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形象塑造

2012-08-15郭玉莲

关键词:政治工作者教育工作者马克思主义

郭玉莲

(忻州师范学院政教部,山西忻州034000)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形象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新的使命和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形象塑造关系到其使命的完成、工作的开展,因此,塑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使命看其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追溯到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这一时期,“许多党的领导干部和优秀共产党员深入工农群众,开办工人夜校和农民运动讲习所,到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工农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用革命理论武装广大工农群众,使马克思主义和工农运动结合起来,推动了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因为其使命艰巨重大,所以其形象光辉。他们是我们党的先锋战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启蒙者和发动者。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成功之路,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我们党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量,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 (把思想政治工作看成是一切革命工作的生命线和灵魂)。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同样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虽经曲折,思想政治工作者始终是社会的中坚,党的骨干。他们用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他们在凝聚人心,团结一切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组织、动员,就不会取得一次又一次的革命胜利,就不会有今天的建设成就和稳定局面。

党的历史实践证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者可通用,后者是前者的核心内容)是服务于党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适应新的形势新的要求,适应社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中,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做出自己的贡献。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要准确、及时地宣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心全意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才能和奉献精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新任务和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文化繁荣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起着导向作用,因为她承担着改造人、引导人、激励人的任务和使命。怎样激励人、怎样凝聚人心,为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形象。新的使命和任务的实现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形象既有感召力,又有亲和力。良好的形象才能凝聚人心、激励人民、引导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富裕民主和谐文明的小康社会。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形象对履行使命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形象对履行使命有重大的影响。形象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良好的形象对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有积极推动的作用,不好的形象则有消极阻碍作用。好的形象是一面光辉的旗帜,不好的形象则起相反的作用。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者曾经承担起革命队伍中的宣传、教育、鼓动等工作,其形象是党的优秀分子、先进分子,至少是典型的 “文化人”形象,如电视剧 《亮剑》中的指导员、《南下南下》中的普刑天等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大公无私,极大地凝聚了人心,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然而,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其形象变得不近人情,甚至变成虚伪钻营、不学无术的 “假、大、空”形象,如电影《人到中年》里的 “马列主义老太太”、电视剧《天路》中的杜大可等。特别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经不住诱惑,经不起考验,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泥坑;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缺乏工作的使命感,不注重学习,不深入调查和研究新情况、新对策,不仅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而且使工作陷于被动局面,使工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停留于空洞说教,自身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难以起到说服教育的作用,甚至会起反面示范作用。这些行为严重地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整体形象,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正因为这样,才会有现实生活中对待思想政治工作的 “表面上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高校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尽管方法相同,内容相同,社会背景也相同,但是由于教育工作者的形象不同,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请有理想的人讲理想,请有为国家为人民有献身精神的人讲献身精神,学生会心服口服;反之,就会出现 “台上他讲,台下讲他”,不仅无效,而且有害。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形象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影响到其使命的完成。因此,塑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良好形象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效果、履行使命的基础。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形象的自我塑造

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形象由其所承担的使命和任务所决定,然而其形象却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她需要塑造,需要培养,才能履行使命、完成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形象塑造主要依靠自我学习与修养、锻炼与提高,即自我塑造。即使社会的塑造也必然要通过自我的消化吸收、自觉努力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形象的自我塑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提升学习力,树立学者形象

毛泽东曾指出:“现在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2]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水平日益提高,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知识和理论水平以及工作能力都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学者形象、智者形象,即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心理学乃至文学艺术等许多学科都有密切联系。所以说,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是 “全才”,而且要不断追求新知。一个缺乏丰富文化知识和足够智慧的人,是不能做好市场经济和网络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到在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提升自己的学习力,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学者和智者。

所谓学习力是指一个人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角度讲,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学习力主要是指其所具有的学习能力,既包括它的知识总量,即学习内容的宽广程度和开放程度;也包含它的知识质量,即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学习效率和学习品质;还包含它的学习流量,即学习的速度及吸纳和扩充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看它的知识增量,即学习成果的创新程度以及学习者把知识转化为价值的程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学习力是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工作并取得成效的必备能力和制胜武器。它可以通过积累,也可通过磨练来获得;它可以通过读书,也可以通过 “使用——应用理论”得到提升。

当今时代,每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学习的任务和内容都很多,但不同的社会角色,学习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必不相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时代化,模范地学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其次要努力学习、钻研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知识。针对工作对象的新特点,潜心学习和研究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点,把握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方法。既要学习最基础理论,更要在一些理论难点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除此之外,还要积极了解、研究相关的边缘学科、交差学科知识,如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当代网络信息学等,使自己成为 “知识型”、“复合型”的思想政治教育者。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学习力就是其掌握知识的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学习力提高了不仅能够聪明理智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能够进一步掌握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并用这些规律于实践,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二)从实际出发,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模范践行者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基于思想理论的政治教育,但不能停留在理论学习和掌握上,也不能停留在理论的教育上,而要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教育和被教育;理论联系实际,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模范践行者,才能真正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并要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际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民、武装人民。“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这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起到了它应该起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能否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模范践行者,关键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真正地信仰马克思主义。“真信”是 “真用”、真正坚持和践行的基础,真正地信仰马克思主义,才能在实践中坚定不移地坚持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所谓真正地信仰,不是表面说的一套,行动上是另一套,也不是口是心非,而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表面上为人民服务,实际上却损害人民利益,就不是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而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而真学真懂是真信真用的前提。学习和弄懂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书本上学习,更重要的是要从实践中学习。

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讲,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 “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它需要理论,更需要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有效地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学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具体工作实际相结合,并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既推动学习深入,又推动工作开展。

“学习不是容易的事情,使用更加不容易。”“有一种方法是要学的,学习的时候要用这种方法,使用的时候也要用这种方法。”即 “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的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5]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是要熟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涉及具体对象的各方面情况,找出其中的规律,并用这些规律于工作中。

怎样熟识各方面的情况?努力做到主观和客观相统一,即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在实践中形成科学认识,用科学认识指导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 “比较地会办”思想政治教育之事,就要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要从实际出发,探寻办好事情的方法,把主观和客观尽可能地结合起来,形成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模范践行者,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点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还要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灵活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即说,只有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才能变成活的知识、有用的知识。毛泽东强调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5]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需要从工作实际中学习马克思主义。一个善于学习,善于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践行者,而 “学得彻底,用得纯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是空洞的说教者,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模范践行者,这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

(三)养成良好的道德操守,树立高尚的人格形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最基本途径不是仅仅靠口头宣讲实现的,而是以人格感染来达到的。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规章、任何教学大纲、任何人为的机构,不论设计得如何奥妙,都不可能在教育工作中代替人格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高尚的人格形象魅力,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所谓人格,“即人的智能、情感、意志品质、道德等的总和。人格的魅力是指高尚的思想境界、精神境界、政治品德、道德情操、价值取向、智能水平等所产生的影响力。”[6]人格魅力是一种非权力的影响力,它通过亲身感受、感染和媒体传播,使人产生一种信服、亲切、敬佩感。高尚的人格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感染力,这是靠行政权力所无法做到,也是不可能取代的。

人格魅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中逐渐养成。要想把自己锻造成新时期一名高尚的、具有人格魅力的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就必须潜心 “修行”,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是教育者最具有魅力的人格特征,是最能打动人、折服人的人格特征。古人云:“吏不畏严而畏廉,民不服能而服公”。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要时时、处处不忘自己所肩负的重任,力求在各方面为教育对象做出表率。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了应该具备渊博的知识外,还应具有敏捷的践行能力、高尚的道德品质、无私奉献的浩然正气,具有追求 “真、善、美”的心灵,才能真正塑造一个在人民群众中具有感召力和亲和力,真正让人心服口服,产生 “不令则行”的效果的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更好地担当新的使命。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9.

[2]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80.

[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Z].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60.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78,181.

[6]袁永,卓光琳.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人格 [J].青年探索,2005(2):32-34.

猜你喜欢

政治工作者教育工作者马克思主义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政工人员综合素质的调查及对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风雨三十年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类型及特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