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的水利节水灌溉工程

2012-08-15卢绍勇思南县水务局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2年8期
关键词:灌溉工程灌水节水

□卢绍勇(思南县水务局)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大力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重视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

1.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1 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提高用水效率的需要。

当前,农业用水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一是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偏低;二是灌溉的水利用系数较低;三是农业用水的效率不高;四是地区之间的用水效率存在较大差距;五是节水灌溉工程改造的力度不够,面积偏小。

1.2 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促进农村建设的需要。

强调节水灌溉,就是通过加强管理、创新技术,实现现代灌溉、科学灌溉。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推动农业节水工作,能够保证农田和作物得到适时、适量的灌溉,而且能够满足作物对水、气、肥、热的综合要求,这样,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而且保证了作物的质量,提高了农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的水利现代化建设。

1.3 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生态系统建设的需要。

生态环境建设和优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实现。大力推进节水灌溉,能够促进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一是节约了农村建设和农业灌溉用水量,支持了生态环境的建设用水。二是通过采取从源头节水、控制上游用水的方式,可以使下游用水紧张的矛盾得到缓解。三是减少了灌溉用水量,有利于农村水环境的改善,有利于遏制农村、河道等地下水的超采,减少地质灾害。四是发展节水灌溉,能够保障草原的生态建设。

2.节水灌溉技术含义及体系

2.1 节水灌溉。节水灌溉就是以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为目的灌水方法、措施和制度的总称,广义的节水灌溉包含输配水系统节水、田间灌溉过程节水、用水管理节水、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农业节水增产技术措施的应用等6个方面。灌溉用水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等四个环节。在各个环节中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节水灌溉强调对灌溉水和自然降水的充分利用,目的在于通过采用农业、水利、管理等各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输水、配水、灌水直至作物耗水过程中的损失,提高单位耗水量的作物产量和产值。

2.2 节水灌溉技术体系。灌溉用水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等四个环节,在各个环节采取节水措施,就构成了系统、完整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主要包括雨洪利用技术、地表水与地下水调度技术、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渠道防渗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管道输水技术、微灌技术、喷灌技术、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等;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包括覆盖保墒技术、耕作保墒技术、优选抗旱品种、土壤保水剂及作物蒸腾调控技术;节水灌溉管理技术,包括灌溉用水管理自动信息系统、输配水自动量测及监控技术、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以及节水灌溉制度等。

3.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趋势

在我国,随着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大,促进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地下灌溉技术得到进一步创新。地下灌溉是一种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工程应用上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关键技术的解决和创新,为今后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打下了基础。第二,地面灌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大力推广节水型地面灌水技术,采用激光平地技术进行水平畦灌、田间灌水设施自动化、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加大田间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力度等将成为地面灌水技术发展的重点。因此,地面灌溉技术成为当今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灌水技术。第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在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新装备、新技术、新理论不断得到应用和推广,包括智能化集成节水装备技术、应用3S精细灌溉技术、应用多项目技术系统集成的节水灌溉管理技术等。随着新技术的成熟与节水灌溉工作的推进,这些新技术、新设备、新理论必将得到逐步的应用和推广。第四,节水技术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在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上,已越来越重视节水综合技术的研究,将工程技术、农业技术、管理技术等其他相关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形成科学、高效的节水灌溉综合技术体系。

4.推广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措施及对策

4.1 做好调查、研究和论证工作,选择适应的节水灌溉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种可供选择的节水灌溉技术,但每一项技术都有相应的适应范围。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和技术的推广应用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区域特点、经济状况、自然条件等综合因素,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本地特点和经济发展的节水灌溉技术措施。经济发展好、灌溉水源缺乏的地区宜彩喷灌或微灌技术;在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地区,则考虑采取比较简易的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如划小畦块、平整土地、隔沟沟灌和细流沟灌等;对于经济作物、高原绿色蔬菜等产值较高的作物灌溉,可选择采用喷灌或微灌技术;高扬程灌区要实现节水目的,宜选择喷灌或微灌等;连片种植又实行规模经营的,可考虑采用喷灌。

4.2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应与农业节水增产技术紧密结合。

在以往的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往往只重视单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节水的目的,但产出效益不高。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将节水灌溉技术与农业增产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农业节水增产技术一般包括蓄水保墒的耕作技术、秸秆或地膜覆盖技术、耐旱品种的选育技术以及采用化学药剂抑制作物蒸腾、抗旱、吸水、保水技术等,把这些技术与节水灌溉技术结合起来,配套使用,就能够实现节水、增产的综合效益。

4.3 注重节水灌溉设备的选择和维护。

在以往的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由于管理失控、监督不力,造成不少节水灌溉工程不能稳定运行。除技术因素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节水灌溉设备的选择不当,质量不过关。因此,必须把选择优质节水灌溉设备作为建设节水灌溉工程的一件大事来抓。同时,更要重视节水灌溉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保养和维护,保证稳定运行,发挥设备的节能效益。

4.4 重视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投入。

首先,提高节水灌溉认识。水利灌溉必须走节水型的发展道路,必须加大对节水灌溉意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力度,使全社会都来关心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形成良好的节水灌溉发展环境。其次,完善节水灌溉的内在机制。通过制定节水灌溉内在机制,运用水价、水权等经济手段,对农业用水的需求进行有效调控,减少低效益、膨胀型的用水需求,杜绝无效益、浪费型的用水需求,支持有效益、节约型的用水需求。再次,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要符合农村实际。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不仅是复杂的技术问题,而且还是综合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在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中,如果不符合农村实际,农民不能从中得到实惠,就不能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也就不能促进节水灌溉的推广应用和持续地发展。最后,重视节水灌溉设施制造业的发展。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节水灌溉设备制造业有望成为一个相当规模的行业,成为加工制造业一个新的增长点,因此,政府部门应通过政策优惠和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给予支持。

[1]赵玉娟.发展节水灌溉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4)

[2]卓仁贵.谈节水灌溉发展技术及其发展对策[J].中华农业信息.2011.(10)

[3]苏晓静.谈节水灌溉发展技术及其发展对策J].科技纵横.2010.(10)

猜你喜欢

灌溉工程灌水节水
坚持节水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程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番茄灌水掌握技巧
冬季棚菜灌水四关键
务欢池镇东村节水灌溉工程微喷系统的设计
灌水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