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丝瓜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2012-08-15沈磊
沈 磊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菜篮子工程办公室 242000)
2009~2012年,我们在宣州区水阳镇裘公蔬菜示范园开展大棚丝瓜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试验,推广面积10hm2,采收期从5月中旬~10月中旬,平均每667m2产量15000kg,产值35000~45000元。 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
选用大棚专用丝瓜品种,如荷兰翡翠和圆筒丝瓜等等。
2 培育壮苗
选用上口径7~10cm的营养钵,每667m2大田备钵3200个。营养土中拌入适量杀菌剂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1月下旬~2月上旬采用电热线加温育苗,苗床最低温度控制在15℃以上,防止低温造成僵苗。温汤浸种15min后常温浸种6~8h,捞出后用湿布包好放在30~35℃环境中催芽。催芽的同时将营养土装入营养钵,距钵口lcm处并稍加压实。种子出芽后每钵播种1~2粒,再装满营养土,按一般苗床规格摆放在大棚内并浇透水,平铺1层薄膜后搭小拱棚并关闭大棚保温。一般15d左右出苗,齐苗后揭去地膜并喷1次甲基托布津和敌百虫防治病虫害。待棚温稳定在15℃以上后撒去拱棚。
3 适期移栽
3.1 整地施肥
秧苗长到2叶时开始整地,按中间3畦1.5m宽、两边0.6m宽筑畦,667m2施优质农家肥2000~3000kg、复合肥50kg、尿素10kg,起沟土盖于畦面筑成小高畦,要求畦面宽1m(边畦40cm)、高15cm,覆盖薄膜后闭棚。
3.2 定植
选择冷尾暖头晴天定植,秧苗有3~4片叶时即可定植,定植前3d苗棚要早揭晚盖,加强通风炼苗。宽畦两边按35cm株距双株定植,边畦单株定植,浇足定根水,封好膜口,喷敌百虫液防虫,然后闭棚。
4 田间管理
4.1 温湿度管理
缓苗期间应闭棚保温,促进幼苗成活。秧苗长到6~8叶时追提施苗肥,并及时通风换气。气温低于10℃不通风,晴天应加强通风,使棚温不超过25℃。待气温稳定在18℃以上即可揭去棚膜。丝瓜喜湿润环境,不耐旱,干旱时一定要浇水保湿。
4.2 搭架吊蔓
可用16号钢丝作为吊蔓架,与丝瓜行平行,在2m高处拉8道16号钢丝,沿着每道钢丝隔2m立一大棚竹木顶柱,钢丝固定在顶柱上。可用尼龙线或撕膜绳吊蔓 ,一端系在钢丝上,另一端打一活扣固定并缠绕秧苗。
4.3 整枝
摘除所有侧蔓和卷须,保留丝瓜主蔓至22~26节后摘心留瓜,使养分集中供应嫩瓜生长,然后保留1根侧蔓,进行第2次结瓜,结瓜后保留两节再打顶,如此往复。采用扭头整枝法留瓜,每蔓留2~3条瓜,并及时采收已成熟的瓜,确保后结瓜的营养供应。
4.4 摘叶落蔓
结2~3批瓜后瓜蔓已上架顶,此时应打去中下部全部老叶,解开吊绳下部活扣,缠绕基部瓜蔓 ,重新换位打扣,如此往复,始终保持瓜蔓高度在1.5~1.8m。
4.5 激素保花保果
前期温度低,必须采用激素蘸花保果,如果要保持瓜带鲜花,那就必须每次都蘸花保果。以座瓜灵、2,4-D、萘乙酸为主药,再配以适量的营养液进行蘸花。温度低时蘸花药可用1.9kg水加10mL座瓜灵加20mL 5%萘乙酸加8mL 2,4-D为主药,再配加15mL绿之源。随着温度的升高要调整蘸花药的配比,以确保丝瓜花的质量和丝瓜的产量。可由原来的1.9kg水加到2kg,其中的2,4-D由原来的8mL减至6mL,降低浓度,避免激素中毒,萘乙酸由原来的2支减为1支,绿之源使用后可使花瓣变厚、变小、变绿,所以应加至20mL。
4.6 追肥
早熟丝瓜前期不宜施肥,以免营养生长过旺影响前期挂果。每采收2批瓜后667m2追施复合肥20kg,若长势差需加施尿素5~10kg。
4.7 病虫害防治
丝瓜病害主要有灰霉病、霜霉病、病毒病和枯萎病等。灰霉病可用克霉灵500倍液、50%速可灵10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霜霉病可用72.2%普力克1000倍液,或40%乙磷铝4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白粉病可用15%粉锈宁1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枯萎病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律1000倍液灌根防治,每株灌药液250mL。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和蚜虫等,可参照常规栽培方法进行防治。
5 采收
根据市场行情,丝瓜长到300g左右即可采收,早摘瓜促进早结瓜。一般在5月中下旬始收,到7月份每667m2产量可达3000kg以上,延秋每667m2产量可达4000~500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