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铸型标本的制作》选修课的实践与意义
2012-08-15李长征余海松谢永财王海生
李长征 余海松 谢永财 王海生 陈 跃
(福建中医药大学解剖学教研室,福州350108)
铸型标本的制作技术在医学教学、科研和科普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是解剖学标本制作的一项专门技术,也是临床解剖学研究的常规技术。在临床解剖学研究中,常涉及到小血管方面的课题,如显微外科临床解剖学研究、骨科临床解剖学研究等等,都应用了血管铸型技术[1]。此外在虚拟人计划中血管的显示和血管三维重建上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2]。该技术实验操作性强,主要在从事解剖和相关科研人员中开展,在学生中开展较少,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我们于2009年率先为医学本科生开设了《铸型标本的制作》实验选修方面的课程。经过2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积累了一些经验。
1 课程开设情况
1.1 选课情况
从2009年9月至2011年7月共开课4次,首次开课限额30名,其余3次限额20名,每次都有学生未选上要求旁听。
1.2 课程安排
该课程36学时,2学分,理论9学时,实验操作27学时,安排在第1~12周,每周3学时。
2 课程教学方法与内容
《铸型标本的制作》主要通过学生亲手制作标本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教学上主要以实验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具体包括以下教学内容。
2.1 理论教学
主要讲授铸型标本的制作原理、制作过程、填充剂的选择及在医学上的应用;人体和动物血管铸型标本的制作与设计;有机玻璃标本盒的制作方法。
2.2 实验教学
以分组的形式(每组4人)制作心、肝、肺、肾、脾等脏器管道铸型标本及大鼠或兔子全身血管铸型标本,并制作有机玻璃标本盒将铸型标本保存,并以陈列的形式将标本展示。
3 课程的考核方法
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有着独特的作用。为培养21世纪合格的医学人才必须把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之中,通过科学的考核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铸型标本的制作》以撰写论文(40%)和实验操作考核(60%)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3.1 撰写论文
论文可以以心得体会或是小综述的形式,根据实验的要求,既可以写某一脏器铸型标本制作与体会,也可查阅文献对铸型标本的制作以综述的形式,字数≤3000字,简明扼要,阐述清楚;写心得要有自己的观点,严禁抄袭。
3.2 实验操作考核
以每实验小组(4人)为一考核单位,根据每组学生到课情况,参与程度,实验内容完成程度,制作标本的质量,对每次实验完成情况给出客观的评分,同一小组每个学生的实验考核成绩是相同的,这种捆绑式考核计分方式可敦促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分工合作,在较短的时期内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实验课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
4 教学效果评价
4.1 学生对教学的评价
每次课程结束后对该课程进行问卷调查共90份,回收86份。
(1)问题“上该选修课前对铸型标本方面的知识了解多少”?28人(32.56%)基本不知道,44人(51.16%)知道一些,10人(11.63%)完全不知道,只有4人(4.65%)知道很多,回答完全不知道的全是首次开课选修的同学,说明随着开课次数的增加,选课的学生对铸型标本方面的知识了解越多,课程的影响力在不断提高。
(2)问题“你认为此课程实验对你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帮助程度多大?”100%的同学认为有帮助,其中42人(48.84%)认为帮助很大,38人(44.18%)认为帮助较大。“你认为此课程对你提高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动手能力是否有意义”?100%的同学认为有意义,其中50人(58.14%)认为很有意义,34人(39.53%)认为较有意义。“你认为此课程对你们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怎么”?40人(46.51%)认为很好,41人(47.67%)认为比较好,只有5人(5.81%)认为一般。说明该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所有选课学生的认可。
(3)问题“你认为此课程何种考试或考核较为适合”?14人(16.28%)选择了撰写论文,29人(33.72%)选择了以“标本制作质量”为考核方法,43人(50%)选择了“撰写论文”与“标本制作质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说明大部分同学认可该课程的考核方式。通过论文写作,可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使他们通过总结实验过程的一些经验体会,提高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而标本制作可以很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4)问题“你对此课程制作的优秀标本进行陈列展览的态度”。100%的同学持欢迎的态度。
(5)问题“你会向同学推荐《铸型标本的制作》这门选修课吗”?85人(98.84%)表示会向同学推荐,只有1名同学表示不会向同学推荐该课程。
从上述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同学对该课程是满意的,认为该课程能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4.2 成果展示
我们在第三次开课结束后对学生制作的铸型标本举行了为期1周的标本展,共展出60余件优秀的铸型标本。展览期间有教育部中医学专业论证专家及学校师生参观指导,专家及学校领导老师对这些像珊瑚、似水晶,剔透玲珑的标本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很高的评价,认为这些标本既是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珍品,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践创新能力。参观的学生对被这五颜六色,令人赏心悦目的标本吸引,在参观后纷纷要求继续开设此课程,以便能选修此课程。
此外,课程结束后,大部分选课学生表示愿意和要求参加相关项目的实验研究工作。我们鼓励选课的学生积极申报校级和福建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3项被学校立项,其中《医学常用实验动物血管铸型的制作与应用》和《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造模的应用解剖研究》获2011年福建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立项。
4.3 成立了铸型标本制作协会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铸型标本,使更多的同学有学习铸型标本的制作技术的机会,由选修过该课程的0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李凯、余李娟、廖华萍等5位同学发起,于2011年3月15日正式成立了福建中医药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解剖铸型标本制作协会,报名参加该协会的同学150多名,远远超过其他4个刚成立的协会,由于学校规定新成立的协会首次接纳新会员不得超过30名,最后从150多名的报名者中择优接纳了30名新会员。2011年9月学会第二次纳新,接纳新会员30名,目前学会共有会员65名。
4.4 建立学生铸型标本陈列室
随着开课次数的增加和学生铸型标本制作协会的成立,学生制作的铸型标本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到目前为止,共有学生制作的各类铸型标本100余件。为了把这些标本长久保留下来,学校在教学用房紧张的情况下,为学生建立了一间120m2的陈列室,展示学生制作的铸型标本,并在每个标本盒上标本的名称和制作者姓名。将学生制作的标本保留起来,建立陈列室不仅对学生劳动成果的肯定,同时也为学校创造价值,为学校陈列馆增添色彩。
5 教学体会
5.1 开设《铸型标本的制作》选修课的意义
由于尸体材料的匮乏,经费紧张,以往我校解剖学的实验教学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主要通过教师的示教讲解和观察陈列标本来完成实验,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实验。提高型实验教学项目和研究创新型实验教学项目的缺乏,一方面影响实验室规范化建设与评估,另一方面,验证性实验较多,学生动手操作较少,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而《铸型标本的制作》的开设,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实验室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5.2 开设《铸型标本的制作》选修课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由于该项目涉及的开课课程,在全国没有向学生开课的经验,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验设计上没有可参考的地方,需在开课中不断的完善;该课程以实验为主,为保证教学质量,每次开课限定人数(20人),能选修上的学生毕竟少数,为了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参与铸型标本的制作,一方面学生成立了铸型标本制作协会,另一方面争取以后每学期开课2个班,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要求。
此外,制作铸型标本的材料要求新鲜,而目前新鲜尸体材料匮乏,价格昂贵,而学校选修课经费有限,大部分实验只能通过制作动物铸型标本来完成。
[1] 李忠华,王兴海.解剖学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49.
[2] 王兴海,傅群武,刘畅,等.“虚拟中国人”建模的动脉灌注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2,20(5):327-329.
[3] 刘小玲,孙鹂,陈功星,等.面向医学本科生开设《细胞培养技术》选修课程的教学体会[J].健康研究,2009,29(6):498-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