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与东道主政府关系研究进展与述评
2012-08-15赵平
赵平
(汕头大学商学院,广东 汕头515063)
跨国公司与东道主政府关系研究进展与述评
赵平
(汕头大学商学院,广东 汕头515063)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广泛地参与经济、政治、社会活动,与东道主之间形成了无形的关系网络。在后危机时代,随着各国政府政策的演变和跨国公司战略的调整,跨国公司与东道主关系将表现新的发展特征和趋势。本文从在跨国公司与东道主关系定位、跨国公司与东道主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等角度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在总结现有研究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思路。
TGRs;研究综述;研究方向
跨国公司不但是全球化的推动者和经济活动的主导者,还是政治领域的重要参与者。现有研究从政治、国际关系、经济和社会等不同视角广泛地研究了跨国公司与东道主政府关系(TNC-Host Government Relations,TGRs),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一、对跨国公司与东道主政府关系研究的范式与方法
(一)跨国公司与东道主关系研究的兴起
二战以来,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对全球政治经济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全球渗透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学率先对TGRs进行了系统研究。新现实主义代表吉尔平(Gilpin,1975)首次提出“国际政治经济学”概念的开山之作就是一部专门研究跨国公司的著作。随后,国际政治经济学对TGRs的研究从三个方向展开:跨国公司与国民经济的效率、增长和福利问题;跨国公司与国家控制经济的能力问题;跨国公司干预国家政治过程的问题(Spero,1981)。随着跨国公司在全球影响的增加,新自由主义者Strange和 Stopford(1991)、依附论者多斯桑多斯(1999)等从不同角度进一步论述了TGRs。Frieden和Lake(2000)主编的论文集收录了多篇跨国公司与东道主关系的论文,围绕着跨国公司对东道主经济发展的作用、跨国公司与东道主的讨价还价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近年来,许多国内学者沿着国际政治经济学思路对TGRs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余万里(2003)、王正毅和张岩贵(2003)、冼国明和李诚邦(2004a)、孙溯源(2007)分别总结和比较了自由主义(主权困境模式)、激进主义(依附理论模式)和现实主义(重商主义模式)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并试图提出TGRs研究的新范式。在其他一些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著作中,也对TGRs有所涉及,如王正毅(2010)等的著作。
(二)对跨国公司与东道主关系的讨价还价分析
在对TGRs的研究中,讨价还价理论占据了重要的地位。Vernon(1971)率先使用讨价还价模型来探讨跨国公司与东道主之间的关系,许多学者沿着这一思路展开了深入研究。Fagre和Wells(1982)检验了跨国公司和东道国政府在产权结构方面的讨价还价行为以及各自讨价还价能力的变化。Kobrin(1987)研究了美国制造业企业与发展中国家的讨价还价行为,并总结了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讨价还价能力的源泉以及所受到的约束。Veugelers(1993)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动态环境下,考察了声誉机制对东道国政府机会主义行为的约束。Tarzi(2000)则集中分析了影响东道国讨价还价能力的因素。Moon和Lado(2000)对TGRs讨价还价文献进行了评述,并指出跨国公司专有资源是其讨价还价能力的基础,但产业特征和国家特征也具有一定影响。
(三)关于跨国公司与东道主关系的定位
学术界对于跨国公司与东道主关系的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早期研究对TGRs多持 “零和思维”,认为二者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Vernon(1971)认为,国家控制跨国公司的能力在下降。Strange(1996)也深刻地意识到跨国公司兴起对国家权威的冲击,“在曾经由国家做市场的主人的地方,如今却是由市场在许多关键问题上成了国家政府的主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学术界对TGRs的看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Stopford(1994)、洪涌(2003)明确提出了跨国公司与政府之间是一种“正和博弈”。Dunning(1998)、马杰(1998)也指出,TGRs正在从“冲突-对抗”向“合作-互补”关系转变。柴正猛、张岩贵(2003)在考虑声誉价值、信息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多阶段正和博弈模型揭示了跨国公司和东道国在长期中合作的原因。冼国明、李诚邦(2004a)认为,应该将TGRs纳入综合的多边框架之内解决,促使其向和谐方向发展。Luo(2004)试图发展一个竞争与合作同时并存的模型,并解释跨国公司与东道主为什么会出现合作以及双方合作关系的动态演变。
二、有关跨国公司与东道主经济关系的研究
跨国公司与东道主的经济关系是二者之间的基本利益关系,尽管许多研究批评跨国公司给东道主造成了各种负面经济影响,或东道主的不当行为干扰了跨国公司运营的市场环境,但大多数研究认为二者之间是互利合作的关系。正如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1992)所指出的,东道主希望在所产生的财务收益获得较大的份额,并把跨国公司活动引向它所希望的方向,但东道国的获益并不一定是跨国公司的损失。
(一)跨国公司与东道主经济利益一致性的研究
传统的主流FDI理论从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动机、选址决策、生产布局模式以及日常经营管理等角度进行了广泛研究(Vernon,1966;Buckley&Casson,1976;Dunning,1977),重点关注企业为何以及如何在全球进行生产布局以实现或获取竞争优势,实际上默认了二者之间的整体关系是相互协调和相互依赖的。沿着经济学的思路,大量研究论证了跨国公司与东道主之间经济利益的一致性。一方面,许多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均表明,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有利促进东道主的经济增长(Lardy,1995;姚树洁等,2006),从而在给母国带来收益的同时有益于东道国(孙明,1999);另一方面,许多学者的现有研究也支持,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有利于跨国公司获得全球竞争优势(Dunning,1977;薛求知,2007)。
(二)跨国公司与东道主经济利益冲突的研究
跨国公司与东道主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双方目标的差异导致经济利益的冲突。爱德华·格莱汉姆(2000)指出,国家优先权及目标并不一定与企业的相一致。依附论重视企业所有权的根源,将跨国公司看成帝国主义进行经济剥削的一种新形式(多斯桑多斯,1999)。唐翔(2009)认为,跨国公司实质上是向发展中国家“输出低技术工作岗位”以及“以廉价的外国工人取代本国雇员”,利用南北方的工资差距进行要素价格套利。斯托普福德和斯特兰奇(2003)指出,跨国企业常常根据国际化网络的要求,把贸易模式强加给东道国。
此外,跨国公司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常常采取诸如转移定价等措施损害东道主的利益(张辑,2010),双方在所有权结构、行业进入、产业控制、技术转让等方面也仍然存在重大的分歧(李维安、李宝权,2003)。正因为如此,Stopford(1999)指出,跨国公司需要规制机制来抑制其“利润第一”的本能,消费者和政府再也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驾驭跨国公司,也不能盲目相信跨国公司董事会就能做“正确的事情”。
三、有关跨国公司与东道主政治关系的研究
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一股重要力量,当跨国公司投资到东道国后,为了攫取更高、更稳定的利润,就会试图悄悄改变东道国的政治环境(焦军普,2005)。唐勇(1999)将政治行为看成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系统地研究了跨国公司政治行为的动机、方式和影响;琼·E·斯佩罗和杰弗里·A·哈特(2009)认为,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程度和规模会产生政治问题。由此可见,跨国公司与东道主的政治关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层面。
随着跨国公司与东道主之间的政治交往的增多,许多研究开始重视跨国公司与东道主在政治关系上的冲突,即重视跨国公司对东道主的政治干预或负面政治影响。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1982)指出,跨国公司通过支持或反对政府或该国的特殊个人和集团,公开或隐蔽的干涉东道国内政。杨伯溆(2001)强调,跨国公司和主权国家之间力量的此长彼消是全球化进程中的突出现象,跨国公司对东道主的政治权力形成了侵蚀。黄河(2006)的研究表明,跨国公司的政治内部化过程通常是间接的和隐蔽的,尽管跨国公司也会出现直接参与推翻当地政权的极端情况,但更多的是通过在政府内部扶持代理人,凭借经济实力改变公共政策的执行导向、影响公众舆论等手段强化对政治过程的控制。此外,刘建华(2007)研究了美国跨国公司在母国向东道国进行“民主输出”过程中重要作用。
相关研究表明,在跨国公司与东道主的政治关系中,政府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马杰(1998)指出,跨国公司并不能使国家的作用式微。Dicken(2003)研究了跨国公司全球扩张的趋势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认为跨国公司并没有使国家成为无能为力的经济角色或机构。还有研究认为,跨国公司在与东道主产生政治关系的时候也能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例如,冼国明和张岸元(2004)研究发现,美国跨国公司在华活动有利于促进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范春辉(2006)指出,跨国公司与东道主的政治关系既可能加剧腐败程度,但也能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决策透明化和民主化。
四、有关跨国公司与东道主社会关系的研究
跨国公司不但对当地的政治、经济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还深刻地影响着东道主的社会发展。东道主正在反思和改变以往那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单一发展目标,因而对跨国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方必然在社会领域进行影响与反影响、控制与反控制的博弈。社会利益是一个抽象而又广泛的概念,也是跨国公司与东道主发生利益共享和冲突的重要领域,本文着重评述跨国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以及对东道主社会影响的相关研究。
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是跨国公司和东道主共同利益之所在,跨国公司母公司甚至可能履行并促使东道主规定更高的社会责任要求,但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至今仍然缺乏精确的定义和全球一致的规制框架。崔新健(2007)曾试图构建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但尚需继续完善和充实。冼国明和李诚邦(2004b)认为,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是一种自愿行为,有其道德基础。但肖宇(2010)主张,需要从公司自我约束、社会约束、国际规则的软规制以及法律制度的硬规制等方面促使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履行社会责任。
对跨国公司在中国承担社会责任的实践研究发现,在华跨国公司出现了社会责任的弱化(王铁山,2009)。殷格非、管竹笋(2009)也指出,在华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存在双重标准。胡博、李秉勤、盛斌(2009)的研究表明,在华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无论是从标准的严格程度还是从实践内容的完整性上都低于母国。根据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实践,盛斌、李秉勤、胡博(2009)认为,政府在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五、小结
跨国公司不但影响东道主的经济发展,并且通过政治、社会影响间接地影响东道主的经济政策和社会经济环境 (滕维藻、陈荫枋,1991),双方必然会在经济、政治、社会领域产生广泛的接触,从而形成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在内的关系体系。现有研究对TGRs体系以及各类子关系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也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国际政治经济学侧重对权力和政治关系的研究,至今仍然未能形成一个普遍的研究范式;主流经济学重点关注经济利益关系的研究,分析的视角和内容有待扩展;管理学或商学则重视从跨国公司经营的角度进行研究,对东道主和跨国公司利益的关注不平衡。不同学科之间特点和分隔导致现有研究缺乏从宏观视角对TGRs进行综合研究,在探讨各类子关系的运行规律时缺乏系统分析。
TGRs理论研究的不足与现实需要之间的差距正在凸显。金融危机之后,跨国公司母国政府和东道主政府在经济复苏方面的政策调整将对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欧美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和保护就业政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以及 “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都将导致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经营布局的变化和价值链上的重构,由此将使跨国公司与东道主之间的各种摩擦增多。因此,从理论上加强对TGRs的发展趋势和对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TGRs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未来的研究既可以在国际政治经济学、经济学、管理学的框架范式下独立开展,也可以分别对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社会关系等子关系及整体关系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无论如何,对跨国公司与东道主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的演变的研究有待深化和系统化;对跨国公司与东道主利益互动以及正和博弈相关问题的探讨亟待深入;对各个学科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进行综合运用以实现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互补大有必要。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后危机时代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0YJC790266)
[1]Gilpin,Robert.U.S.Power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M].New York:Basic Books,1975.
[2]Spero,Joan E.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M]. New York:St.Mertin’s Press,Inc.,1981.
[3]Strange,Susan,John Stopford,John S.Henley,Rival States,Rival Firms:Competition for world marker shar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4]特奥托尼奥·多斯桑多斯.帝国主义与依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5]余万里.跨国公司的国际政治经济学[J].国际经济评论,2003,(3-4).
[6]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冼国明,李诚邦.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关系之研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a,(5).
[8]孙溯源.跨国公司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反思与重构[J].国际政治研究,2007,(3).
[9]王正毅.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0]Vernon,Raymond.Sovereignty at Bay:The multinational spread of U.S.enterprises[M].New York:Basic Books,1971.
[11]Fagre,Nathan,Louis T.Wells Jr.Bargaining Power of Multinations and Host Government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2,13(2).
[12]Kobrin,Stephen J.Testing the Bargaining Hypothesis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1987,41(4).
[13]Veugelers,Reinhilde.Reputation as Mechanism Alleviating Opportunistic Host Government Behavior Against MNEs[J].The Journal Industrial Economics,1993,41(1).
[14]Tarzi,Shah M.Third World Governments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Dynamics of Host’s Bargaining Power[C].in Jeffry A. Frieden,David A.Lake eds.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Perspective on Global Power and Wealth[A].by Bedford/St.Martin’s,a division of Thomson Learning,2000.
[15]Moon,Chul W.,Augustine A.Lado.MNC-Host Government Bargaining Power Relationship:A Critique and Extension Within the Resource-Based View[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0,26(1).
[16]Strange,Susan.The Retreat of the State:The Diffusion of Power in the World Econom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17]Stopford,John.The Growing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Governments [J].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February,1994,3(1).
[18]洪涌.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关系制度分析[J].商业研究,2003,(23).
[19]Dunning,John H.An Overview of Relations with National Governments[J].New Political Economy,1998,3(2).
[20]马杰.跨国公司:和平的福音,还是安全的魔障[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2).
[21]柴正猛,张岩贵.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之间的多阶段正和博弈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3,(5).
[22]Luo,Yadong.A coopetition perspective of MNC-host Government Relation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2004,(10).
[23]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三论世界发展中的跨国公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4]Vernon,Raymond.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82(2).
[25]Buckley P J,Casson M C.The future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M].London:Macmillan,1976.
[26]Dunning,John.Trade,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MNE:A Search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C].In Ohlin,B.,P.O.Hesselborn,and P.M.Wijkman eds.The International Al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A].London:Macmillan,1977.
[27]Lardy,Nicholas R.The Rol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J].The China Quarterly,1995,(144).
[28]姚树洁,冯根福,韦开蕾.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2006,(12).
[29]孙明.跨国公司的发展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协调[J].世界经济,1999,(1).
[30]薛求知.当代跨国公司新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1]爱德华·格莱汉姆.全球性公司与各国政府[M].北京出版社,2000.
[32]唐翔.从“技术溢价”之争看中国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J].世界经济,2009,(10).
[33]约翰·斯托普福德,苏珊·斯特兰奇.竞争的国家 竞争的公司[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4]张辑.基于利润最大化视角的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策略[J].统计与决策,2010,(2)1.
[35]唐勇.跨国公司行为的政治维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36]李维安,李宝权.跨国公司在华独资倾向成因分析:基于股权结构战略的视角[J].管理世界,2003,(1).
[37]Stopford,John.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J].Foreign Policy,1999,(113).
[38]琼·E·斯佩罗和杰弗里·A·哈特.国际经济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9]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再论世界发展中的跨国公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0]黄河.跨国公司与当代国际关系[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1]刘建华.美国跨国公司与民主输出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2]Dicken,Peter.Global shift:reshaping the global economic map in the 21st century,London;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2003.
[43]冼国明,张岸元.跨国公司与美国国会对华政治[J].世界经济,2004,(4).
[44]范春辉.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政治功能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5]冼国明,李诚邦.跨国公司自愿责任行为的产生与促进:一种博弈论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b,(5).
[46]滕维藻,陈荫枋.跨国公司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