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中的合理用药
2012-08-15朱静,程珺
朱 静,程 珺
药品使用是护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合理的药用是保证患者尽快回复健康的前提保证。据美国医学会的报告,美国医院中药品的错用或差错是美国医院的主要质量问题之一,平均有7.0%的住院患者出现药物副作用。JCALO(全美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在2004、2005和2006年都将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列入患者安全目标当中。护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是各种药物治疗的执行者,也是用药过程中重要的监护者,所以护士在临床的合理用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受到专业知识的限制,护士往往对药学方面的知识是比较欠缺的,这也成为制约临床合理用药的一项瓶颈。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药学知识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结合日常的护理工作和临床的用药知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强化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合理用药。
1 强化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
老人、小儿、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的用药有其自身的特点,在用药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人群的特殊性。老年人的患病特点是:起病隐匿,症状多变、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凶险、多种疾病集于一身,诊断困难,并发症多。而且老年人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都有其自身特点。这些都是医护人员在用药时应充分考虑到的问题。比如在使用抗菌药时尽量不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对肾或中枢神经有毒性的抗生素,更不可将此类药联合应用。每天的输液量也应控制在1 500 ml,输生理盐水每天不得超过500 ml[1]。在护理小儿的过程中,也应考虑到小儿自身特点,注意预防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采用间歇给药,且剂量不宜过大。在用药时还应充分考虑到药物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禁止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考虑到小儿自身的特点,护理人员应更加谨慎。某医院2006年11月~2007年11月间共收治输液患儿600人次左右,发生护理缺陷4例,占总数的0.06%,2例为小差错,2例因换瓶不及时输液器内进气泡,引起小儿家长的不满而发生纠纷现象。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的用药特点和小儿有相近之处,应充分了解所使用药品的药效及副作用。要权衡利弊,在妊娠期绝不能滥用抗菌药。
2 充分了解药品的不良反应
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机体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都应归于药物不良反应[1]。严重的不良反应可以导致患者死亡、致残等后果。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是预防此类事件发生的屏障。护士工作在护理工作的第一线,掌握患者第一手的资料,所以护理工作者应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学习,以便在发生突发药物不良反应时,能积极稳妥的应对。
3 药品的保管与使用方法
药品的保管和使用方法的正确与否都直接影响到药效的发挥,而药效则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掌握药品的正确保管与使用方法是护理工作者必备的业务素质。在静脉给药时,应重视药物的配伍禁忌、药物的使用顺序和时间以及静脉滴注速度。如碱性的庆大霉素不宜与酸性的维生素C配伍;庆大霉素不宜与丁胺卡那同用等等。在静脉滴注右旋糖酐时滴速宜快,而在滴注扩血管药物葛根素时宜慢[2]。在口服抗酸药时应空腹使用,避免对胃膜产生较大的刺激;在口服驱虫药时,一般宜空腹,以保证肠内的有效药浓度。
在药物的保管方面应注意到抗生素的时效性、药物的光合作用等。抗生素应即配即用,在滴注时采用适宜的速度,保证在有效期内滴完,以保证疗效。在使用宜产生光合作用的药物时,如硝普钠等,应将容器避光[3]。在使用大输液时,应遵循“领新发旧”的原则,保证药物的质量。
药物的使用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合理的使用药品既是每一个医护人员的责任,也是医护人员的义务,医护人员都应认识到自身在合理用药过程中的作用,使药物的使用更加合理。
[1]安徽省药学(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应试指南编写组.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7.
[2]杨秀芳.临床用药与护理的关系[J].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3,10(3):273.
[3]刘云霞.浅谈护理工作开展合理用药的实践与体会[A].中国西部药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