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陕西省渭南市农民收入问题的调研分析

2012-08-15白淑萍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23期
关键词:渭南市农民收入农民

白淑萍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渭南市地处陕西省东部,素以农业著称,土地广阔,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适中,可耕地占总面积的96%。全市粮食、棉花、油料总产量居陕西省前列,号称“陕西粮仓”。目前渭南市已形成了粮食、棉花、苹果、烤烟、花生、秦川牛、奶山羊、笼养鸡、生猪、渔业等10大商品基地,是陕西省和国家生产布局中初具规模的农业生产基地[1]。为了了解渭南市农民收入状况,在渭南市委常委会的统筹安排下,成立了4个调研组,于2012年8月份开始进行了3个月的调研,每县走访两镇两村一园区来开展问卷调查,并召开县乡村和市立相关部门座谈会等,对渭南市农民收入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以期为渭南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工作提供借鉴。

1 农民收入现状

近年来,渭南市政府强力推进农民增收“六大工程”和万元增收计划,制定出台了加快现代农业、果业、畜牧业、林特产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政策措施,农民收入实现8年连续、快速增长。至2011年,渭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 571元,比2004年净增3 829元,增长2.19倍。其中家庭经营收入2 515元,占45.1%;工资性收入2 366元,占42.5%;财产性收入145元,占2.6%;转移性收入545元,占9.8% 。

渭南市农民收入变化趋势为:(1)农民收入呈加速增长态势。2004~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5%,年均增加222元;2008~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1.9%,年均增加654元;至2011年,比2010年增长27.4%,增加1 199元,增幅创历史新高。(2)农民收入增速跃居陕西省前列。2004年渭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在陕西省排名第8位,2008年在全省排名第5位,2011年在全省排名第2位。(3)农民收入与全国、全省农民收入平均水平差距逐步缩小。2004~2007年,渭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全省农民收入平均水平的差距呈扩大趋势;2008年后这种差距开始逐步缩小,与全国农民收入平均水平相差1 785元,与全省的相差160元;2009~2011年,渭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并连续3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2011年与全国农民收入平均水平差距缩小到1 406元,高出全省543元。(4)农民增收“六大工程”发挥了主渠道作用。2009年,渭南市制定了《实施“六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取得显著效果。2011年,“六大工程”为农民提供收入4 332.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7.8%。其中粮食单产提高工程620元,畜牧业收入倍增工程229元,果业提质增效工程868.9元,百万亩蔬菜增收工程164.8元,林特产业开发工程84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全民创业工程2 366元。

2 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近年来,虽然渭南市农民收入连年快速增长,绝对值已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在全省排名中仅列第7位,在关中五市排名最后,且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1 406元差距。总体表现为,农村发展相对不够,贫困人口相对较多,增收困难相对较大没有根本改观。

2.1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滞后,农业投入相对不足

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解放农业生产力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体制却对现代农业发展和生产经营方式转变造成了困难,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因土地流转困难,制约了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经营,也给农业机械化和先进生产技术推广带来不便,还将大批劳动力禁锢在衣业上,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2]。据统计,目前渭南市土地流转面积4.8万hm2,仅占耕地面积的8%,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仅15家。由于地方财力所限,对“三农”投入和补贴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没有明显改观,许多农业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效能得不到发挥。2011年渭南市各类灌溉设施面积37.2万hm2,有效灌溉面积仅30.7万hm2。现有的东雷、二黄、港口、洛惠渠、右堡川水库和交口抽渭等几大灌区设施面积24.1万hm2,而有效灌溉面积仅16.5万hm2。“三农”贷款总量偏小,农民对贷款难反应强烈。2011年渭南市各类涉农贷款余额为292.1亿元,占总贷款余额的53.7%,且涉农贷款中60%以上属涉农企业贷款,农户发展生产的小额贷款所占比例很小。近年来,虽然工商资本不断进入农业领域,但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仍远远不足。

2.2 农业主导产业不强,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较慢

目前,渭南市存在着农业主导产业效益不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2011年渭南市小麦单产排名陕西省第4,与西安市小麦单产相差65.7 kg;玉米单产排名全省第6,与延安市玉米单产相差94.2 kg;人均蛋、奶、果、菜占有量分别比咸阳市人均占有量低3.4、76.9、533、328.4 kg。渭南市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仅3家,省级龙头企业89家,大部分龙头企业与农民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没有形成农业产业链,农产品多是从农田直接卖到市场,缺乏精深加工,附加值低。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不够规范,为农民服务程度还停留在较低层次,一家一户面对市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低,对农村第二、三产业拉动作用有限,2011年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中来自第二、三产业的收入仅333元,仅占总收入比重的5%,比农业发达地区(农民年收入8 000~10 000元)第二、三产业的收入比重低了15个百分点,并且连续4年该比重没有明显增长。

2.3 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低,农村贫困人口规模相对较大

劳动力转移的潜力没有充分挖掘。据240户抽样调查显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农民占调查人数的85%,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45岁以上占83%,70.5%的农民仅靠听说获取农业方面的信息。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低,直接导致其接受新技术、新知识和新事物的能力较差,2011年渭南市农业科技贡献率仅为25%,全市粮经比为6.5∶3.5。收入较低的乡村多以单一种植粮食为主,而多数农民也对市场需求了解甚少,农业生产安排盲目跟风,使当地农业结构调整无法摆脱趋多趋少的怪圈,难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骨干产业和稳定的收入来源。按照新的贫困线标准,渭南市有90万城镇人口和141万农村人口处在贫困线以下。2011年,全市有5个国家级贫困县,有8个县市区农民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42个乡镇中有82个乡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占总乡镇数的57.7%;3 222个行政村中,有1 990个行政村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占总行政村数的61.8%。秦岭北麓、渭北台塬沟壑区、三门峡库区和部分县市的煤矿沉陷区等重点贫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民整体收入水平提升难。据统计,2011年渭南市劳动力转移就业117.2万人,但经过正规培训的转移就业人员仅占劳动力转移总数的40%左右,其中技能培训占22%,引导性培训占18%。因缺乏技能,外出农村务工人员多从事脏、累、险工种,收入低且工作不稳定。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低、品牌影响力小、临时性和盲目性强,直接影响了劳动力的转移规模及其收入水平。2011年,渭南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比关中的西安、宝鸡、咸阳等市的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分别低1 916、505、308元。

2.4 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实际水平降低

调查表明,2011年农民人均农业生产费用支出1 360元,同比增长21.7%,其中农业生产资料支出869元,同比增长20.5%;雇工工资97元,同比增长18.3%;排灌费、机耕费、电费、承包耕地使用权费等其他生产服务费用340元,同比增长26%。2008~2011年,化肥、农药、籽种、地膜、饲料费用分别上涨了46%、21%、26%、18%、16%。此外,农民生活成本如子女教育、婚丧嫁娶、人情往来支出等费用明显增加,这些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再投入。

2.5 “三农”工作服务体系薄弱,乡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

两次撤乡并镇改革后,从事农业生产服务的人员明显不足。现有服务人员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方面都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由于人员素质偏低,在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化经营、推广农业科技、转移农村劳动力等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3]。调查发现,凡是产业发展好、土地流转快、农民收入高的地区,其“三农”工作服务都开展较好,得益于其地区乡村两级干部的有力组织和正确引导。

3 对策及建议

3.1 全面推进农民增收“六大工程”

要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重点,按照“优质化发展粮食产业,高效益发展果业,超常规发展畜牧业,突破性发展设施蔬菜,稳步发展林特产业”的要求,强化推进措施,重点提升“五个份额”。

3.1.1 提升现代农业份额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引领发展,打造全国现代农业先行区。加快建立以县市为主导、以乡镇为主体,具有公信力的土地流转平台,力争土地流转占比每年提高1~1.5个百分点,让土地资源向资本转变。对土地集约经营达到一定规模的园区,政府可优先安排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争取每年创建1个国家级、3~5个省级、20个市级和若干个县级的现代农业园区,并把园区打造成试验、示范、生产、加工、销售、经营一体化的综合农业产业基地。

3.1.2 提升绿色农业份额通过优化品种、提升品质、打响品牌等方式,持续增大绿色农业比重,打造全国生态绿色农业基地和陕西现代畜牧业示范区。要加快引进新优品种,建设良种繁育基地,逐年扩大良种覆盖面积。规划布局优势产业带、优质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培育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生态园、有机园、出口注册园、原产地标识和标准化小区,逐步辐射带动周边。通过宣传推介,唱响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品牌,更多地占领高端消费市场,让农民收到“大众价格+绿色需求价格”的比较效益。

3.1.3 提升现代营销份额树立“以销强农”理念,重点建设和完善一批面向全国和国际市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发展农产品收购、运输、储存、配送等新型现代流通业态。扶持建设一批集供应农业生产资料、产品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专业服务组织。

3.1.4 提升精深加工份额围绕主导产业,积极招引涉农大企业、大集团,扶持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群众发展具有地方特色、传统工艺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强食品监督监管,做好商标注册,执行标准化生产,杜绝食品安全事故,推进渭南市由农产品资源大市向食品工业强市转变,让农民获得更多加工增值效益。

3.1.5 提升组织化程度份额大力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户分散经营向专业合作社集中,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对已有的3 88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整合县乡畜牧兽医、农技、水管、供销、种子等涉农资源,采取绩效挂钩办法,扶持兴办各级各类农业技术专业服务队和农业技术服务公司,为农民产前、产中、产后搞好服务。建立健全市县乡村4级培训网络,加大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力度,力争在2~3 a内绝大多数农民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开展职业农民培训,首先对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骨干、农村经纪人等进行职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和经营素质。

3.2 加快推进城乡统筹

通过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加速城镇化进程,在改变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居住方式的过程中,让农民获得土地流转收入、务工收入以及低成本进城居住、房产增值、城市社会保障等利益和福利。

3.2.1 统筹城乡规划在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产业聚集区规划的基础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根据村庄数量、占地面积、人口户数、耕地分布、三产结构、历史民俗等基本情况,按照“地域相近、产业相似、习俗相同、集约节约、方便群众”的原则,科学制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用规划和政策引导农民在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房购房,引导农民不在“空壳村”建房、不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土管部门原则上停止规划区外新宅基地审批,坚决制止乱占乱建现象。

3.2.2 统筹城乡建设全面加快城镇建设,大力实施城乡统筹“131”示范工程,建设秦东城镇群。开展美丽新乡村建设活动,首先在乡镇驻地、旅游景区、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大型企业周边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每个县市每年推进3~5个样板,将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向这些区域倾斜,使农民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益,使城镇化的过程成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过程,成为改善居住条件的过程,成为富裕农民的过程。

3.2.3 统筹城乡资源利用开发进一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权益。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使农民在农村土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中真正受益。探索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建立城乡一体的建设用地市场,通过出让、转让、出租、作价入股、联营、抵押等形式对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使用权进行流转。逐步扩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存量,促进农村资源向资本转变,让农民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中受益。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放宽落户条件,鼓励农民到城镇购房,促进符合条件的农村转移人口尤其是进城务工农民在城镇落户,认真研究和制定农民工就业、住房、社保、子女教育等方面政策措施,使农民工同等享有城镇居民权益。鼓励市民到小城镇创业,积极参与农村的改革和发展。

3.3 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支持服务体系

实施“人人技能培训工程”,做大做强已有的劳务品牌,提高劳动力转移的技术含量和收益。调查各辖区的劳动力和务工人员状况,建立全市劳动力转移信息数据库。通过与发达地区建立联络机制、与各市县政府驻外办事处建立互通情报机制、召开返乡农民工座谈会、举办劳动力市场供需交流会、网络采集发达地区用工需求等各种渠道,建立发达地区用工需求发布制度,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减少劳动力的盲目流动。建立健全各市县政府驻外机构维护务工人员权益、再就业培训、处理纠纷、管理流动党员和计划生育等协调服务工作职能,在外出务工人员集中的区域逐步设立劳务输出服务中心,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和信息技术服务,加快农民人口大市向劳务经济强市转变[4]。

抓住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交通运输、城市服务和建筑安装等第二、三产业,积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特色餐饮等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鼓励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办好返乡农民工创业园,让农民“离土不离乡”。

3.4 加大“三农”投入

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确保其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要把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大项目资金投资力度,特别要加快水利设施的修复完善,切实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对主导产业,按照“财政资金跟着信贷资金走,信贷资金跟着优势产业项目走”的运行模式,重点扩大粮、果、菜、畜等专项扶持资金的规模。加大农村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投资力度,促进公共资源城乡均等化。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制定《引导金融投资农业的政策办法》,建立完善农村信用担保机制,办好村镇银行,扩大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试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集中力量扶持现代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等发展壮大。制定出台《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优惠政策》,吸引工商企业投资,入股兴办现代农业园区、涉农企业,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

3.5 大力实施扶贫开发

按照新一轮《十年扶贫开发规划纲要》,重点抓好秦岭北麓、渭北“早腰带”、三门峡库区和卤泊滩等贫困地区发展。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中心,全面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贫困户移民搬迁及危房改造、贫困户增收等扶贫工程,落实开展扶贫包村帮扶和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引导企业、民间组织和公民参与扶贫开发。各市县领导必须包联到村,乡村干部必须包联到户,不达脱贫目标不换人、不撤离。

3.6 构建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继续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的原则,各县市、乡镇党委要把农业农村工作作为主要任务来抓,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农业农村工作上。进一步转变县乡政府职能,强化服务农业、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工作体系、工作机构和工作队伍。建立目标考核机制,提高农民增收在目标考核中的权重分值。加强村级领导队伍建设,全面开展第二轮“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通过教育培训、派员兼职、领导包联、大学生村官等措施,建强配齐村级领导团队,使其真正成为带领农民增收的领头人[5]。

[1]张敏洁.渭南:一个农业大市的新型工业化之路[EB/OL].http://blog.eastmoney.com/zhangminjie/blog_180251055.html,2010-06-24.

[2]董全瑞,韩凤朝.影响农民收入的相关因素分析[J].经济学家,2006,(3):35-40.

[3]徐 勇.中国农村与农民问题前沿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郭志仪,常 晔.农户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科学,2007,(3):115-123.

[5]张晓山.农民增收问题的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渭南市农民收入农民
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陕西省渭南市红楼梦学会成立
果树在渭南市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年均增长6.5%
农民收入增长周期的多尺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