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点滴体会

2012-08-15刘明松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目标

刘明松

(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

科学社会主义

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点滴体会

刘明松

(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明了我国在新的历史阶段社会建设的目标,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思想。重新回顾、深入探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 社会建设目标 社会主义本质 党的执政能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是党在新的历史阶段为我国社会建设描绘的目标,充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发展的历史回顾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基础上提出的,是在与各种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他们对社会建设所作的科学设想,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目标的理论根源。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从本国国情出发,形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建立富强、自由、平等的社会主义国家。1956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的讲话,强调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我国比现在大为发展,大为富,大为强”[1](P495)。其次,毛泽东还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2](P543)。他认为社会建设的目标还应保障公民自由和平等。毛泽东的社会建设目标所描绘的美好画面,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建设热情和智慧,使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创造了让世人惊叹的奇迹。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吹响了改革开放号角,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建设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这一科学目标的确立,激励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冲破思想束缚,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使我国提前步入小康社会。但这一时期的小康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还不够全面和充分。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我国当时小康社会的水平以及社会的主要矛盾,确立了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目标,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大将社会建设的目标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成为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一新的社会建设目标,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审时度势、牢牢把握推动全局发展的重要环节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能力。首先,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目标的思想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马克思、恩格斯肯定和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倡社会和谐”的主张,并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把这一美好的社会理想建立在了科学的基础之上,指明了通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进方向。其次,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目标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追求的奋斗目标是一脉相承的。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宏伟目标的确立,经历了从脱离本国实际到符合本国实际、从忽视生产力水平到适合生产力水平、从忽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到重视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丰富而曲折的实践过程、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而成的。再次,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是这一目标确定的现实依据。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关键性的发展阶段,一方面,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比较充分的物质保证;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制约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影响了社会稳定与和谐。可见,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就是在不断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

二、社会建设思想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尖锐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同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作过大量的描绘,他们把这一理想社会称为“和谐社会”、“和谐与自由”的社会。马克思认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3](P130)。恩格斯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4](P332),“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 飞跃”[3](P245)。因此,在马克 思主义 看来,社会主义应为“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5](P649)。这两条原理表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己经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们所阐述的发展生产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及社会和谐的思想,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是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形态的显著特征和根本标志。他们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为以后的马克思主义者构建社会主义本质论提供了思想源泉和理论基础。

2、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丰富和发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认识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本质及其本质属性的探究,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理论思辩和实践过程。建国初,由于历史的局限,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导致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甚至存在极大的误解。认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根本任务是阶级斗争。这种把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非常手段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把阶级斗争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观点和做法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也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理解。

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一重要论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新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意识到社会建设的意义,在制定五年计划时,已经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党的十六大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时,已经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同“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一起提了出来。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现阶段社会矛盾发展的特点,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不仅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而且把它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并列提出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新思考。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又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符合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一个重大成果。

三、社会建设目标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发展

1、社会建设目标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

我国社会建设理论原则的贯彻,社会建设目标的制定,社会建设实践的成败,关键在党。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贯彻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提高党的领导力和凝聚力。因此,重视社会建设是党执政理念提升的重要标志。

在不断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有效地推进社会建设,提出了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其中,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能够更加积极地应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有助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保持生机和活力,以实现执政方式和执政能力的提升。因此,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表明中国共产党能够积极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自我完善以增强其执政能力。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局面,面对我国新阶段呈现出的一系列新特征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在社会建设过程中还会遇到更多更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为此,我们要坚持以社会建设思想为理论指导,在新的社会建设实践中不断实现理论创新。

2、实现社会建设目标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会。胡锦涛指出,它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作为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作为解决新矛盾和新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对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客观规律来谋划发展大计。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在实践中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个是干部的理论思维能力问题。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这要求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正确把握社会建设思想的丰富内涵,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思路、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注重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另一个是实事求是的问题。这要求领导干部对中央制定的大政方针在执行的同时,要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人是社会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主体。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才能形成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国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安定有序的良好氛围。我们可以从身边办得到的事情做起,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再次,使社会充满创造活力。要实现社会建设的目标,离不开发展。发展,就离不开创造活力。中国共产党提出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其着眼点就是要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这要求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智慧、经受检验,坚持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中去,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完善创新机制,宽容创新挫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最后,注重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是实现社会建设目标的关键环节,也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社会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使社会公平问题凸现出来。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切实注重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力争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同时,还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法制。我们要建设的社会是民主法制的社会,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坚持依法行政、民主执政,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制度建设,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权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1]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D641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1-2803(2012)06-0047-04

2012-11-12

刘明松(1968—),男,湖北石首市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贺俊春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目标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