、培养复合人才、促进高校内涵建设、形成产学研一体化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