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位教师《自觉维护正义》导学案的点评
2012-08-15嫩江县教师进修学校袁桂利
✿嫩江县教师进修学校 袁桂利
【课题】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0课《自觉维护正义》。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的社会正义感,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尝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2.能力目标:
自觉维护正义的行动能力;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的能力;见义勇为精神的践行能力。
3.知识目标:
了解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的具体要求。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正义感的具体内容;社会发展需要有正义感的人。
2.难点:正义感是做人的优良品德;如何做有正义感的人。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活动探究。
【对学习方式的点评】
此学习方式符合课程标准要求,能够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科学合理地设计学习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三维目标的完美统一。在完成学习知识目标的基础上,侧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教育,目标的设计深浅有度,符合中学生年龄段的特点。不过,在能力目标中“见义勇为”改为“见义巧为”会更人性一些,更贴近中学生生活实际;建议学习重点的确立应定在能力目标上。
●【课前预习案】(填一填,熟悉基础)
1.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____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_____、规则和___。
2.我们要从小树立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规则的________,以实际行动维护_______。
3.非正义行为会损害别人的_____和_____,进而危害整个____。
4.面对非正义行为,选择____的态度,会助长为非正义行为的_____,最终损害的将不仅是一个人的利益。
…………
[这位老师给出了8道课前习题(其余略)。]
【阶段点评】
这位老师在这里给出了8道类似的题目,题型形式过于死板老套,不提倡思品课设置习题课前导学,因为这只能引导学生机械地看书,找出相关的问题答案,起不到真正预习的作用,也不能引导学生很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我认为在此环节的问题设计中,事先让学生去搜集一些有关维护正义和体现正义的案例效果会更好些。
【对案的点评】
建议在进入新课前设一个情景导入环节,因为课前导入环节虽小,但不可或缺,它对引导学生有效进入学习状态起了重要作用。课前导入不要过于复杂,形式要直接,语言要简练,做到有效。因为过于复杂或时间过长,学生就很难快速从你的情景导入中走出来,进而影响整个教学效果。如本学案的新课导入可设为: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正义,社会需要正义等内容,从而认识到正义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那么,我们怎样去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怎样去为维护正义作出自己的努力呢?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走进今天的课堂。这样言简意赅,直接有效。
●【课堂互动探究案】(积极参与、观察思考)
活动一:议一议。(注:将全班分为6个小组1、2小组完成活动一,并展示看哪个组回答得准确完整,由3~6组给1、2组评判打分。)
阅读教材P112页并探究。
环节一:谁该获得保送名额。
(1)探究题目:在你的身边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吗?你们是如何对待的?如何才能保证一个公正的制度得以执行?(2)探究题目:若是你,应该如何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环节二:忍气吞声还是讨个说法。
(1)探究题目:小赵的态度会带来什么影响?(2)探究题目:如果小孙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他的行为还有意义吗?(3)探究题目:例举几个现实生活你所遇到的非正义行为。
【阶段点评】
这位老师在活动一中有效地活用了教材中的案例,题目设计有层次、有深度,既有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能找到答案的题目,又有通过学生之间通过探究能够解决的题目,锻炼了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可谓一举两得。不过我认为在活动一中,学生活动的形式有些不妥,在这一活动中应提倡学生全员参与,因为活动一侧重学生阅读教材,寻找问题。此环节无须分组,学生只是在阅读教材后通过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再作一下点评就可以了。
活动二:演一演:做富有正义感的人。(注:3组表演分当事者、旁观者。4组同学分别对当事者、旁观者的行为进行分析。由5、6组对表演和分析进行评判打分。)
阅读P113页情景思考并演一演:
假设你遇到某种情形,如你的钱包被偷或被人拳打脚踢,你又会有怎样的感受?
【阶段点评】
这一环节的设计,这位老师可谓是匠心独运,参与模拟,情景再现,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从而坚定了维护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信心和决心,有效地完成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教学。但让学生对表演者进行打分这一做法,我认为没有必要,因为这不是一项比赛活动,无须评比,只要达到教学目的,学生感到快乐就可以了。
活动三:辩一辩:感动你我。[注:1~4组做探究(1)题。5组做正方,6组做反方,展开辩论(2),时间10分钟。1~4组为5、6组表现打分,5、6组为1~4组表现打分。]
播放视频:感动中国人物“最美妈妈”吴菊萍片段。
(1)探究题目:说明“最美妈妈”让自己感动的理由。
(2)探究题目:中学生是要见义勇为、见义巧为还是见义不为?
【阶段点评】
本环节是最能体现小组合作、活动探究这一学习方式的。通过辩论的形式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协作中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
活动四:读一读:正义诗词名言大展播。(注:6个小组都参与,由老师打分。)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读一读说出你读后的感受:____________ _。
还有记得哪些类似的词句名言请补充________:。
【阶段点评】
活动四是知识拓展环节,这一环节设计得非常有必要。通过正义名言大展播和学生的搜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体现了学科之间相通、相融这一教学思想。不过,还是建议不要给学生的表现打分,只要给表现好的学生以语言鼓励,让他们有成功感就可以了。
●【当堂达标检测】
1.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 )的。
A.弱势群体 B.未成年人
C.全体社会成员 D.国家公务员
2.中学生如果看到非正义行为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应该:( )
A.奋起抗争 B.见义巧为
C.远离是非 D.不管不问
3.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了解正义的基本要求。
B.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
C.既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正义,也要维护集体的正义,更要维护国家、民族的正义。
D.对非正义行为要以死抗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4.作为一个有正义感的学生,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一个小偷在行窃。下列选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不要惹祸上身、赶紧离开。
B.不理会、这是公安人员的责任。
C.大喊一声,恐吓小偷。
D.悄悄地了解他的行踪,并找机会拨打“110”报警。
5.故事析理:正月初五,回家过年的双城农民工谢尚威,路遇险情,毅然伸出双手,用自己的胸膛接住体重100多斤,从5楼坠下的16岁少年。闻讯赶来的邻居、亲戚迅速将二人送到双城市急救中心。经诊断,谢尚威尾椎、胸部受损。对此义举,他轻描淡写地说:“是出于本能,没想那么多。”几天来,各大媒体先后对此事进行报道,网友们纷纷称谢尚威为“最美爸爸”“最帅打工仔”等。双城市授予谢尚威“‘感动双城’年度人物”和“‘见义勇为’道德模范”称号。双城市政府将1万元慰问金送到谢尚威手中,腾讯“筑德基金”5万元表彰谢尚威。“在危难之际,你能够舍身忘己,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托起坠楼少年,不仅是托起了一条鲜活的生命,更是托起了一片道德的蓝天,为社会树立起一面旗帜,引领了一种积极向善的社会风气,全社会都应该向你学习。”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请对谢尚威的行为进行简要评析。(2)双城市政府及众网友的举动,给你什么启示?
(3)假如你在上(放)学途中遭遇类似事件,你会怎样做?
…………
[这位老师给出了几道类似习题(其余略)。]
【对当堂达标检测点评】
本环节这位老师设计了包括选择题、材料题和探究题在内的共8道题目,内容过多,习题不具典型性。建议当堂达标检测环节,减少题量,因为一节课的容量是有限的,过多的习题训练会影响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其次,习题缺乏代表性,尤其一些过于简单、学生一看就会的题目也无须再进行练习浪费时间了;另外,训练的题型要具针对性和探究性,这样才能不枉设计当堂达标检测这一环节,才能使这一环节真正发挥效能。如果当堂训练题设计得合理有效,真正能起到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开发思维的作用,我认为有2~3道题就足够了。
●【课后拓展案】
观看一段视频材料:
辽宁鞍钢集团有一位普通工人,他只是铁矿管理人员,妻子是医院高级护士,本来家庭生活并不困难,但为了帮助别人,全家人过着清贫的生活。在他不到40平方米的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就连上大学放假回家的女儿也只能住在临时搭的床上。他15年里每天提前2小时上班,16年间为失学儿童、受灾群众捐款12万元,20年来55次无偿献血,挽救数十人的生命。他追求纯粹,做好事不求人知,矢志不渝地追求真善美。他坚信奉献使人快乐、助人使人幸福,数十年如一日地用自己的博大爱心、满腔热血铸就了人间大爱,被誉为“爱心使者”“雷锋传人”。他常对妻子说,同那些特困家庭相比我们还算富裕,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他们,会活得充实而快乐!
问题:读了“当代雷锋”郭明义的事迹后,你会有怎样的情感?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应该如何传承郭明义的精神,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对课后拓展案的点评】
课后拓展这一环节设计得很有必要,它既能体现内容的探究性,拓展学生的视野,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正义的存在及正义存在的必要性,在整个学案中,这一环节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融到一起,让学生有一种走进生活的感觉,促进了学生感情升华,使他们很容易感觉到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快乐。选材非常不错,有针对性且富有时代感,课后探究性作业设计也很合理。建议教师在本环节的运作中,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对此导学案的总评】
这位老师设计的这节导学案是一节设计严紧,结构缜密,环节齐全,内容丰满充实,是融知识性、探究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好学案,很具代表性。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在学习方式的设计上形式过于单一,方法缺乏灵活性,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得不够充分,应在问题的探究上更好地体现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
2.从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上来看,有些环节可删掉,把它放到课后思考题中,这样会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探究教学的其他内容,效果会更好。
3.学案的设计上要注重其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使课上得更完美、更顺畅。如活动四,正义诗词名言大展播,这一环节设计得虽然很好,但由于在课前预习案中没有让学生事先作搜集准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再说出一些相关的句子,可能会有一定难度,造成冷场局面,给完美的教学流程添上污点。
4.拘于模式,缺乏创新。学案设计要体现课改新理念,要做到与教育发展同步。比如,学案问题的设计要坚持全面性、梯度性、开放性和有效性原则相结合,也就是说问题的设计要尽可能地涵盖本课时的全部知识点,做到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梯度性,问题不一定是唯一答案,可能会出现几种可能,并有一定的科学含量,有疑而问,而不是“无病呻吟”。
5.学案设计上没有很好地做到教师的指导与学生自学的完美统一,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师在学案中的指导作用,不能有效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也是与新课改理念不吻合的地方,希望在今后学案的设计中要注意两者的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