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隋朝文教事业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
2012-08-15刘晓筝
刘晓筝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编辑部,河南 郑州451464〕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自立为帝。公元589年,隋灭陈,实现了南北统一。至公元618年隋朝灭亡,隋的存在只有短短38年。但是,它结束了中国魏晋南北朝以来300 余年的大分裂局面,使中国社会由大动荡、大分化阶段迈进到一个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繁荣的时期,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一、隋朝发展文教事业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
1.政治环境
隋文帝杨坚原是北周的官僚,他对北周政治的得失深有体会。登上帝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验教训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汲取了他认为成功的经验,摒弃了弊端。为了确立中央集权制,他对官制进行改革,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地方实行州县二级制。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地方官荐举人才的办法。裁减冗官,简化行政机构,并推行对各级官吏的考核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经济环境
为了扭转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豪强割据、地荒人穷、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经济发展停滞的局面,隋文帝领导和推行均田制,由国家直接掌握土地,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使劳动力和土地密切结合;同时改革赋税制度,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农业发展了,手工业、商业也发展了,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了,社会也逐步呈现经济繁荣的景象。经济的复苏和繁荣,使教育的发展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中央至郡县的各级学校逐步建立、完善。
二、隋朝发展文教事业的思想文化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动荡造成了人民思想意识的混乱,长期统治中国思想意识的儒学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南北不同的研究风格:“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南北之争旷日持久。佛教、道教也因人们对乱世的苦闷而乘虚而入,在南北朝时期得到了蓬勃发展。北方的统治者这时又是少数民族,受儒教禁锢极浅,因而信奉佛教者更是不乏其人。儒家失去了独尊地位,处于日渐衰微之势。隋朝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的大一统,必然要求人们的思想意识统一,而儒家思想正适应统治阶级大一统的政治需要。虽然隋文帝出身行伍,不读《诗》《书》,但是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也积极提倡儒家的礼乐教化,他命令自己的近臣和子侄学习儒家经典,从统治阶级内部入手,劝学行礼,统一思想。隋文帝幼时受僧尼抚养,对佛教信仰颇深。称帝后,大兴佛教,明令境内之民听任出家,命天下诸州兴建佛塔,严禁毁坏佛像。他还支持僧徒修佛经、译佛经的活动,以致“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在隋文帝的大力扶持、倡导下,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学。同时,他对道教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隋朝统治者的态度决定了儒、佛、道的并存及其相互斗争、相互融合的局面。这不仅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思维水平,而且使隋朝的思想文化领域格外丰富多彩。现在看来,儒、佛、道三者虽然着眼点不同,教义各异,修习方式、方法更是大相径庭,但是它们之中都含有对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有很大诱惑力的成分。特别是统治阶级,对儒家学说中要求人们安于现状,遵守既定的三纲五常,成为统治阶级的良臣顺民情有独钟,大力加以提倡。南北朝以后的统治者逐步认识到佛教的因果报应,转世轮回理论可以让人们忍受现世的苦难,行善弃恶,追求来世的幸福;道教要求人们学道修炼,追求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说教可以转移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它们与儒学一样,都是有利于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的。因而,隋以后的儒、释、道三教虽然仍旧矛盾重重,斗争迭起,地位时有转移,但在最高统治者那里一般总是得到不同程度的认可。隋文帝时,虽然对三教的地位摆放时有反复,往往抬高一方压制另一方,但任何一方都没有取得独尊的地位。三教并存的局面在那时已经形成并长期持续下去。统治阶级在思想意识方面的这种策略,必然反映到隋朝的文教政策上来。以儒家为主的经学教育体系虽然是隋朝封建教育的核心,但儒家教育在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及其组织管理等方面也积极学习、借鉴、吸收佛家和道家的积极因素,呈现出杂糅融合的特点。
三、隋文帝时期文教事业的发展情况
隋文帝即位初期,就非常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人们学经习礼。
其一,提倡学校教育,从中央到地方广泛建立学校。为了加强中央皇权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领导,中央设置国子寺,内设祭酒一人,总管教育事业,创设了中国教育史上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专门的教育管理官员。祭酒下有属官主簿、录事各一人。国子寺(后改为国子监)负责管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和算学,当时中央官学的教师约有四十人,而生徒多达千人,教学效率是非常高的,出现了文教繁荣的局面。“隋文帝开皇中令国子寺不隶太常”,国子寺及祭酒的独立设置,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和官员,标志着我国封建教育已经发展到了成为独立部门的时代,这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书学和算学的创建标志着我国封建专科学校的多样化。他还在太常寺的下属太医署、太卜署中分别设置医博士、助教,按摩博士、助教,咒祭博士、太卜博士、助教,相博士、助教;太仆寺中设兽医博士,大理寺中设律博士等,负责相应专科的教学和人才培养(类似于现代的部属专科院校)。虽然隋朝的律学和医学并未设置独立的组织机构,只设了律博士和医博士,但为以后唐朝医学、律学的创建奠定了基础。隋朝在地方上实行州县二级制,公元583年,隋文帝下诏劝学,在地方上设置了州县学,公元589年又下诏再促劝学,要求天下州县普遍设置博士,以教民化俗,构成了中央——地方的教育网络,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隋文帝的大力支持下,国学及州县学生徒数量有较大增长,学校教育相当发达,“讲诵之声,道路不绝”。后因隋文帝崇佛,改变了教育政策,州县学被废除了。
其二,号召人们学经习礼。隋文帝亲临国学视察,奖励学业优秀的学生。在他的领导下,规定了中央官学“每岁以四仲月上丁,释祭于先圣先师。年别一行乡饮酒礼。州郡学则以春秋仲月释祭。州郡县亦每年于学一行乡饮酒礼。学生皆乙日试书,丙日给假焉。”在隋文帝的扶持下,“四海九州强学待问之士,靡不毕集焉。”“京邑达乎四方,皆启黉校。齐、鲁、赵、魏,学者尤多,负笈追师,不远千里,讲诵之声,道路不绝。中州儒雅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在隋文帝后期,因他重视佛教,加之官学管理不善,师生关系不睦,教师教训不笃,学生学业不勤,导致一度繁盛的学校废置了。
其三,开创了考试取士的人才选拔制度。隋朝建立后,沿袭了秦汉的中央集权制度并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选拔合乎统治阶级要求的人才,必须对魏晋南北朝以门第取人的“九品中正制”进行改革。隋文帝在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诏举贤良;在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采用考试的方法,以分科取士逐渐取代了魏晋以来的九品官人制度。
后期,隋文帝在崇儒兴学上出现反复,“不悦儒术,专尚刑名”,废学兴佛,认为学校生徒多而不精,培养人才效果极差,下令太学、四门学及州县学皆废,只保留京师国子学,学生只有七十余人。不久,国子学改称太学。隋初教育蒸蒸日上的势头未能得到蓬勃发展。
四、隋炀帝时期文教事业的发展情况
隋炀帝即位后,复开庠序,重振教育,学校再次得到了发展,“开庠、序、国子郡县之学,盛于开皇之初”,中央和地方官学的规模超过了文帝时期。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国子寺为国子监,仍设祭酒、主簿、录事,另增设司业一人,丞三人。国子监之名一直沿用至清朝。国子监下设国子、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五学,国子学有博士和助教各一人,学生无定额;太学有博士和助教各二人,学生定额五百人。另有律学隶属大理寺。国子学和地方郡县学校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炀帝迁都洛阳后,在洛阳也设立国子监和中央官学,充分发挥和利用了中原地区的人才、教育资源,并使其重新走上文化教育事业的中心舞台。然而,好景不长,炀帝对内横征暴敛,对外穷兵黩武,各种矛盾激化,隋政权自身难保,学校教育自然也就随之衰落下去了,“戎马不息,师徒怠散”。
隋炀帝还以考试的方式广泛搜罗人才,他要求:“其国子等学,亦宜申明旧制,教习生徒,具为课试之法,以尽砥砺之道。”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正式设置“进士科”废止“九品中正”制度,创立了由国家用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而不再是由地方察举的办法来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从此,科举制度为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维持了一千三百年之久。科举制的确立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总体来说,隋朝立国时间虽短,但其文化教育政策及实践对以后的教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五、隋朝发展文教事业的现实意义
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搞好教育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重大成就,教育改革也正在不断进展。但是,我们的步伐迈得还不够大,我们的教育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离党和政府的要求还有距离。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方兴未艾,前程广阔。要做好这项工作,除了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相关理论,认真总结我国教育改革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外,还需要深入学习、借鉴我们宝贵的民族遗产,隋朝的文教政策及其教育实践就是其中至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古代社会,政教合一,隋文帝和隋炀帝作为政治改革家,他们锐意改革的精神令人敬佩,他们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思想渗透在其政治思想中,通过他们的施政行为具体体现出来,从而制定出了符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的文教政策,使文化教育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科举取士制度的开创,不仅在当时具有科学性、先进性,而且对今天我们的教育改革和人才选拔培养乃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借鉴意义。
[1]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王炳照,郭齐家.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杨剑宇.中国历代帝王录[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
[5]汪刘生,黄新宪.中外教育史大事对照年表[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6]王军,藤星.世界教育史大事记[M].北京:职工教育出版社,1990.
[7](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8](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