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地位与基本特征
2012-08-15罗昭义
罗昭义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 长沙 410006)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遵循毛泽东开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研究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的历史地位与基本特征,对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的历史地位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整体发展阶段,在我们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第一,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我们知道,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他在《论新阶段》的报告中说:“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1]P202在党的七大召开以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在党内运用比较广泛。正是在此基础上,党的七大才系统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并把它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党的七大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两种提法,开始同时使用。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江泽民不曾使用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概念。当然,这并不影响他们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出卓越贡献。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重申并多次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科学命题。2003年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生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指出,在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点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胡锦涛强调:“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2]P645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从不同视角共6次提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概念。在报告中,胡锦涛在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十个结合”中,第一个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任务,但还没有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到2009年9月,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才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的同时,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任务提到全党面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跨向整体推进阶段。
应当指出的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并不是仅仅停留在重提或重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概念的层面上,而是科学分析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一是提出并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二是提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三是提出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四是提出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五是提出加强生态文明,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重视节约能源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六是提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和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要肩负起“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七是提出坚定不移地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八是提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九是提出坚定不移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等。可见,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上述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既坚持了新时期以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又谱写了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崭新篇章。
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正确指导方针
首先,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创新成果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导。如何解决中国的建设问题,中国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我们党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思考和探索。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深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规律,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摆脱“苏联模式”的羁绊,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从大刀阔斧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到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推进党的领导体制改革,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仅使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得到了坚持,而且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新的建设和发展实际,在坚持这些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创造性地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我国如何建设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导。
其次,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创新成果充分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正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基础上,实行改革开放,提出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完成了第一步发展战略目标,解决了温饱问题,我国发展上了一个大台阶。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这条道路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踏步地向前推进,完成了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实现了翻两番,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国发展又上了一个大台阶。在此基础上,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这一新要求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与十六大相比,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在保持总的奋斗目标一致性和连续性的同时,体现了“新”和“高”两个特征。“新”,不仅体现在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注入了新内容,而且体现在它整体上渗透着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律性的新认识,渗透着科学发展的新理念。“高”,不仅体现在它将十六大提出的20年翻两番目标由“国内生产总值”提高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这一经济发展指标上,而且体现在它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科学的衡量尺度。这一新的更高要求,是对5年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经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系统总结。它使“全面建设”的内容更加完备、特点更加鲜明、描述更加具体、蓝图更加清晰,充实、完善和深化了十六大确立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不断地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战略,拓宽发展途径,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统筹兼顾的思想观念;需要我们更加注重发展的人文内涵,更加注重发展的整体协调,更加注重发展的持久永续,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这些创新成果,理所当然地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指导方针。
再次,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创新成果进一步丰富了执政党的建设理论,提高了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我们党要在中国这样一个有1 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执好政、掌好权,必须切实解决好自身的建设和发展问题。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内容。胡锦涛反复强调,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从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高度提出的一项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战略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都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必须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及时研究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不同利益关系和克服各种困难,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必须增强法制观念,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必须立足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与此同时,胡锦涛又十分重视抓党的先进性建设,并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他强调,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根本目的就是要使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正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使我们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强领导核心。
最后,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创新成果已为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指导方针。我们仅以“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是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从经济发展看,在这5年中,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末期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8万亿元,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四位上升为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从中等偏下收入国尔进入中等偏上国家行列。随着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2006年到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60元增长到17175元,年均实际增长10.2%,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0.6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587元增长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8.3%,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3个百分点。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特别是节能减排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并明确规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0%、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10%。目标之具体、约束性之强在以往10个五年规划中不曾有过。这些指标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涵,也对增长的质量和方式有了硬性的规定。经过努力,这个目标也实现了。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理念在“十一五”期间每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越来越充分地得以体现——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广大农民从此走上减负增收的致富之路;同年,中央财政拿出1859亿元投向困难群体。此后,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逐年递增,2008年突破万亿元,2010年更是超出1.6万亿元。与此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08年起覆盖到了全国全部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此外,“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新医改方案惠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全国92%以上的人口。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一高速增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负增长以及国内一连串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下取得的。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出台并实施了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从而使国民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速逐季回升,全年实现8.7%的增幅,超额完成“保8”目标。在世界经济一片惨淡之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量。”而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西南大旱、舟曲泥石流、洪涝灾害等突如其来的严重自然灾害,也令经济运行一次次承受严峻的考验。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市博会的成功举办,实现了中国人的百年梦想,也为世界所瞩目。正如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所指出的:“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3]P973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创新成果,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我们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正确指导方针。
第三,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无数志士仁人梦寐以求的目标,一直是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起了振兴中华的重任,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不失时机地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政治前提。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们基本上照搬了苏联模式,实行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让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这种完全的计划经济、单一的公有制、完全的配给制度,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恢复和发扬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逐步形成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面对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科学判断历史方位基础上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跨入21世纪。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随着小康目标的提前实现而迈上新的台阶。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10年,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坚实步伐的10年,是中华民族向着伟大复兴阔步前进的10年。10年的实践昭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是在新的条件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与时俱进、顽强奋斗,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丰硕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更加旺盛的活力,是中华民族向着伟大复兴阔步前进的10年,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10年。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是前景光明,中华民族定会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的基本特征
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的特征有许多方面,其中基本的有:
1.求真务实性
胡锦涛2004年1日在第十六届中央纪律检察委员会第十六届第三次全体会议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非常清楚,这里的求真,就是敢于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既不能丢了“老祖宗”,又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讲“老祖宗”没讲过的新话;这里的务实,就是坚持实事求是,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同时,坚持求真务实性,又要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理论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根据新的实践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正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扎根于中国的土壤、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把握时代特征、反映时代要求不懈进行理论创新实践、不断取得理论成果的过程。
2.完整系统性
马克思主义,用列宁的话说,象一块钢一样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使我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善、更加系统。例如,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体系的重要发展理念,是我国实现强国富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它全面地回答和解决了“为什么要发展,怎样科学发展”的重大理论命题,具有显著的系统性特征。再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现在的认识就更系统完整。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对总体布局的思考是与四个现代化目标相联系的。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1987年党的十三大所确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富强、民主、文明”成为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三位一体的战略目标。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任务,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更加明确了社会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2005年2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完整概念,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后来,又顺应世界大势和国内现实需要,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任务。总的说,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重要目标,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统一战线、外交和国际战略、国防和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多个领域展开,彼此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充分显示出具有完整系统性特征。
3.本土民族性
所谓本土民族性,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体现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更加重视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中吸收营养,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形成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理论范式。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这样一个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理论范式。我国自古就有“和实生物”、“和而不同”、“和为贵”等说法,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吸收了我国传统“和”文化的合理成分,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新时期的丰富和发展。再如,“以人为本”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上立足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把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相结合,进行理论创造的结果。笔者十分赞同有的学者观点:这是继毛泽东重新解释和提倡“实事求是”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光辉典范。正是这种本土民族性,使得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易于深入人心,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并成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4.开拓创新性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2]P9所谓开拓创新,就是破除与客事实不相符合的旧观念、旧模式、旧做法,发现客观事物的新联系、新属性、新规律,并运用对这些新联系、新属性、新规律的。认识指导新的实践,实际地改造客观世界。科学发展观就是开拓创新的典范。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即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而使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追求更加明确。这一创新理念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目的思想的丰富和拓展。同时,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这一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决定了发展模式的创新,即要求实现经济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通过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发展、构建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改变经济生产方式,强化环境保护和环境支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从而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使我国经济社会走上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轨道。因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解决了“中国怎样又好又快地发展”这一时代的重大课题,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发展的路径问题,从而赋予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重要而显著的开拓创新性特征。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3]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