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策略分析
2012-08-15曹国玺石阡县水务局
□曹国玺(石阡县水务局)
我国人口众多,对资源的需求量巨大。尤其是在淡水资源一度紧缺的情况下,在农业灌溉方面就需要建立既有效又不浪费水资源的设施,即水利灌溉节水设施。
1.我国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的概况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渠道防渗技术、管道输水技术、喷灌节水灌溉技术、微灌技术、渗灌技术。
渠道防渗就是通过混凝土护面、塑料薄膜、浆砌石衬砌等一些方法进行渗透的。它的好处就是同土渠相比,可以减少60% ~90%的渗漏损失,而且还能够加快输水的速度。此技术的好坏主要看所选择的防渗材料以及合理的断面结构形式。
管道输水技术主要是利用塑料或者混凝土等材料的管道代替土渠输水。这样可以大大的减轻渗漏与蒸发所带来的损失。此外此技术还能够提高输水的速度,减少渠道占用的面积,该技术已经在北方得到了普及,但在大型的自流灌区还处于试点的阶段。
喷灌节水灌溉技术主要的特点就是节水、省力、节地、增产、适应性强。它是全世界都在使用的技术,对于像水稻以外的大田地作物以及蔬菜、果树等都可采用该技术,而且喷灌节水灌溉技术对地形及土壤的要求也不高。它比地面灌溉节约用水30% ~50%,促进增产20%~30%。它唯一的不足就是耗能高,投资大,不宜在多风的条件下使用。
微灌技术包括微喷和滴灌,它符合现代化精细高效节水理念的灌溉技术,具有较强的省水、节能以及适应力。在灌水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施肥,灌溉的效率高达90%。微灌技术经过不断发展已经从一开始对果树以及蔬菜等经济作物的使用上转向大田地作物的灌溉上了。它的缺点是易于堵塞且投资成本较大。
渗灌是一种地面下压的微灌技术,它的原理就是通过埋在地下的低压管道对作物的根部直接进行渗水,它的好处就是能够对作物需要的水分、养料、空气等直接的输送到作物的根系中。它对土壤的要求不高,还能够加强土壤的通透性。由于是直接作用于根部所以灌溉起来比较平均,还利于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同样适用于温室栽培,而且还能够减轻对农药的依赖性,大大较少了环境、气候、人为的因素对灌溉的不利影响,安装与维护都比较方便,但对气候的要求高。
2.我国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农业大国,对作物的产值是相当关注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国家开始加大在灌溉农作物节水方面的投资力度,也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生产的政策,使得我国的节水灌溉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空间。灌溉之所以提到了节水,就是因为在灌溉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水会得不到利用,或是被蒸发掉了。减少损失掉的水分,将其充分的利用就是节水的宗旨。我国也正在积极的采取科学的技术和设备来有效的节水。只有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才能更好地提高作物的产值。
3.节水灌溉的策略
减少灌溉时水分渗漏所带来的损失可以采取渠道防渗以及管道输水等。通过提高输水的效率,进而提高灌溉水分的利用率,这一方面早已经得到了证实,也是最为行之有效的。但由于渠道防渗的投资成本过于昂贵,在我国还无法得到普及,对灌区进行全方位且大规模的渠道防渗是完全不现实的,要想充分的利用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够实现。另外渠道防渗在有的地区并不实用,有的地区所使用土渠的渗漏量并不是很大,甚至渠道的渗漏损失可以支持当地的生态平衡,所以在这些地区没有必要建立渠道防渗的设施。
3.1 开发一些经济实用的节水技术
灌溉节水对节省水资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现在的灌溉节水设施技术不高投入成本很大,运营管理很不完善,不易推广。因此,结合国情,开发一些经济实用的灌溉节水设施,加大对低成本的灌溉节水设施的研究是当务之急。
3.2 加强对灌溉节水方面的意识
加强农民对灌溉节水的认识,政府就要加大对灌溉技术的宣传力度,让农民能够真正的了解到灌溉节水的好处,以及所带来的收益。农民是灌溉设施的操作者,在灌溉节水的工程里,农民对设施的建立、管理以及运营都起着绝对的作用,一切都要从农民方面着手。要结合当地的资源以及经济水平状况,建立相应的灌溉节水措施。要以提高作物的产量为目的,对农民进行素质教育,使他们清楚节水灌溉技术的每一个环节,从主观上认识到灌溉节水的重要性。
3.3 在水价上寻求平衡
在经济市场的浪潮中,商品价格影响着商品需求量,商品价格的每一次变动都将对产品在市场上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制定用水水价时要格外的注意。如果价格制定合理,就能够让用户对灌溉节水引起重视,起到强化灌溉节水实施的作用。
4.总结
灌溉节水技术在我国发展的比较晚,技术方面还不够完善,人们对节水灌溉的认识还不深,但这却是一个不能够忽视的话题。灌溉节水对我国的长远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赵亚楠,肖娟,梁锦陶,腾飞.供水水头和灌水器对负压灌溉土壤水运移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1(05).
[2]申琦.节水灌溉技术在井灌区的应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02).
[3]王振龙,韩延军.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与政策管理研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
[4]张永荣,沈家涛,王玲.巢湖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