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

2012-08-15张焕梅南阳市白河橡胶坝管理处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2年4期
关键词:成本计划分包工序

□张焕梅(南阳市白河橡胶坝管理处)

□孙宏坤 □吴基伟(河南省南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1.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施工成本控制要在保证工期和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寻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

1.1 施工成本预测

施工成本预测是根据成本信息和施工项目具体情况,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可能发展的趋势作出科学的估计,其实质就是在施工以前对成本的估算。通过成本预测可以在满足项目业主和施工企业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低、效益好的最佳成本方案,并能在施工成本形成的过程中,针对薄弱环节加强成本控制,克服盲目性,提高预见性。施工成本预测是施工项目成本决策与计划的依据。

1.2 施工成本计划

施工成本计划是以货币的形式编制施工项目在计划期内生产费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等,包括三类指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和效益指标,形成单位工程成本计划表。编制施工成本计划是施工成本预测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在工程开工前编制完成。

1.3 施工成本控制

施工成本控制是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施工项目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并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随时揭示并及时反馈,消除施工中的损失浪费现象,发现和总结先进经验。施工成本控制贯穿于项目从投标阶段开始直到项目竣工验收的全过程,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1.4 施工成本核算

按照规定开支范围对施工费用进行归集,计算出施工费用的实际发生额,并根据成本核算对象,采用适当方法,计算出该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控制核算主要对人工费、材料费、周转材料费、结构费、机械使用费、措施费、分包工程成本、间接费等费用进行核算,建立一系列项目业务核算台账和施工成本会计账户,实施全过程的成本核算。

2.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施工成本控制是为了取得施工成本管理的理想成果,应当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实施管理,通常可归纳为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合同措施4个方面。

2.1 组织措施

组织措施是从施工成本控制的组织方面采取的措施,组织措施是其他各类措施的前提和保障,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明确各级施工管理人员的责、权、利。另一方面要组织好施工的工作流程,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合理使用、动态管理,有效控制施工成本。

2.2 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对解决施工成本控制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是不可缺少的,对纠正施工成本管理目标偏差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佳施工方案,结合施工方法,进行材料必选,在满足功能要求下,通过代用、改变配合比等方法降低材料消耗的使用。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新材料的运用,解决施工技术难题,提高施工效率,从而降低施工技术成本。

2.3 经济措施

经济措施是最易被人们接受和采用的措施。经济措施的运用绝不仅是财务人员的事情,管理人员应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分解施工成本管理目标,对施工成本管理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防范对策。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各项开支,对各种变更及时做好增减账,及时落实业主签证,及时结算工程款。

2.4 合同措施

成本控制应以合同为依据,因此,合同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采用合同措施控制施工成本,应贯穿整个合同周期,首先选用合适的合同类型和结构;其次在合同条款中应仔细考虑影响成本和效益的因素,特别是潜在的风险因素;最后在合同执行期间,要密切注视合同的执行情况,以寻求合同的索赔机会。

3.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法

3.1 分割工程成本,优化项目资源配置,项目资源配置直接关系到成本控制的方法及程度,对于当前许多国有控股的大型施工企业来说,工程成本构成基本上是分包成本和施工队成本,而企业的主要经济效益源泉在于控制分包成本,施工队成本往往很难创造经济效益。二者的构成比例如何,项目成本如何划分,这是关系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问题。

3.2 制定成本计划,实行成本动态控制,在完成分包成本和责任成本分割并初步确定了两部分成本后,要制定出总成本计划,总成本计划除涵盖分包成本和责任成本外,还要考虑项目的现场经费、上级管理费、税金等因素。总成本计划分为两部分:项目不可控成本指税金、上级管理费等项目管理层无法主观控制的部分;项目可控成本指总成本计划中除了不可控成本以外的全部成本,如分包成本、责任成本、现场经费等。可控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重点,可控成本计划是在项目开工前的施工时间、施工条件、施工组织设计基础上制定的,随着工程的进展,必然会发生如施工方案改进、工程量改变、地材价格上涨等因素变化,因此对于成本计划要进行适时调整,以保证成本计划的指导性和控制性,在调整的同时要注意分析各不同因素变化对原成本计划造成的影响程度。在这一阶段,要充分发挥施工技术部门的主动性,根据施工条件的变化优化施工方案,进一步减小施工成本。

3.3 进行成本分析,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施工结束后,要根据总成本计划和可控成本计划与最终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成本分析可采用图表等多种形式,不但要对比分析总成本,还要对工序成本进行分析,而且以工序分析为主,得出工序成本升高或降低的原因。首先分析出因施工条件、施工方案、材料价格变动引起的工序单价的变动,同时收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工序成本资料;其次对比主观确定成本部分的工序单价,分析得出因制定方法不合理而导致的偏高或偏低的工序单价,同时积累书面资料,供日后制定同类项目成本计划时使用;收集分包单位资料,并对分包商进行评价,拟定《合格分包商名录》,供日后类似项目选择分包商和制定分包成本时使用。汇总分包成本及责任成本数据,经过分析筛选,供企业投标报价时参考。

4.结语

施工成本控制贯穿在整个施工生产中,成本控制是个系统工程,不只是财务,管理,技术的事情,项目管理人员应该用以上各点进行施工成本的控制。只有在工程施工中全方位、全过程严格把关,才能做好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处于不败的地位,获得更大的工程效益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成本计划分包工序
建筑工程施工中对工程分包的管理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大理石大板生产修补工序详解(二)
土建工程中关键工序的技术质量控制
如何加强施工分包安全管理
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石油化工项目造价全过程控制研究和探讨
建筑业劳务分包制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网站前台设计分包合同中应注意的问题